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撒切爾夫人 | 上頁 下頁 |
二四 |
|
1983年5月28日至29日,西方七國首腦會議按原定日程在美國弗吉尼亞州威廉斯堡舉行。出席會議的有美國總統裡根、法國總統密特朗、西德總理科爾、意大利總理范范尼、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和日本總理大臣中曾根康弘。考慮到英國大選正當緊張時刻,裡根總統于5月10日曾致函撒切爾夫人:「我非常希望你在大選中獲勝,從而贏得另一屆任期,以貫徹你已經開始的富於勇氣和堅持原則的政策。」信中表達了大洋彼岸「特殊關係」的盟友對這位「鐵娘子」的最良好的祝願。 5月28日和29日,恰是週六和周日,「鐵娘子」的競選班子總算撈到了一個好不容易盼到的喘息時機,因為撒切爾夫人決定如期參加例行的七國首腦在美國威廉斯堡舉行的會議。她於28日中午從英國起飛,於美國時間下午到達目的地,會議完畢,於29日午夜再搭乘英國航班飛返倫敦。撒切爾夫人風風火火,一刻不停地在與時間賽跑。 撒切爾夫人毅然與會,其實是變換手法的競選方式,不僅沒有耽誤她的競選,反而為她競選活動注入了勃勃生機,增加了新的活力。 請看,工党領袖富特和社會民主黨與自由党聯盟領導人羅伊·詹金斯所奢望不到的良機,卻給撒切爾首相捷足先登了。英國廣大的選民通過電視,驕傲地看到自己的首相在美國同其他發達國家的領袖們會晤的情景。那異國風情,熱帶美景,深紅色長條地毯,莊嚴威武的國家儀仗隊,奢華豐盛的筵席,龐大的新聞記者群,——這一切,都勾起了選民們對大不列顛王國的無比自豪和對儀態萬方的撒切爾首相的由衷喜愛。而作為這一豪華而氣派的七大國領袖人物中惟一的女性,在一群男士的簇擁下更顯得鶴立雞群,嬌小玲瓏,她在一舉手一投足之間,都能引人矚目,惹人敬愛;而出席會議的大丈夫們對「鐵娘子」則表現出尊禮有加,禮讓三先,一副謙謙君子氣派,為撒切爾夫人平添了幾分韻味。這一切,對保守黨贏得大選實起到了先聲奪人的作用,有利形勢,自不待言。富特也好,詹金斯也罷,都只能隔岸觀劇,自歎弗如了。 這次參加七國首腦會議,撒切爾夫人不僅為個人形象鍍上了一層黃燦燦的金光,而且與會的各國首腦對「鐵娘子」頗多讚譽。他們在會議內外一致肯定英國的經濟正出現復蘇的跡象,認同現行經濟政策是維持和支撐經濟復蘇的最佳政策。他們一致表示解決失業問題是不存在速效膠囊的,即或有,那也是一如撒切爾夫人所指斥的冒牌「假藥」。他們還一致宣稱,英國的「北極星」式導彈和法國的核威懾力量均不應納入與蘇聯人進行軍備控制談判的實質內容。這些肯定、認同、表示和宣佈,無異於是其他西方六大國支持保守黨繼續執政的共同「國際宣言」。 由此看來,儘管撒切爾夫人週末也沒得休息,還要橫跨大西洋作兩天的旋風式訪問,消耗了她那寶貴的時間和畢竟是一個凡人的有限精力,但無論從哪一方面說,這種「消耗」對撒切爾夫人蟬聯英國首相都是十分值得的。畢竟,她又在民意測驗中為自己贏得了好幾個百分點。 正當撒切爾夫人在七國首腦會議上大出風頭的時候,國內的反對黨的領導層同時作了適度調整。論者指出,「臨陣易帥」,兵家大忌,這在大選期間是極其不利的舉措,表明工黨和聯盟黨的內部矛盾業已表像化,暴露出了他們對大選的信心不足。 