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釋迦牟尼佛傳 | 上頁 下頁 |
二九 |
|
佛陀就這樣在一席言談之間化解了一場戰爭危機,這不僅證明了佛陀慈悲之心,而且也表明了佛陀言語藝術以及應變智慧的高超。佛陀就是這樣隨時隨地,因人行事,隨機應變地講說佛法,勸戒眾生,種植善因,以求將來獲取善的果報。 釋迦牟尼說法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善於用譬喻來闡明所要講的道理。在佛陀所講說的大部分經典中,幾乎都貫穿著用寓言故事來闡釋佛理的精神。下面舉一個鹿王本生的故事以見一端。 傳說釋迦牟尼佛在過去世中身為鹿王,它身體高大,身上的毛有五種顏色,四蹄和兩隻角長得都十分奇特,因此眾鹿都服從它,尊它為大王,數千頭鹿都團結在它周圍,結成一群。國王出來打獵,鹿群便各自分散,逃生去了,但因為倉促逃跑,所以有跳下山崖的,有掉進深坑的,有的被樹枝掛住,有的被荊棘刺穿,死的死,傷的傷,損失無數。鹿王見狀,於心不忍,它一邊哭泣著說:「我身為鹿群的首領,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計劃,要選擇一個安全的地方來遊食,不然苟且為了一些美草而喪失了群鹿的性命,這是我的罪過啊。」有了這樣的想法,於是,它獨自一個跑到國王的首都。走到國王的宮殿前,跪拜著對國王說:「我們這些小畜生貪戀生命,寄居在大王的境內,突然碰到打獵的人,便四處奔竄,有的因此而散失不歸,有的則徑直因此而死,狼藉遍地。上天有好生之德,如此慘狀,實可哀憫。我們願意每天挑選幾隻鹿來供給大王的禦廚,請求大王以後不要再去打獵,只要告訴我們每天需要幾隻鹿,我們就會準備好前來貢獻大王。」國王感到十分奇怪,驚訝地說:「禦廚所用的鹿每天也不過一隻。我不知道你們死傷這麼多,要是知道這樣,我也就不去打獵了。」 鹿王回去之後,將所有的鹿都召集起來,將以上的意思告訴了它們,並且將其中禍福的因緣分析給它們聽。群鹿都同意鹿王的意見,願意按次序將鹿貢獻給國王。每當被選定的鹿前往王宮,接受禦廚的宰殺之前,就死的鹿都將前來鹿王住處拜辭鹿王,鹿王都要為之哭泣流涕,同時將道理講解給那只鹿聽:「你要看到世上的生物都會有死亡,誰都無法免除,就不會覺得這是一樁痛苦的事了。你一路前去之時,一邊念誦佛的名號,一邊要用仁慈之心對待那個人類的國王,不要心生嗔怨之情。」天天如此。有一天,有一隻應當前去就死的鹿懷上了小鹿,它對鹿王說:「我不敢逃避死亡,但能否等我生下這只小鹿之後才去受死?」 鹿王於是便叫第二天被選的鹿先去,以代替今天的懷孕的母鹿,但那只鹿回答說:「我知道我一定會死的,但還有一日一夜的生命,即使只有如此短暫,我還是不想放棄。」鹿王見到如此,又不忍母鹿輕易就死,因此就偷偷地獨自一個跑到國王的禦廚去了。廚子們見了,就報告給了國王。國王問鹿王這是什麼原因,鹿王將其中的原因對國王詳細講了一遍。國王聽後,受到極大感動,於是愴然流淚,對鹿王說:「難道真有畜生心懷天地的仁慈,殺身救眾,而履行古人廣大的仁慈之德的嗎?我作為人類的君主,每天殘殺眾生的生命,用它們來供養潤澤我的身體,難道我喜歡兇惡殘暴的犲狼的行為嗎?一隻野獸都能做出這樣的仁慈之行,難道我就不能奉行上天的好生之德嗎?」於是國王將鹿王放了回去,同時命令全國人民:「今後如果再有侵犯野鹿的,與傷人同罪。」從此,國王和臣子們都遵守教化,黎民百姓也都遵從仁德而不再殺害野鹿,國王的仁慈之德都推廣到草木上去了,國家因此而得到太平。 佛說:「當時這個鹿王就是我的前身,那個國王就是舍利弗。」 通過這個故事,人們自然會感受到這個捨身救生的鹿王所表現出的寬仁慈悲的力量。