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釋迦牟尼佛傳 | 上頁 下頁 |
三五 |
|
文殊菩薩,又譯為曼殊室利。在大乘佛教裡,文殊是諸菩薩上首,常與普賢侍佛左右,所有的佛弟子,都把文殊當成智慧的化身。常見的文殊像,頂有五髻,表示五智無上無得之相。左手執蓮花,花中安放《般若經》一部,表示般若一塵不染。右手執寶劍,表示大智,能斷除一切無明煩惱,喻金剛寶劍,能斬群魔。釋迦牟尼說法四十九年,從華嚴開始,到佛進入涅槃,凡是大乘法會,都有文殊參加。為輔助釋迦牟尼佛,宣傳大乘教義,文殊菩薩做出了巨大貢獻。文殊是大乘經的發起和組織者。文殊教育青年不要像舍利弗等人那樣整天坐在大樹下面,要學習佛陀至高無上的精神,修集善根,勤習六波羅蜜,而永不滿足。他引導六千青年比丘,從事利他的普賢行,向印度南部宣傳大乘佛教。文殊又是大乘空義的奠基人,他的大乘空義特點是不著空不執有的不二法門。不二與無二含義相同,是離空有二邊的意思。文殊的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維摩經》《思益梵天所問經》裡面,為後來龍樹及中國佛教各宗所遵循的重要原則。 普賢與文殊為大乘釋迦牟尼的兩位脅侍(輔助佛教化傳道的菩薩),普賢侍右,主持定德門;文殊侍左,主持智德門。表示如來教法是行(實踐)和解(理解)並進,定(禪定)慧(智慧)雙修。普賢主要在對佛以及眾生的禮敬、修行、護持等儀式上面盡心盡力,為行為舉止上奉持佛法的代表。 觀世音菩薩修行的是大悲行解脫法門。大悲是觀世音菩薩特別的德行,所以被稱為大悲觀世音。觀世音在中國又稱作觀音,是因為避李世民的諱,將名字中間的「世」隱去,而變成觀音的。觀世音以大悲心觀照世間眾生,而現身說法,大悲救苦,成就了與佛平等的功德。怎樣修學大悲行解脫法門?主要是平等視一切眾生,想其所想,急其所急,時時刻刻以拔除眾生的痛苦為己任。怎樣產生平等的心?從根本上說,一切有心識的動物,都是業障深重的苦惱眾生,無始以來就與自己都有過親密的關係,若能常常作這樣的想法,平等心和大悲心也就會自然產生。觀世音菩薩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悲智雙修。只有建立在大智基礎上的大悲才能感應三界所有眾生。觀世音菩薩做到了悲智雙修,處處利濟他人,拔除眾生痛苦,因此獲得了眾生的尊重和愛戴。觀世音又擅長陀羅尼法門,為密教中具有極重要地位的菩薩。地藏王菩薩為大願菩薩,他發下極大誓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他的最大特點是:哪裡最艱苦,就到哪裡去。在一般人心目中,最艱苦的地方是地獄,因此地藏菩薩工作的對象便是在地獄裡度化犯極重罪的眾生,即使有人惡貫滿盈,但只要改惡從善,至心誦念地藏菩薩名號,也就可以解除一切苦厄,而得度脫。地藏菩薩不像其他弟子現在家相,如觀音菩薩現白衣大士相,或天人相,文殊菩薩現童子相等,他現的是出家的形相,身披袈裟,覆蓋右肩,左手執蓮花,右手施無畏,坐蓮花臺上。地藏菩薩繼承了佛陀真正的精神,他用出家的僧相出現在人間,使大家見聞熏習,達到身心清淨,為人們指出了一條遠離罪惡、解脫苦難的途徑。地藏菩薩的大願,是令一切眾生都成佛道,然後自己才成佛,然而眾生無盡,地獄也難以度盡,這樣就成為了不成佛道的大悲菩薩。然而那種一心普度眾生、先人後己的精神所顯示出的偉大力量是為世間所罕見的,因此自然具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 4.結束語 佛陀當然是偉大的。他所創立的佛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他所產生的意義並不在是否真的找到了一種解決宇宙、人生乃至一切有情生命的絕對真理,而在他為了追求真理所付出的真誠的、勇猛的、執著的、永恆的生命,在他付出絕對犧牲的同時他所追求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人生的痛苦,為了解除眾生的煩惱,這種精神在任何時代、任何環境下都具有著超越時空的價值和意義,他是帶著利益眾生的心願而步入佛的殿堂的,因此不管他的哲學乃至佛學究竟具有多少合理性,他的弘法利生的精神在有情的世界中是永存的,是萬古不磨的。 