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莎士比亞 | 上頁 下頁


  2.莎士比亞的歷史劇

  莎士比亞的戲劇創作是從歷史劇開始的。1588年,英國艦隊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英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大增。這促使劇作家們懷著對都鐸王朝的敬仰之情,從過去的歷史中挖掘題材,展示僭主昏君的禍國殃民之罪和明主賢君的治國安邦之功。莎士比亞適應了這一時代潮流,以雄健的筆力,宏偉的氣魄,將英國歷史上許多王朝的盛衰興亡生動地再現在舞臺上。他的十部歷史劇,除《亨利八世》外,其餘九部都是早期創作的。它們是《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三世》、《理查二世》、《約翰王》、《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

  莎士比亞歷史劇的故事情節主要采自當代歷史學家霍林西德的《英格蘭、蘇格蘭與愛爾蘭編年史》,以及霍爾的《蘭開斯特與約克兩大顯貴家族結合記》。這些歷史劇組成了一幅英國中世紀封建社會生活的宏偉畫卷。

  通常把莎士比亞的《亨利六世》(上、中、下)和《理查三世》作為他歷史劇的第一個四部曲,它們反映了從1422—1485年間的英國歷史。這段時期有英法百年戰爭、兩大皇族之間的紅白玫瑰戰爭、農民起義等重大事件。莎士比亞選擇這段歷史作為自己初期創作的題材,一方面是適應時代潮流,體現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另一方面是由於這段歷史時期重要的歷史人物較多,發生的事件紛繁複雜而且戲劇性強,改編成戲劇容易收到比較好的戲劇效果。

  《亨利六世》(上、中、下)主要表現的是兩支王族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之間長達數十年的流血鬥爭。三部劇以此為中心,構成有機整體,同時又各有側重。

  上篇,首先交待了亨利五世駕崩後由年幼的亨利六世繼位,他的叔叔葛羅斯特成為護國公。此時的宮廷內部幫派林立、陰謀四起,整個形勢處於危機之中。宮廷內部的矛盾只是這部戲的引子。莎士比亞的重點是對貫穿整個中世紀的民族戰爭的描寫。英倫三島從羅馬帝國時期開始就與大陸之間戰火不斷。在愛德華三世(1327—1377年在位)時,英法就為王位問題而爭戰不息,到亨利六世時,已持續百年之久。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英法百年戰爭。

  莎士比亞在上篇中通過對這場戰爭殘酷性的描寫,讚美了為國捐軀的愛國將士,譴責了不顧民族大義、勾心鬥角、貪生怕死的奸臣懦夫。同時,客觀地反映了法國人民的英雄氣概,真實完整地表現了聖女貞德這個英勇救國的巾幗英雄的形象。

  在這部戲劇中,莎士比亞成功地塑造了英國的民族英雄塔爾博的形象。他驍勇善戰,在戰場上縱橫馳騁,所向披靡。由於本國將領的內部矛盾,他身陷法軍的重圍。在與法軍決一死戰的沙場上,他與分離了七年的兒子相逢。為了民族的利益,兩人誰也不肯為保全性命而突圍逃生,最後一同英勇地戰死沙場,為國捐軀。在舞臺上,這個富於愛國主義激情的形象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和衷心敬仰。

  對聖女貞德的描寫,體現了莎士比亞尊重歷史的精神。劇中的貞德是一個機智勇敢、堅貞不屈的少女。她以自己的青春與熱血澆灌了法蘭西的自由之花。為了保衛祖國,她拒絕了法國太子的求愛,「我乃是奉天意前來救世,在此刻談不到兒女私情。」面對失敗,她鎮定自若,懇求幫助自己的眾幽靈們:「把我的靈魂,我的軀體,我的一切統統拿去,可千萬別讓法國敗在英軍的手中。」莎士比亞熱情讚美了她為國獻身的高貴品質,並沒有因為她是一個法國人而有所貶抑。在莎士比亞筆下,她和塔爾博一樣是愛國主義精神的象徵。

  《亨利六世》中篇主要寫了宮廷內部的明爭暗鬥和歷史上著名的凱特農民起義。

  在前三幕裡,莎士比亞表現了一個封建王朝中奸臣當道、忠良被害的典型事例。護國公葛羅斯特是個難得的品質高潔、鞠躬盡瘁的忠臣。宮廷內以瑪格萊特王后、約克公爵和波福紅衣主教為首的三股勢力各懷野心,覬覦王位,企圖將軟弱無能的亨利六世取而代之。因為葛羅斯特掌握著先王遺交的治國大權,他成為三股勢力共同的敵人。為了除掉他,三夥奸臣使盡了各種手段。天真的葛羅斯特認為:「只要我奉公守法,忠於國家,哪怕我敵人的人數增加20倍,哪怕每一家敵人的權力也加上20倍,他們也無法傷我一根毫毛。」他太低估了政治陰謀的力量,直到他被宣判有罪,他才徹底醒悟:

  啊,聖明的主公,這時代實在是太危險了。正人君子都被野心家扼殺了,心存仁厚的人都被辣手的小人趕跑。我知道他們的陰謀是要斷送我的性命……

  通過葛羅斯特的悲劇,莎士比亞深刻揭露了宮廷內部的黑暗,在那裡,陰謀詭計壓倒了公理和正義。

  在中篇的後半部分中,莎士比亞側重表現的是亨利六世統治時期爆發的凱特起義。這是英國歷史上一次著名的平民起義,參加起義的大多數是農民和手工業者,還包括少數對政府不滿的中產階級。

  莎士比亞一方面表現了這次起義的合理性,貴族和王室對平民的壓迫深重,「他們動不動就把窮人們召喚到他們面前,把一些窮人們無法回答的事情當作他們的罪過……還把窮人關進牢裡,甚至把他們吊死」。另一方面,莎士比亞也暴露了起義的盲目性和動搖性。作為一個人文主義者的莎士比亞是不贊成通過暴力起義的手段來消除社會黑暗的,他寄希望于開明君主的統治。而且,這次起義也缺乏明確的政治鬥爭目標,結果成了貴族集團鬥爭的工具。莎士比亞站在倫敦市民的立場上,客觀地再現了這一歷史事件。

  《亨利六世》下篇描寫的是一場爭奪王位的血腥大戰。為爭奪王位,以約克公爵、他的兒子以及大將蒙太古等為一方的約克家族(以白玫瑰為標誌)和以國王亨利六世、王后、克列福等為另一方的蘭開斯特家族

  (以紅玫瑰為標誌)之間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屠殺。莎士比亞借亨利六世之口,對這個手足相殘、父子相屠的慘劇,發出了呐喊:

  唉!多麼殘酷的時代,獅子們爭奪巢穴,卻叫無辜的羔羊在它們的爪牙下遭殃……在內戰的戰火中一切都將毀滅……叫一朵玫瑰枯萎,讓另一朵盛開吧!倘若你們再鬥爭下去,千千萬萬的人都要活不成了。

  這表明了莎士比亞反對內戰的態度,也道出了廣大人民要求國家安定和平的呼聲。莎士比亞通過這齣戲,提醒當時的王公貴族們:內戰禍害無窮!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