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撒切爾夫人 | 上頁 下頁


  第一章 「一個雜貨商之女」

  1.繼承父母親的美德

  格蘭瑟姆,是英格蘭中部的一個小小的閉塞城鎮。

  1925年10月13日,這個小城鎮的一戶小食雜店裡誕生了一名女嬰,名叫瑪格麗特·希爾達·羅伯茨。她就是54年之後在倫敦這個大政治舞臺上演出驚人一幕的主角——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

  想當年,撒切爾夫人的父親艾爾弗雷德·羅伯茨只是一個小食雜店的店主,她的母親比阿特麗斯·史蒂芬森在出嫁前做過裁縫。上溯家譜,她的祖父是鞋匠出身,外祖父當過鐵路路警。從各種情況看來,這只是一個不很富裕的篤信基督教的小業主家庭。所以說,撒切爾夫人絕非生來的統治者,她缺乏先天條件,沒有丘吉爾等多數保守黨領袖那樣顯赫的家族背景。但正是這樣的閉塞小城鎮,這樣的僅夠溫飽的小業主家庭,這樣的勤勞儉樸、樂於助人的父母,才塑造了瑪格麗特與眾不同的個性與品德,培養了她那無堅不摧的勇氣與高度的責任心,形成了她那套保守主義的價值觀念。

  瑪格麗特的父親有7個弟妹,他是大哥,13歲時就被迫輟學外出謀生。由於手頭資本有限,艾爾弗雷德·羅伯茨只好從事食品雜貨買賣。他跟比阿特麗斯·史蒂芬森結婚後,夫妻倆全力以赴地經營一爿小食品店,過著克勤克儉、聊以糊口的生活。據撒切爾夫人後來回憶,當時她家既沒有房前花園、浴室和室內廁所,也沒有熱自來水,家具都是一些從舊貨市場上買來的笨重、過時的低檔品,廚房面積很小。所以,羅伯茨在當時確是英國千萬個普通而又平凡的家庭之一。

  但是,維繫這一平凡之家的男女主人,卻都很不平凡。艾爾弗雷德·羅伯茨的生活方式、道德信念、思想作風都在幼小的瑪格麗特的心目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50多年後,當撒切爾夫人搬進英國首相府倫敦唐寧街10號時,她一再表示,她的信仰和使她獲勝的信念與父親的教誨和羅伯茨家族保守主義的價值觀的影響息息相關。她說道:「我把我的一切成就都歸功於我的父親。」而當撒切爾夫人出任首相五年之後,她在大不列顛的權威如日中天,在國際舞臺上也聲勢顯赫,但她對父親的感激之情,對自己在格蘭瑟姆的豐富童年生活迄未須臾或忘。她在答覆電視記者的提問時,曾不勝感慨地說:她念念不忘的,是父親那「正直誠實的品德」。她接下去說道:「他教導我必須首先尋求我的信仰,然後把它付諸實踐。在關鍵問題上不要妥協讓步。」

  的確,撒切爾夫人學習做首相,正是從學習她父親開始的,是從格蘭瑟姆的童年生活開始的。

  根據瑪格麗特的記憶所及,她父親在辛勤經營食品店的同時,貪婪地獵取知識。羅伯茨先生是「她所熟悉的人中讀書最多的人」。他廣泛閱讀政治類書籍,平時還愛看傳記和歷史方面的書。羅伯茨夫婦除是嚴謹、虔誠的衛理公會教徒外,還積極參加當地的教會活動。羅伯茨先生也熱心地方上的政治活動。瑪格麗特兩歲時,她父親就當選為格蘭瑟姆市鎮自治議會的議員,而且一干就是25年,1943年,羅伯茨先生成為格蘭瑟姆市的市長。他在商業上和政治上所取得的成就,他在這個小市鎮上的艱苦創業史,他言行一致、樂於助人、自強不息、勤慎肅恭的為人處世的風格,成為格蘭瑟姆鎮上居民的精神楷模。這一切,都不能不對幼小的二女兒瑪格麗特(長女穆麗爾,比妹妹大4歲)產生巨大的影響。

