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釋迦牟尼 | 上頁 下頁 |
五 |
|
有一天,他焦灼不安地對摩訶波闍波提王妃提出:「請問姨母,為什麼世界上有大山,有積雪,有山上的懸崖峭壁,有大塊的怪石……還有人類?這一切都是從哪兒來的?將回歸到哪兒去?」 王妃思索地笑了笑:「王子,你為什麼忽然提出這麼多令人奇怪的問題呢!」 「因為在這世界上,我知道的事情太少了,實在太少了!」 「是的,大概是因為你漸漸長大了的緣故。」 後來,摩訶波闍波提王妃把這一情況告訴了淨飯王。他們一致認為,這是王子的大腦最活躍的時候,他的思維和求知欲的翅膀,開始起飛了。於是,國王開始留心物色有學問的人,前來做太子的師傅。一天,一位近臣特地前來推薦一位婆羅門法師,叫跋陀羅尼。此人道德清高,學識淵博。國王聽了,立即派人持金銀厚禮往聘。幾天後,法師跟著使者一同來見淨飯王。行過大禮後,淨飯王賜錦墩命坐,然後向他請教道: 「請問法師,什麼是宇宙和生命?」 「回稟國王,至高無上的梵天①認為,宇宙的存在不容懷疑,生命的存在也不容否定。婆羅門相信,宇宙的元素是永恆的,生命的因素也是永遠存在的。前者是物質不滅,後者是精神不滅。宇宙某一部分的毀滅,那是變化,還會再生,而生命的停息,那只是一種流轉的過程,還會有第二次生命,第三次生命。」 ①婆羅門教的聖主。 「那麼,請問,人死亡以後有靈魂嗎,學者?」 「國王,我們偉大而神聖的婆羅門教主張和弘揚善惡均有因果,人生輪回不迭,認為人和一切有生命的萬物死後都有靈魂,軀體消亡後,靈魂還可以在另一個軀體內復活。一個人轉世的形態,取決於他本人在現世的行為,因而靈魂伴隨著生命,在宇宙之間始終是周而復始地存在著。國王陛下。」 「請問大學者,人生的甘苦,命運的多舛,人人無法擺脫,這一直是縈繞在人們頭腦中的疑難。你能給我一點啟示嗎?」 「國王陛下,人生變化莫測,苦多甘少,引起一代代人的憂慮和思考。一切眾生,念念不善,迷離自性,貪戀私欲,心多變異,造諸罪業,一直到生命的幻滅,三魂渺渺,七魄茫茫。一切善者和覺者,應該擺脫暫短的生命發展的本身,去追求生命的終極,去追求一種特殊的境界,即自己不再是自己的本身,意識不再是意識的本身。到達這種境界,才能獲得純粹的幸福,為自己營造一個神聖純潔的聖壇。」 這位叫做跋陀羅尼的大學者舉止端雅,風度飄逸,依據他所信仰的婆羅門教的法典,對淨飯王提出的問題了如指掌,對答如流,持論精確,通達無比,因而淨飯王心中大悅,讚不絕口,認為他完全配得上做太子的師傅。當即賞賜大宴,並命占星臣選擇一個吉日,為小太子悉達多行謁師大典。大典後,悉達多就要啟蒙學習了。 當時,古印度的最高學術是「五明」和「四吠陀①」。五明,即古印度的五種學問,包括聲韻學和語文學;工藝學和曆算學;醫學和藥物學;論理學和邏輯學;以及宗教學。四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經典著作,共分為四大門類,所以叫四吠陀。第一種《梨俱吠陀》,講述養生和長壽的秘訣和道理,近乎教授個人的修養和保健,以詩歌的形式,來讚頌大自然和諸神,通過朗誦,加強個人身心的修養;第二種《耶柔吠陀》,是祭祀朗誦的經文,共四十章,一千九百七十五節,大部分是對神靈的頌揚;第三種是《娑摩吠陀》,是一種祭祀歌曲,近乎宗教的唱詩;第四種是《阿闥婆吠陀》,其內容主要是祈福禳災的咒法和巫術,但其中也包含著一些哲學和自然科學的萌芽。 ①吠陀(Vede),為中國古籍中音譯,意譯為明論、知識。原意為宗教的知識,轉為婆羅門教、印度教經典的總稱。 這些古代印度的學問,充滿了宗教、神秘和幻想的色彩,但也反映了豐富的古印度文化,反映了古代東方奴隸社會的經濟狀況和人文思想。 悉達多太子從七歲起就開始學習這些課業。他每天清晨即起,洗漱後,就來到藏經閣裡受教。日間與老師跋陀羅尼一同飲食,切磋學問,風雨無阻。悉達多從前由姨母教育,識了不少梵文,懂得不少事理,如今再由一位名貫全國的大學者循循善誘,口授筆教,加上小太子天資慧敏,心思剔透,因而學業精進,不到半年的時光,他就通達領悟了許多學問。那位跋陀羅尼大師有了這樣一個聰明天成的小門生,自然覺著心滿意足。每當朝見淨飯王的時候,他總是對小太子讚不絕口:「請陛下放心,太子生由天賜,夙根深厚。將來學成後定是大器大才,前程不可限量!」 淨飯王聽了,頷首微笑,心中喜不自勝。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