此後,主持工黨大選的,已由富特改為好鬥的工党副領袖、前工党政府財政大臣丹尼斯·希利。富特雖保留党的領袖頭銜,但在傳媒和競選中頻頻露面的工党的主要代表,則是那個與撒切爾夫人多次較量的對手,即是那個以「Cut and Run」傳遍英倫三島的「始作俑者」希利了。此公憑一己的三寸不爛之舌,確曾多次與撒切爾夫人勢不兩立,有一定的殺傷力和蠱惑性。《太陽報》把工黨的這顆新星稱為「一頭松了鎖鏈的野獸」,決非空穴來風。當然,工黨這樣臨陣換帥雖也明知不妙,但為了在保守黨的淩厲攻勢面前快速提高自己的戰鬥力,也只得黔驢技窮,不得已出此下策了。 聯盟黨的做法也大同小異。社會民主黨領袖羅伊·詹金斯退居二線,主攻手的使命則由自由黨戴維·斯蒂爾披掛上陣。 明眼人不難看出,工黨和聯盟黨的人事變動,恰恰烘托出撒切爾夫人在保守黨內的領袖地位和權威的不容爭議,二者形成鮮明的對照。英國傳媒霎時來了個大轉變,其熱門話題已不再是預測哪一個政黨將在6月9日的大選獲勝,而是揣摩撒切爾夫人領導的保守黨將在議會中得到的多數席位究竟是多少,以及工黨和聯盟黨中的哪一個政黨能取得第二位議席了。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在英國三個大政黨激烈角逐的同時,還有一些不可能起決定性作用的小黨派也在積極、活躍地參加競選。 例如,英國也有一個綠黨,這個黨從維護「環保」出發,主張徹底地非核化,主張英國退出北大西洋公約和歐洲共同體。這個黨受到聯邦德國綠黨在議會中擁有席位的啟示和鼓舞,也提出了100人的候選人名單。 又例如,北愛爾蘭新教和天主教的幾個小黨,包括蘇格蘭民族黨、威爾士民族黨等,也在厲兵秣馬,力爭自己的代表能通過競選活動擠進英國議會。 再例如,非白人選民推舉了23名候選人,其中5人是由全國少數民族組織聯合會推出的。該聯合會系由亞裔和西印度人組成的同盟。他們也企圖在議會中佔有一席之地。 總之,1983年5月至6月上旬,英國各大小政黨均傾巢出動,為自己的黨拉取選票。真是熱鬧非凡,大有你卸妝來我登臺,感會風雲,奮其智勇,風靡了英國的廣大選民。 且說撒切爾夫人從美國一回來,立即帶著征塵,投身於競選的鏖戰中。面對工黨和聯盟黨的上層人事變動,她深知還有一場場激烈的白刃戰在等待著她。她雖然有恃無恐,卻也不敢有絲毫的麻痹大意。「功敗垂成」這句話,撒切爾夫人是爛熟于心的。 1983年5月31日,撒切爾夫人在深謀熟慮之後,又率領她的競選班子北上蘇格蘭,發起一輪新的攻勢。她特意選定聯盟党新領袖戴維·斯蒂爾當年在愛丁堡就讀過的母校,發表了一篇重要演說。這位「鐵娘子」躊躇滿志地說道:「上週末,工党、自由黨—社會民主黨都開了會,要作個決定:是改變他們的政策,還是更換他們的領袖,抑或二者兼行。他們最終還是拒絕面對現實。而我們嘛則與他們截然相反。我們堅持我們的政策,我而且十分理解,也堅信我們的領袖。」 撒切爾夫人在20多年英國政壇的拼殺中,已練就了一副如簧的巧舌,伶牙俐齒,說長論短,半句也不饒人。有時又難免來個即興表演,插科打諢,甚至掌握火候,恰到好處地使用詼諧語、幽默話,來調動群眾的視聽神經,在眾人捧腹大笑聲中不知不覺地塞進了自己的政見和希求。她那演講技巧之精湛,已絕非昔日的牛津女大學生和剛踏入仕途的中青年演說家所能比擬的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