在他七十九年的生活歷程中,他永遠在思考著這個世界、人生以及存在、心靈與肉體的問題,他試圖找出產生一切生命痛苦的原因,並且要在瞭解這個原因的基礎上去尋求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在他三十歲那年,他以為是找到了,那就是通過六年的悟道修證在一棵菩提樹下徹底覺悟,他以為萬事萬物都是在因緣和合的條件下產生的,人事現象逃脫不了因果的報應,人之所以有煩惱,歸根到底是由於人有情欲貪愛,而之所以受情欲貪愛驅使產生貪愛的動機,從事種種活動,那是因為人受無明的蒙蔽,因而永遠陷入循環往復的生死輪回之中,而得不到解脫。而要得到解脫,即從煩惱中脫離出來,到達極樂世界的彼岸,就必須遵循正確的修行方法。 正確的修行方法不是在苦行,也不是在世俗生活中貪戀福樂,而能得到的。要達到解脫的境界,就必須離開這兩種偏執即苦行和世俗生活的貪戀,而在這兩者之間修中道的解脫之行。因此悟得此道之後,他就開始弘法傳教,最終發展成為一支龐大的佛教僧團隊伍,到處宣傳解脫痛苦的方便法門,到處傳播佛陀所悟得的解脫思想,他的毅力和努力得到了回報,他的宗教受到了當地人民的熱烈歡迎,後來在佛陀圓寂後,通過弟子一代代的努力,越過了印度本土而遠至東亞、東南亞等地,在異地生根、開花、結果。 佛陀的因果報應學說,講的是任何思想行為都必然導致相應的後果。因未得果之前,不會自行消失;反之,不作一定的業因,也就不會得相應的結果。佛陀據此提出三世因果的理論,以為現世界人們的貧富窮達都是前生所造善惡諸業決定的結果,而今生的善惡行為也必然導致來生的禍福報應。因此,佛陀勸導人們要諸惡不作,眾善奉行,這在一定程度上對社會人生起到了淨化的作用。佛陀的無常、苦、空、無我的修行解脫學說其實也都建築在因果的基礎上。 佛陀把現實人生斷定為無常、無我、苦,苦的原因既不在超現實的梵天,也不在社會環境,而由每人自身的惑業所致。惑是指貪、嗔、癡等煩惱,業指身、口、意等活動。惑業為因,造成生死輪回之果,因此要擺脫痛苦,就必須證得涅槃。涅槃是解脫之門,超出生死輪回的果報,而到達無生無死極樂清淨世界的彼岸。到達這個彼岸,靠的是什麼呢?那就是通過一系列的修行途徑如佈施、持戒、堅忍、精進、靜慮、般若,然後是波羅蜜多,即最後通過偉大的智慧之舟(般若)而到達彼岸(波羅蜜多)。般若(智慧)這個環節是最重要的,釋迦牟尼六年的苦行經歷並未使他悟得宇宙真理,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說明了偉大智慧的重要,沒有它,彼岸是無法達到的。 然而涅槃之後,又該如何呢?那就是佛陀所講的一切都可以舍去了,最後連智慧也變得沒有什麼用處,「法尚應舍,何況非法?」般若是智慧之舟,渡過了岸之後,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彼岸也許就是那自然自在而永無痛苦、永無煩惱、永無生死輪回的無上境界,其實就是福慧具足的永恆,因為具足,所以單獨的智慧或者福德都已經變得不重要了。 佛陀是到達了彼岸,佛陀傳教的目的是要渡眾生而到達這個彼岸,這個渡不是代替眾生、挾持眾生,而是需要眾生自己通過波羅蜜多的途徑即六種修行步驟身體力行而到達彼岸。佛教宣揚佛性是平等的,每一個人都有佛性,只是有的人知道自身具有,有的人卻不知道而已,對於不知道自身具有佛性的眾生,那就需要一個導師,需要導師指引他發現自身的佛性,從而通過修行而到達彼岸。釋迦牟尼正是這樣一位指點迷津的導師,他的教化正是實現他度盡眾生的偉大願望。從這個精神出發,釋迦牟尼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便具有了寬廣而永恆的力量。 關於佛陀的生平,歷史上有著參差不齊的記載,都疑莫能明,最集中反映的有兩點,一、釋迦牟尼是十九歲出家,還是二十九歲出家?甚至還有二十五歲出家的說法。二、釋迦牟尼是何時悟道成佛的?一說三十歲,一說三十五歲;二十九歲出家,則當為三十五歲成道。至於其他遊歷過程雖然有許多神話的因素,但透過神話色彩,大致可以理出一個較為清晰的歷程,即使不甚準確也沒有關係,因為佛陀的教理、教義具在,並無損於佛陀傳教的精神。 但出家、成道的年歲因為佛學界眾說紛紜,因此有必要在這裡談一下我的看法,我覺得出家、成道的年月是十九歲也好,還是二十九歲也好,這都應當不成為很大問題,我們只要知道他是在成年後的某個歲月離家出走了,是因為什麼原因而離開家庭的,出走之後幹了些什麼,基於一種什麼精神,達到了什麼樣的效果,有什麼樣的意義,等等,知道了這些跡,也就可以了,一定要弄清楚出家、成道年月,我覺得是不現實的,也沒有多少意義,因為年代久遠,查無對證,明顯地是不可能有確切答案的,倒不如變得通達一點,且不去管這個具體年歲,而從真正有益的角度如瞭解佛陀真正的精神何在,它對現在具有何種價值等去研究佛陀倒顯得更富有積極的意義。追究小節是無補于佛陀的大道的。有誰真正知道佛陀的大道在哪裡麼?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