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撒切爾夫人 | 上頁 下頁 |
八 |
|
1974年11月5日,議會就工党政府財政大臣丹尼斯·希利於當年3月提出的預算草案①展開辯論。在這場辯論中,撒切爾夫人一馬當先,她的才華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機會,她的發言對論敵的威脅最大。撒切爾夫人當時既是影子內閣稅務發言人,又領導著黨內的一個「政治研究中心」,所以她對情況了如指掌。她指責希利對國內經濟前景毫無預見性,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石油一漲價就調高國營價格,公共費用上漲就增課國家和地方的稅收。其結果是,生產不景氣便引起物價猋漲,增加稅收必然會繼續影響企業的活力。 ①該預算草案的核心部分是強調大量增收公司稅、財產稅,希利的「資本轉移稅」法案甚至對贈予、遺贈和賑濟都要課稅。撒切爾夫人曾嘲諷希利是第一個對善行徵稅的財政大臣。 撒切爾夫人的這次辯論,得到輿論界的廣泛好評。她在其他場合也積極闡明自己的主張,對貨幣流通、自由企業、稅務津貼等問題大發議論。人們對她開始刮目相看,認為她是能言善辯的議員,又是影子內閣中一枝獨秀、一柱擎天的大臣,還是治理國家經濟的真實行家。這一切,都使她在保守黨內的威信急劇提高,從而為擊敗希思、登上黨魁的寶座鋪平了道路。 其實,從希思政府倒臺之日起,希思的日子就不好過,他在黨內的領袖地位開始動搖了,他在黨內的號召力越來越小。隨著角逐黨魁的形勢不斷發展,保守黨內逐漸形成了支持希思繼任領袖的「溫和派」或「元老派」和支持撒切爾夫人的黨內右派或「強硬派」。在支持撒切爾夫人的這一派人中,基思·約瑟夫①本是保守黨內向希思挑戰的最高層也是最強有力的競爭者。此人高舉反傳統的旗幟,他的觀點、魄力和政治經歷正是那些主張改革保守黨的人們所需要和希望的。但他在一次演講中說錯了話,輿論為之譁然,他不得不在參加競選的一個月之後又宣佈退出競選。這樣,在約瑟夫宣佈退出的當天,撒切爾夫人便挺身而出,宣佈參加定於1975年2月4日的黨魁競選。一天,她竟走進希思的辦公室,恭敬、坦率地通報希思:她已向他挑戰,競選党的領袖。輿論普遍認為,撒切爾夫人的這一非常大膽的行動,確是「典型的直率」。1974年11月24日,各報均刊登了撒切爾夫人決定參加競選的消息。於是,保守黨領袖的競選隨即進入了決戰階段。 ①基思·約瑟夫出身英國富豪之家,是其父男爵爵位的繼承人。牛津大學畢業。二戰期間曾在英國炮兵服役。戰後當過律師和工程承包商。既是政治家,在希思政府中任過社會事務大臣;又是學者,長期在理論上探索與黨的路線相關的問題。 其實,在基思·約瑟夫退出競選之前,黨內最有希望戰勝希思的第二號人物是「1922年委員會」②主席愛德華·杜坎,他深受後座議員們的歡迎,反希思派成員把他視為能把希思拉下馬的熱門人選:他從未在保守黨內閣或影子內閣中供職,與保守黨的社會與經濟政策的制定均無直接關係,這使他成為主張改革保守黨的議員們的最佳人選;他在1967年被希思免除了保守黨主席一職,被踢出了党的領導層之外,因而與希思存在著不可調和的個人恩怨。但後來杜坎於1975年1月末卻突然宣佈退出競選,令人困惑莫解。 ②「1922年委員會」系保守黨後座議員為紀念1922年把党的領袖奧斯汀·張伯倫拉下馬而組成的18人執行委員會,為一個以反映後座議員呼聲為宗旨的組織機構。保守黨在野時,影子內閣成員可以參加,但無表決權,也不能擔任委員會職務;保守黨執政時,各部大臣則不能參加。這個委員會雖不像前座議員那麼聲名顯赫,但党的領袖和其他領導層成員在黨內權力鬥爭的微妙時期,都不能小覷它的作用。 由於約瑟夫和杜坎這兩位重量級人士的先後退出角逐,參加黨內領袖權位戰的人就只剩下希思和撒切爾夫人了。這在當時被視為一場實力懸殊的角逐:一方的希思在下院供職25年,歷任要職,又系党的領袖,在國內和國際舞臺上都享有很高的威望,可說是保守黨的超重量級元老;另一方的撒切爾夫人的資歷淺薄,在下院只供職16年,而所任教育大臣又算不上保守黨的一名資深成員,遠沒有進入党的領導核心,加上她又是一名女性。 但世上的事常常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冷門爆出、後來居上的事例是層出不窮的。 除了約瑟夫和杜坎以及他們的麾下成員都倒向了撒切爾夫人一邊,從而大大地加強了她的分量,壯大了她的聲勢外,撒切爾夫人在1975年1月下旬在議會中就工黨財政法案的辯論中所作的精彩表演,也把這位「女人」推上了「英雄」的寶座。 原來在保守黨選舉領袖之前的極為敏感時刻,撒切爾夫人抨擊工党財政大臣希利提出的徵收資本轉移稅時,譴責後者只懂得課稅,從不考慮課稅對個人生活的損害,也不考慮對整個社會將會造成何種後果。第二天,希利在為自己進行辯解的同時,指責撒切爾夫人是以特權階層「熱情之花」的姿態發言,隱含「嘩眾取寵」的譏嘲。「熱情之花」原是前西班牙共產黨主席伊芭露麗的外號,是對她那革命激情的一種讚揚。現在希利反其義而用之,成為不擇手段的人身攻擊,引起了保守黨議員的群情激憤,紛紛指責希利有失君子風度。這時,撒切爾夫人反倒態度鎮定、從容不迫地予以「後發制人」,她除了斥責希利是個「十足的蹩腳貨」之外,還嘲諷他對「稅務知識」「瞭解得如此貧乏居然還能當財政大臣」,並「為他的政府講話感到驚訝」,最後她警告他「要注意效果」,因為「它會影響所有的人,包括像我這樣出身于根本就沒有特權階層的人」。 撒切爾夫人的發言效果極佳,博得了議員們和在場的新聞界人士的熱烈掌聲。原來對這個女人不屑一顧的人現在突然發現她很不簡單,「是一個十足的強手」,認定「保守黨需要更多像她這樣的男士」。 這一次議會辯論是在1975年1月21日,離當年2月4日第一輪的黨魁選舉只有14天,撒切爾夫人的行情才開始看漲。 正在這時,希思派的支柱之一、保守黨的「弩」集團通過它的季刊《弩》提出希思應退出競選,這確是個不祥兆頭。「弩」集團的成員是一批主張經濟干涉主義的大金融資本家,其中有好些還是倫敦大學和倫敦經濟學院的經濟學教授。他們奮起造反,說明希思的後院起火了。 離投票的日子越來越接近。這時除希思和撒切爾夫人外,突然又冒出了一個名叫休·弗雷澤的競爭者。他是一位老資格的後座議員,在保守黨內的地位不如撒切爾夫人,與希思的差距就更大了。他之所以跳出來,是想把反希思派人士但又不願讓保守黨有個女黨魁的人能拉到自己這一邊來,企圖來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