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莎士比亞 | 上頁 下頁
二三


  在遇難之後,她女扮男裝充當奧西諾公爵的侍童。憑著她的善解人意和動人的聲音,很快贏得了公爵的信任,而她自己也不由自主地墜入了情網。但現實不允許她向公爵表白。她不僅不能得到公爵的愛,而且還要替他向奧麗維婭求愛,這是怎樣的一種痛苦呀!但她堅強地去面對這一切,在執行使命的過程中,她竭盡全力,表達了公爵對奧麗維婭的愛。她越是忠實地完成她的使命,越顯示了她高尚的自我犧牲精神。

  與此同時,她又從不曾放棄過追求自己愛情幸福的權利。在經過多番努力仍不能使公爵得到奧麗維婭的愛的情況下,她用各種巧妙的方式,含蓄地向公爵表達自己熾熱的愛情。她常常在公爵面前以女人自喻,說自己若是個女的,就會愛上公爵這樣的人,但決不會像愛公爵一樣去愛一個女人。這些深情、機智的話語,既顯示了她的智慧,又表達了她對公爵不渝的愛情。最後她終於獲得了自己的幸福,這也是一切善良的人所希望的結局。薇奧拉是莎士比亞筆下「最可愛的」女性形象之一。

  劇中除了表現幸福的愛情生活之外,莎士比亞還順便諷刺了清教徒的禁欲主義生活態度。這體現在奧麗維婭的管家馬伏裡奧身上。

  在劇中,他是個惹人討厭的角色。通過奧麗維婭的女僕瑪利婭的話,莎士比亞三言兩語勾勒出了這個人物的形象:

  他是個鬼清教徒,反復無常,逢迎取巧是他的本領;一頭裝腔作勢的驢子,背熟了幾句官話,便倒也似的倒了出來;自信非凡,以為自己真了不得,誰看見他都會愛他……

  為了讓他暴露出自己的真面目,瑪麗婭偽造了一封奧麗維婭的情書丟在花園中。他撿到情書後,醜態畢露,以為小姐真的愛上了自己,幻想著馬上就要當上伯爵,就要發財了。結果卻出盡了洋相。他認為戀愛是獲得財富、地位、實現野心的一種手段。他的卑劣和男女主人公的崇高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第十二夜》的語言充滿抒情色彩,奧西諾的語言感傷憂鬱,奧麗維婭的語言則多愁善感,薇奧拉的語言又華麗動人。同時,莎士比亞還在劇中穿插了大量的詩句,既表達了某種思想,又增加了全劇的音樂美和韻律美。例如:

  給我引道到芬芳的花叢;
  相思在花蔭下格外情濃。

  (一幕一場)

  但無論如何我愛你太深;
  履險如夷我定要把你尋。

  (二幕一場)

  女人正像是嬌豔的薔薇,
  花開才不久便轉眼枯萎。
  是啊,可歎她刹那的光榮,
  早枝頭零落留不住東風。

  (二幕四場)

  《第十二夜》是莎士比亞早期喜劇創作的終結。他以抒情的筆調,浪漫喜劇的形式,再次謳歌了人文主義對愛情和友誼的美好理想,表現了生活之美,愛情之美。幾百年之後,它的巨大藝術魅力依然不減,讀起來令人心曠神怡,精神愉悅。

  第五章 成熟時節——中期的生活和創作

  1.洞察社會和人生

  莎士比亞早期創作的喜劇充滿樂觀的情緒。這些喜劇讓人們相信,善良的人總能征服一切邪惡,最終找到幸福。但嚴峻的現實證明這只不過是一種美好的幻想,一種善良的願望。

  伊麗莎白女王的後期統治越來越黑暗,她的殘忍不亞於任何一位男國王。她要求人們無條件地服從她,她宣稱只有這樣,她才能專心致力於捍衛英國的獨立,抵禦西班牙和其他國家的威脅。但戰爭的危險一直籠罩在英國的上空。人們已被殘酷的對外戰爭和權貴們的內訌折磨得疲憊不堪。農民是這個不公平的社會的最大受害者。「圈地」運動侵佔了農村的大片土地,許多農民被迫離鄉背井在各處流浪。甚至伊麗莎白女王本人在一次旅行中也不滿地說:「到處都是窮人。」上層貴族紙醉金迷,道德淪喪,各種惡習像癰疽一樣侵入社會的肌體之內。

  1601年,伊麗莎白女王的寵臣愛塞克斯伯爵的叛亂集中地反映了宮廷內外的紛爭,顯示出封建制度深重的危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