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只要有一念慈悲之心,身體力行於仁德之業,總會得著善的回報的。佛陀就用這樣的道理告訴人們要心懷仁慈,不做殺生之事。 7.說經、立戒紀事 釋迦牟尼三十歲成道,約當公元前533年,當年即趕往鹿野苑為憍陳如等五人說法,講的是苦、空、無常的道理,後來又繼續闡發四諦。前532年,耶舍及其父親歸依佛,一出家,一在家;並調伏優樓頻螺迦葉兄弟三人;然後前往王舍城,到頻婆娑羅王住處,為國王說法,使頻婆娑羅王以及王舍城人民得到覺悟;王舍城長者迦蘭奉獻竹園作佛陀講道的精舍,這是佛建立講堂的開始。前531年佛在象頭山為龍王鬼神說法。前530年,舍利弗和目犍連前往竹園精舍求佛准許出家為比丘,這時歸依佛的僧團已有一千二百五十大阿羅漢;巨富摩訶迦葉在佛的說法及感召下,內心解悟,求佛出家,這是後來佛滅度後結集佛經的有力組織者,因為有大威德智慧,所以叫做大迦葉;以上均在摩揭陀國境內。前529年,到毗舍離國,因須提那子出家後,又還鄉與原來的妻子過性生活,被僧團內的比丘們認為行為不檢點乾淨,將他的過錯稟告佛陀,佛陀便召集僧眾大會,對須提那子進行譴責,「你的所作所為有損比丘的威儀,不是潔淨的行為,是不應當做的。」因此而制定淫戒。 前528年,舍衛國波斯匿王大臣須達即給孤獨長者為佛陀買造祇園精舍,請佛前往舍衛國說法。祇園精舍共有一千二百間房,安頓佛陀及僧團人員居住、講法。這一年冬天,佛在羅閱城,因有僧眾盜竊財物,受到當時國王及人民的訶責,因此佛為僧眾制定盜戒。佛在毗舍離城,因難提比丘被雇殺人,因此佛陀制定殺戒。當時印度許多國家災荒,米價昂貴,和尚即比丘們很難乞討到食物,婆求河邊有一些靜坐的比丘,便相互散播謠言,妄稱他們得到了至高無上的道理,使得在家的佛的信徒們將自己的口糧分一半給這些比丘,後來信徒們到佛的住所一問,才知道他們是造的謠言,佛陀因此制定妄語戒。從此以後,凡是僧眾犯了什麼錯誤,就因事制定相應的戒律。佛教的戒律中有重戒十條,輕戒四十八條,後來隨時增訂,逐漸發展到二百五十戒等。 十條重戒是僧眾們必須遵守的,根據《梵網經》的記載,這十條重戒是:第一殺戒,第二盜戒,第三淫戒,第四妄語戒,第五酤酒戒,第六說四眾過戒,第七自贊毀他戒,第八慳惜加毀戒,第九嗔心不受悔戒,第十謗三寶戒。輕戒四十八條內容是:第一不敬師友戒,第二飲酒戒,第三食肉戒,第四食辛戒,第五不教悔罪戒,第六不供給請法戒,第七懈怠不聽法戒,第八背大向小戒,第九不看病戒,第十畜殺具戒,第十一國使戒,第十二販賣戒,第十三謗毀戒,第十四放火焚燒戒,第十五僻教戒,第十六為利倒說戒,第十七恃勢乞求戒,第十八無解作師戒,第十九兩舌戒,第二十不行放救戒,第二十一嗔打報仇戒,第二十二驕慢不請法戒,第二十三驕慢僻說戒,第二十四不習學佛戒,第二十五不善知眾戒,第二十六獨受利養戒,第二十七受別請戒,第二十八請僧戒,第二十九邪命自活戒,第三十不敬好時戒,第三十一不行救贖戒,第三十二損害眾生戒,第三十三邪業覺觀戒,第三十四暫念小乘戒,第三十五不發願戒,第三十六不發誓戒,第三十七冒難遊行戒,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第四十揀擇授戒戒,第四十一為利作師戒,第四十二為惡人說戒戒,第四十三無慚受施戒,第四十四不供養經典戒,第四十五不化眾生戒,第四十六說法不如法戒,第四十七非法制限戒,第四十八破法戒。佛陀的精神是大戒必須遵守,但有時小小戒則可以捨棄,這開了後來中國禪宗狂禪的大法門,所謂佛祖心頭坐,酒肉穿腸過,便因此而找到了理論根據。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