  瑪格麗特成名之後,面對無數次的記者採訪,她雖然很少提及母親,但顯然這位只會吃苦耐勞、不愛抛頭露面的家庭主婦對自己女兒的影響也是很大的。撒切爾夫人後來回憶道:「星期天早上,母親常常起得很早,烤餅做飯,到我們八點左右下樓時,第一爐餅子已經烤好了。她是個非常能幹的婦女。她結婚之前做過裁縫。她整天都從來沒有過片刻空閒。她既要在食品雜貨店裡幹活,還要幹家務、做飯和手工洗燙所有的衣被。衣物從不送洗衣店,都是在家裡洗。」

  談到父母對她和大姐事事嚴要求時,撒切爾夫人還回憶說:「我們是衛理公會教徒……尊敬他人的觀念深深紮根於我們的思想中……父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經常向我灌輸:『你必須有自己的主見。因為你的朋友在做某種事情,你也要去做它或想做它。你決不能說,由於他們在做它,所以我也想做它。』」儘管瑪格麗特認為要求孩子們做與眾不同的事「總是困難的」,但她卻明確指出:「這正是父親要她畢生都遵循的教導。」

  在這樣的家庭、這樣的父親薰陶和教育下,瑪格麗特從上小學時起就表現得與眾不同。她5歲時就被送進初級小學念書,但不是送到附近的公立學校,而是送去離家較遠的亨廷頓托爾路小學,每天來回四趟,要步行走4英里多的路。她每週還要去上三次鋼琴課,以陶冶情操。當瑪格麗特11歲時,通過了縣中學的獎學金考試,正式升入凱蒂文女子中學。在努力學習並積極參與校內各項活動的同時,瑪格麗特還是她那閉塞的小鎮同學中關心時事、參加社會活動最多的一個。她經常跟父親一起探討一些問題。而隨著瑪格麗特年齡和知識的不斷增長,父女倆思想交流的層次也愈來愈高,方面也越來越廣。因此不妨說,這位小城商人、業餘傳教士和地方政治家不僅是這位未來女首相的父親,同時也是她那思想和品德上循循善誘的導師。

  2.現實與明智的抉擇

  從上文不難看出,塑造了撒切爾夫人那根深蒂固的保守主義的價值觀、決不妥協的抗爭精神和臨危不懼的鋼鐵意志的,正是她終生敬仰的父親艾爾弗雷德·羅伯茨。的確,這位生活在一個閉塞小城鎮裡的小商小吏,竟然培育出了一位特色鮮明、敢作敢為、開創了一個新「時代」的英國首相,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無怪乎法國前總統德斯坦在位時,對這位鋒芒逼人的英國女首相也曾不以為然,他說道:「一個雜貨商之女成了一國之主,豈非咄咄怪事!」後來,又是這同一位德斯坦,竟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驚呼:

  「撒切爾夫人將和丘吉爾一起並列為半個世紀以來英國最重要的首相。」其實,撒切爾夫人在問鼎保守黨和英國最高權位的拼殺中,從來沒有為自己不是豪門出身而曾有過自卑感。

  其實,這個「雜貨商」並非等閒之輩。儘管他12歲時就失學了,但一直刻苦自勵,自學成了材。在二女兒還是兩歲時,羅伯茨就成了格蘭瑟姆自治議會的議員,在她11歲時,又成為這個市鎮上最年輕的參議員,以後又歷任議員財政委員會主席、格蘭瑟姆的國家儲蓄委員會主任和治安官,1943年又出任其政治生涯的頂峰——格蘭瑟姆市市長。所以說,雜貨生意雖然是羅伯茨一家的生活來源,但羅伯茨一生的主要興趣則是在政治上。在羅伯茨先生的眼裡,政治生活既有權力的誘惑,又閃耀著奉獻的光輝,不僅可以滿足這位不懈奮鬥者的勃發野心,又符合他那聖衛理公會教徒的責任感與道德觀念。

  父親對政治生活的如此熱衷,不能不使小瑪格麗特很早就對政治生活萌發了興趣。羅伯茨經常帶自己的小女兒去聽那些來到格蘭瑟姆訪問的政治家的談話,並與他們會晤。這使瑪格麗特很早就擺脫了女孩子的靦腆,敢於在人前大大方方地言談。1935年英國議會選舉,使僅有10歲的瑪格麗特頭一次接觸到了國家級的政治,並實際投身於選舉委員會的事務。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