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釋迦牟尼 | 上頁 下頁
一八


  時間一年一年地過去,未來的佛陀悉達多在林中尋覓著光明,然而一無所獲。他的心就像在這密林中悶熱的黑夜,看不到有哪一顆星星在閃爍。他在阿利耶這裡耐心地學習了很長時間,他對阿利耶的思想體系掌握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以至於追隨阿利耶的苦行僧們都要求王子作他們的法師。但是王子不答應,因為在阿利耶的教義裡他看不到結論,看不到解脫。

  他認為即使還有升天的欲念,也不能說完全消滅了欲念,世人還會被捲入那殘滅自己的生死轉輪中。

  於是,悉達多放棄了阿利耶的教義,悶悶不快地去找法師陀伽。陀伽是一個睿智孤寂的苦行僧。悉達多耐心地跟他學法,抱著一線希望——也許會在這裡看到曙光。

  他又精通了陀伽的體系,並且提出了許多既無法解釋,也無法解決的難題,難住了法師。他發現陀伽所提供的天國不是建立在無為法上,而是一種無常的虛幻的東西。這種教義也不是「道諦」,更不是亙古不變的「法」。

  經過長期耐心的冥想,他終於悟出了一個結論——任何人類的子孫都不可能解答這個問題。因為這個謎對他們來說實在是高不可測,他們的翅膀在這碧藍,可怖的高空只能撲騰,卻無力升起。只有自己的思想才可能升到這樣的高度,而現在卻還不夠。他心裡想:「這裡所有該學的東西我都學到了,這兒的牧草已經啃完。我得獨身去苦行林,在那裡,我要採取一種更加殘酷的苦行術。因為也許這些人說得對,只有將軀體全部摧毀,才有可能解放靈魂。我現在還不敢肯定它,但我一定要尋遍所有途徑去找我這個『道』。」

  他終於來到苦行林鎮。一看到這個地方,他就產生了喜悅的感覺。後來悉達多曾這樣描寫過苦行林:「那時,我自己想著,這個地方真是可愛,有趣。這裡的森林廣闊,還有一條純淨的河流。小小的水灣可供人們沐浴。這真是尋求解脫的人們居住的好地方。」

  就在林中的小河邊上,悉達多斂心靜息地終日冥索。他一天天把飯量減少,到後來,他只靠令人不可思議的一點點食物維持生命,如果他的軀體再單薄下去仍能關住靈魂的話,他甚至連這麼一點點食物也要廢止。此外他還控制自己的呼吸,儘管人們幾乎看不出他還在呼吸。他靜靜地坐在那裡,進入了人們所不能進入的境界。

  悉達多就這樣一動不動地從早晨坐到晚上,他幾乎象為他遮陰的那棵大樹一樣,和周圍的大自然融化到了一起。森林裡小動物都毫不畏懼地在他周圍走來走去。動物帶著它們的小崽依偎在他的腳邊,鳥兒們棲在他的肩膀上召喚著自己的雛子,野孔雀在他的身邊伸開色彩斑斕的羽扇,在這仁慈的菩薩、未來的佛陀周圍,根本沒有恐懼的感覺。

  不久,這位偉大、尊貴、身居苦行林的苦行者已經名聞遐邇,人們紛紛從城裡跋涉到此,都想站在遠外看看他冥思苦索的情景。當他們膽怯地透過樹林的枝杈望去,見到他那瘦骨嶙峋仿若枯樹般的軀體和他那平靜、超然閃爍的目光時,個個都產生了一種驚奇與憐憫的感覺。他們只好躡手躡腳地離去,內心在不斷地為他祝福;同時也懇求得到他的禱告和保佑。

  但是進入冥想中的悉達多已經超越了禱告、祈福的階段,他對這些人的來來去去不聞不問。

  悉達多為了通過苦行達到解脫塵世的目的,他又給自己規定了嚴厲的齋戒,身體進一步羸弱,然而般若的強大力量卻使悉達多的心裡逐漸豁亮。

  他冥索的第一個問題是「無常」,周圍的一切都證明了這個真理:任何事物都不能永駐,所有的東西都在變化,轉瞬即逝。這種運動永無止境,一個新的東西產生了,立刻就會變成一種更新的東西。生命的畫卷在悉達多的眼前展開,他細細地咀嚼著其中的教誨。「樂是夢,苦是諦,個人的生活是不幸。」只有超脫其上的不動感情的冥索才是心靈的解脫。這時,悉達多覺得心靈中有一個輪子在不停地轉動,就在無限之境從他頭頂上平靜地穿過時,他感到一陣知覺的眩暈。因為那輪子仍在無情地運轉著,一圈又一圈。

  悉達多就這樣靜坐了6年之久,他雖然已發現了「有為法」和「無常」,但「無為法」還是不能見到。

  這樣他從一個未知的起源走到了一個毫無希望的終結。

  幾年的掙扎,最終還是歸於失敗。悉達多已經精疲力竭了。

  現在他的精力已經消耗殆盡,生命就像掛在一個破損的蜘蛛網上,隨時都可能墜入死亡的深淵。這種殘酷的修行方法,使他的名聲就像懸於夭幕的大鐘,它發出的巨響已經傳遍四方。如果說他已經獲得了一些所追求的東西,那麼這在他的眼裡卻算不得什麼。

  因為在這漫長的6年中,他並沒有如願以償。他所花費的力量,就像撞在岩石上的巨浪,濺起白花,散開,然後便消失了。痛苦的心在折磨著他,一天,在他冥思苦索後起身欲行時,渾身一陣發軟,摔倒在地,躺在那裡喘息著,全身的力量已經耗盡。他想:「死亡到來了,我終於失敗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