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釋迦牟尼 | 上頁 下頁
二〇


  這可把悉達多急壞了。有一天早晨,他來見毗奢密多羅老人,神色焦灼地問道:「師傅,請問,你什麼時候才能給我講學問?」

  「唔,不要性急,不要性急。」

  老人捋著白花花的鬍鬚,心不在焉地回答。悉達多見老師傅胸有成竹,也就不便再問了。

  幾天來,毗奢密多羅在王宮裡閒適的遊逛中,耳聞目睹很多事情。他震驚地發現,在這金碧輝煌的王宮裡,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著令人震顫心魄的悲劇:一個宮女因逃出王宮,想在鄉里完成她的婚事,以告慰父母的成命,結果被王室派人捉回,罰以宮刑,她在疼痛忍無可忍的折磨下,黑夜投湖自盡;有一個王宮官宦患了痔瘡,因醫治無效,令一個小宮女日夜為他舔痔,以解疼痛;有一個近臣為了得到淨飯王賞賜的玉杯,竟殺了一個幕僚的全家。至於王宮內妃子們爭風吃醋、尋死覓活,近臣們爭權奪勢、生殺予奪的事情,幾乎每天在這裡層出不窮。大概是御花園翡翠湖裡冤鬼太多,每天夜晚都聽見貓頭鷹的叫聲,好像鬼魂的哀號……這富麗堂皇的宮殿,原來隱藏著一座血腥遍地的地獄。然而,在每天夜宴的酒席上,聽到的卻是權臣們的開懷暢笑……宮女們的縱情歡歌……

  毗奢密多羅老人在這裡看到了良知泯滅,人心污穢。沒過幾天,人們見他捉來一隻貓頭鷹,放在藏經樓的鳥架上,日夜逗養著。此後他每天吩咐侍者到處去尋找梧桐果,作為這只醜鳥素日的飼料。淨飯王奇怪,特來問他:「尊敬的國師,這夜貓子本是不祥之鳥,叫聲難聽刺耳,不知國師為什麼喜歡?而且還要用珍貴的果子餵養它?」

  老賢者指著架上的鳥,恭敬地回答道:「陛下有所不知,臣用梧桐果子餵養它,是希望它能像鳳凰鸞鳥一樣,叫出美妙動聽的聲音……」

  「什麼?」淨飯王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國師,你說什麼?叫貓頭鷹吃了梧桐果,能唱出鳳凰鸞鳥的聲音?」

  「是的,國王陛下。」

  淨飯王禁不住仰天大笑:「哈哈,貓頭鷹就是貓頭鷹,慢說是梧桐果,即使吃了天上的飛龍蛋,怕它也叫不出鳳凰鸞鳥的聲音!」

  國師聽了,若有所思地開悟淨飯王:「既然如此,我對陛下有一點肺腑之言,不知道當不當說?」

  「國師談吐廣博,意境高深,請儘管直言吧,朕洗耳恭聽。」

  「眾所周知,貓頭鷹的生性,是不可改變的,即使用梧桐果,甚至用飛龍蛋餵養它,怕它也叫不出鳳凰鸞鳥那種美妙的聲音。這個道理,不知陛下以為然否?」

  「這是盡人皆知的道理,朕怎麼能夠不懂呢!」

  「既然陛下懂得,那麼請問,王宮中有一些官宦權臣,盡是聲色淫蕩之徒,橫行暴戾之流,而陛下卻極其嬌慣寵愛,奉養他們精養的宴食,賞賜他們錦緞的袍衫和鑲有珍珠瑪瑙的桂冠,希望他們個個成為忠臣義士。這與用梧桐果餵養貓頭鷹,而又希望它叫出鳳凰鸞鳥的聲音,有何不同呢?」

  老賢人寓意深刻,一針見血。淨飯王豁然開朗,頓悟茅塞。當即令人拿來黃金珠寶,賞賜老人,聊表謝意。並當面表示,今後再不與那些禍國殃民的權臣沆瀣一氣,決心行使自己的王權,驅除邪風,樹立正氣,濟世救國。

  悉達多當天才驚悟到,原來老師傅是有意警示國王,昭告天下。

  智者尊嚴,能者不怠。打從第二天清晨開始,藏書閣裡就傳出悉達多琅琅的讀書聲。賢者毗奢密多羅開始講學問了:「天上天下,無限時空,唯我獨行,不二無窮。個人生命是汪洋一滴;眾體生命乃無涯之海。因而人生是瞬息相,而生命是永恆相……」

  第八章 不修成佛,誓不歸來

  毗奢密多羅淨手潔席,正襟危坐,雙手捧著一部黃卷古經,他每講一段,悉達多就朗誦一段。藏書閣裡一時間充滿了生機與書氣。

  老人所講的《吠陀經》,究竟艱深到什麼程度呢?怎麼連當世的學者,太子的前師跋陀羅尼也不能講授呢?原來,這部古梵文經典來源悠久,酷如天書,是印度自有文字以來的第一部著作。其中包括宗教、哲理、歷史、文學等各種學問。全經分為四部,即俱黎、傞馬、耶柔、阿闥婆。故也稱《四吠陀經》。經文均系古代的梵文,少人考究,甚至當時印度有學問的人也極少有人拈手,因其如讀天書。這才僅僅是文字上的困難。至於宗教和哲學方面,那就更是涵義玄妙,其理難明瞭。全書使用的全是古梵文語法,晦澀莫測,如十裡雲霧,百里迷宮。毫不誇張地說,幸虧當時在印度還有這位學人賢者毗奢密多羅,不然,這部古經就失傳了。

  印度是一個文化古國,約三千年前,群雄四起,各自為政,擁兵自重。在思想方面,百家爭鳴,巧智奇想,各持一說,很像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文化思想和學術論著中,各家都有真知灼見,空前繁榮,然而又極其雜亂繁瑣,難於理緒。

  當時,印度的思想學術雖然非常發達,但表現的另一方面,又陷入了非常混亂的狀態。當時勢力最大的是婆羅門教,他們把傳統宗教的教義視為一種專有的學問,將文句寫得清奇古僻,義理講得幽玄奧秘,形成一種極其繁瑣不解的文風。他們處處聲稱,按天意行事,以神靈指使,因而一舉一動都神秘莫測。而人民的意志是不可阻擋的,民眾很快就擺脫了這一雲山霧罩的神話世界,走向對現實世界理智的探索,很快就興起了自然派的哲學思想,大膽地宣稱天地宇宙是客觀物質現象,如地論、水論、火論等;另有一派,對宇宙抽象觀念加以科學地解釋和說明,如時論、方論、虛空論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