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莎士比亞 | 上頁 下頁 |
二八 |
|
但國王克勞狄斯卻對哈姆萊特充滿懷疑,他認為哈姆萊特是裝瘋。他命令波洛涅斯去刺探哈姆萊特內心的秘密,還派人找來哈姆萊特的兩個老同學羅森格蘭茲和吉爾登斯吞,命令他們去想辦法弄清楚哈姆萊特到底想幹什麼。 哈姆萊特儘管在裝瘋,胡言亂語,瘋瘋癲癲,但他一刻也沒有忘記過復仇的任務,只是一時還找不到合適的機會。此外,鬼魂的話是不是可信,這個問題也一直使他感到苦惱。 哈姆萊特還是一個愛思考的王子。面對社會的罪惡,他深入思考,竭力想認識社會,認識人生。他思考人應該怎樣生活,思考消除社會罪惡、實現理想的途徑,思考命運的力量等等。他在劇中有六段長篇的獨白,表現出他的深刻思考。下面是哈姆萊特那段著名的探索人生意義的獨白: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默然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難,通過鬥爭把它們掃清,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貴?……誰願意忍受人世的鞭撻和譏嘲、壓迫者的淩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輕蔑的愛情的慘痛、法律的遷延、官吏的橫暴和費盡辛勤所換來的小人的鄙視,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誰願意負著這樣的重擔,在煩勞的生命的壓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為懼怕不可知的死後,懼怕那從來不曾有一個旅人回來過的神秘之國,是它迷惑了我們的意志,使我們寧願忍受目前的折磨,不敢向我們所不知道的痛苦飛去?這樣,重重的顧慮使我們全變成了懦夫,決心的赤熱的光彩,被審慎的思維蓋上了一層灰色,偉大的事業在這一種考慮之下,也會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動的意義。 哈姆萊特一面在思考著許多問題,但同時也在積極地尋找著行動的機會。這時,一個流動的戲班子來到宮廷裡演出。哈姆萊特決定利用演戲來證實克勞狄斯的罪行。他安排戲班子演一齣謀殺案,謀殺的過程與鬼魂告訴他克勞狄斯害死老國王的過程一模一樣。 戲班子演出的時候,哈姆萊特在一旁仔細地觀察克勞狄斯。他發現克勞狄斯臉色陰沉,坐立不安,不等戲演完就站起來走了。這一下,哈姆萊特的懷疑完全消失了,他確認克勞狄斯是殺害父親的兇手。 戲演完以後,哈姆萊特到他母親那兒去。他尖銳地責備他的母親那麼快地就忘記了父親,他要把一面鏡子放在他母親的面前,叫她照照自己。王后嚇得驚叫起來。而這時,按照克勞狄斯的要求去探聽情況的波洛涅斯正躲在幃幕後面偷聽,他以為出了什麼問題,也大叫起來。哈姆萊特以為躲在幃幕後面的就是克勞狄斯,就一劍刺過去,結果把波洛涅斯殺死了。 哈姆萊特用演戲的辦法試探克勞狄斯,又殺死了波洛涅斯,這使得克勞狄斯由擔心、懷疑,變成恐懼了。他害怕哈姆萊特,決定立刻除掉他。克勞狄斯設計了一個陰謀:他讓哈姆萊特到英國去,又讓陪伴哈姆萊特到英國去的兩個人帶一件公文給英國國王,請英國國王收到公文後立刻處死哈姆萊特。但哈姆萊特看出克勞狄斯有陰謀,他在船上偷拆了公文,並重新寫了一封公文,要英國國王把那兩個送公文的人處死。第二天,他們的船剛巧遇上海盜,哈姆萊特就跳上海盜的船回到丹麥來了。 波洛涅斯死後,他的女兒奧菲利婭經受不住這樣的打擊,神經失常,也變得瘋瘋癲癲,結果掉在水裡淹死了。 雷歐提斯因為父親和妹妹的死充滿悲痛和憤怒,克勞狄斯乘機挑動他借比劍的機會殺死哈姆萊特。雷歐提斯報仇心切,在劍頭上塗了毒藥。克勞狄斯怕毒劍不能刺中哈姆萊特,又準備了一杯毒酒,打算乘哈姆萊特口渴的時候讓他喝下。 雷歐提斯和哈姆萊特的比劍開始了,克勞狄斯和王后都到場觀看。雷歐提斯沒有按照常規使用鈍劍,而偷偷地用了一把利劍。第一個回合,哈姆萊特擊中對方一劍,克勞狄斯假裝表示祝賀,把那杯毒酒給他,但哈姆萊特忙於比劍,把酒放在一邊。第二個回合,哈姆萊特又占了上風,王后非常高興,拿起那杯毒酒就喝,克勞狄斯要阻擋已經來不及了。第三個回合,雷歐提斯一劍刺中了哈姆萊特,接著,雙方手中的劍都被對方奪去。哈姆萊特用那把有毒的劍也刺中了雷歐提斯,兩個人都在流血。這時,王后喝的毒酒毒性發作,倒在地上死去。奄奄一息的雷歐提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看清了克勞狄斯的陰險狠毒,當眾揭發了克勞狄斯的陰謀。哈姆萊特立刻舉起那把毒劍,刺死了克勞狄斯。 雷歐提斯和哈姆萊特都死了。臨死前,哈姆萊特要求他的好朋友霍拉旭把他的故事告訴世界上的人們。 《哈姆萊特》的劇情雖然發生在中世紀的丹麥,然而,劇中所描寫的一切處處使人聯想起16世紀末17世紀初英國的現實。所以,這部戲劇實際上反映了先進的人文主義者與封建黑暗勢力之間的矛盾衝突。 在這部戲劇中,哈姆萊特是一個先進的人文主義者的形象。他的任務不僅僅是為父報仇,他的任務是要「重整乾坤」,也就是要按照人文主義者的理想來改造世界。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哈姆萊特雖然殺死了克勞狄斯,為父報了仇,但他重整乾坤的任務並沒有完成。他在臨死的時候也對霍拉旭說,這還是一個「冷酷的人間」。 哈姆萊特之所以不能完成重整乾坤的任務,有著客觀和主觀兩方面的原因。 從客觀上講,是由於封建勢力還比較強大。文藝復興時期是個新舊交替的時代,舊的封建勢力雖然已經腐朽,但仍然佔有統治地位。而先進的人文主義者的力量還相對弱小。這種萌芽中的先進力量與舊的強大的惡勢力之間的矛盾,構成了悲劇性的衝突。也就是恩格斯所說的「歷史的必然要求和這個要求的實際上不可能實現之間的悲劇性的衝突」。所以,哈姆萊特的悲劇是一個時代性的悲劇。 從主觀上講,哈姆萊特這一類的人文主義者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導致他悲劇的重要原因。 哈姆萊特看不到群眾的力量,只想依靠自己個人的力量來完成改造現實的艱巨任務。他同情人民,但他只相信開明君主的統治能使社會變得美好,從來沒想到人民群眾才是改造現實的根本力量。劇本中,下層的人民起來反抗現實的時候,他就認為這是不正常的現象了。像哈姆萊特這樣脫離群眾而孤軍奮戰的人文主義者,當然不能取得成功。 哈姆萊特的身上還有不少舊思想的負擔,這也束縛了他的行動。譬如,他在安排了「戲中戲」,證實了克勞狄斯的罪行以後,他到他母親那兒去,途中看到克勞狄斯一個人跪在那兒祈禱。這時正是殺死克勞狄斯的好機會,但是他卻認為,這時候不能殺他,因為: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