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蘇格拉底 | 上頁 下頁
一九


  11.聰明絕頂與勤奮好學

  得爾菲是希臘福克斯的一座城市,位於帕耳那索斯山下,以那裡的神托所和阿波羅神廟而出名。這裡最古老的神廟興建於公元前九世紀中葉。據神話傳說,阿波羅殺死大蟒皮同之後,親自在這裡興建了自己的神廟。其入口處是阿波羅的神像。神廟最幽靜的地方是神托所,這裡的祭司向求籤的人傳達神示,亦即神諭。在古代希臘,神托所不只一處,因此在不同神托所都可以向抽籤人傳達神示。古希臘的神示和我國從前迷信的讖語有其相似之處。

  蘇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圖有一篇文章記述他的師長蘇格拉底受審時在法庭上的申訴,題名為《申辯篇》。其中蘇格拉底本人敘述了他之所以被認為是有智慧的人,享有聲譽,是因為具有「人的智慧」,但他不認為自己具有超人的智慧,即「神的智慧」。事情是這樣的:有兄弟倆,兄名開瑞豐,弟名開瑞克剌忒斯,他們兩人都是蘇格拉底的弟子。開瑞豐曾經去得爾菲神托所求過神示,問是否有人比蘇格拉底更聰明?傳達神示的女祭司回答道:「沒有比蘇格拉底更聰明的人了。」

  關於這則神示有兩種說法,其一就是以上所說的——「沒有比蘇格拉底更聰明的人了」。其二是說悲劇詩人索福克勒斯有智慧,即很聰明;悲劇詩人歐裡庇得斯更有智慧,即更聰明;蘇格拉底則智慧出類拔萃,即最聰明。事後,蘇格拉底得知了此事,感到困惑不解,因他本人認為自己本身既無大智慧,又無小智慧,怎麼能說他是最聰明的人呢?蘇格拉底對這樣的神示有所懷疑,也打算檢驗它的正確與否,於是他走訪了那些以聰明才智著稱的人。他首先走訪的是一位很有聲望的政治家,發現此人自認,公眾也這樣認為這位政治家聰明過人。但實際上,這位自認為有無上智慧的人,與蘇格拉底並無二致,並不知道美和善到底是什麼。

  當蘇格拉底向這位自負的政治家指出其無知時,他不是聞過則喜,而是怨氣沖天,在場別的人也對蘇格拉底不滿。於是蘇格拉底對此進行反思與自省:他對自己所談的內容是自知不懂的,無知的,而那位政治家則以不知為知。正是在這一點上,蘇格拉底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當然較那位政治家要強,要比他聰明。隨後,蘇格拉底又去走訪詩人,發現他們創作詩歌並非出自聰明、智慧等,而是天性使然,而是靈感激動。

  但是詩人卻自認不止於這一點,他們自認為,在創作詩歌方面是行家裡手,其他完全隔行的事,也自認為是飽學之士,很有知識。所以蘇格拉底自忖:「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在這一點上他是有自知之明的,這要比詩人高出一籌。末了,蘇格拉底又去走訪有高超手藝的工匠,從他們那裡蘇格拉底得悉,他們所知及熟悉的事物,蘇格拉底並不知悉,他可以從他們那裡學到這些知識。但這些手藝人也和上面的人具有相同之點,即認為自身除具有一技之長外,還知道並熟悉其他好些事情。

  這樣,他們所具有的一技之長就相應減色了不少。如此,蘇格拉底走訪了多人,並指出了他們以不知為知,於是開罪了不少人,反過來,引起他們對蘇格拉底本人的攻擊和誹謗。經過了這番走訪,並又從受走訪人中得到反應,再加上這些人的惱羞成怒對蘇格拉底進行攻擊和誹謗,這樣,蘇格拉底則深切地悟出了神示的本意:「……真正的智慧是屬￿神的,神示只是告訴我們,人的智慧微不足道,沒有價值。在我看來,神並非是說我最有智慧,而是以我的名字作例子,仿佛對我們說,人們中最有智慧的就像蘇格拉底那樣,在智慧方面是微不足道的。」這樣,蘇格拉底自己所感受到的是,他自己一生從不懈怠,四處奔走,忙碌異常,到處走訪別人,既不從政,又不理家事,雖然一貧如洗,也要按照神的意志去考察人們的智慧,並指明人實際上還是處於無知狀態中的。這正是「……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表達。

  在蘇格拉底的那個時代,人們到神托所去求籤,索取神示是一種常有的宗教行事。蘇格拉底曾幾次提到他的弟子開瑞豐到德爾菲去抽籤求神示這件事,因此有關說蘇格拉底最有智慧是神示所言,可信度極大。蘇格拉底自身提到此事,並不是自詡或自誇,他是借關於神示來闡明自己的哲學意旨,即從自然萬物轉向考察人的智慧和德行,從而反思人自身的理智本性。蘇格拉底所強調的是,首先本著人應自知無知,這才有可能挖掘出自己的理性能力。他確認,「人的智慧」若與「神的智慧」相比較,前者相形之下要低很多。他的這一論斷並非旨在貶低人的知識能力,而是旨在批判當時雅典人缺乏理性這一狀況。柏拉圖在他的《斐德羅篇》中引述了他的老師蘇格拉底的話語:

  「我(指蘇格拉底——引者)認為『智慧』這個詞太大了,它只適合於神,但『愛智』這個詞倒適合於人。」蘇格拉底還認為,「愛智」是人的自然傾向。由此可以看出,他肯定了對智慧的追求無疑是人的本性。在《申辯篇》中蘇格拉底對政治家、詩人及藝人等的批評,旨在揭示大眾所稱的各種各樣的智慧並非真具價值的智慧,大眾還沒有理解到什麼是知識和美德的本質;對人的智慧的本身還未曾反思,而狂妄至極,認為自身無所不知。實際上,認為自身無所不知者,則最無知。由於蘇格拉底對人的理性智能作了反思與忖度,於是自知為無知,並由此去揭示大眾的無知,正是「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這也正是蘇格拉底探索人們的「愛智」之道,由此挖掘大眾的理智與道德本性。蘇格拉底哲學研究的主旨有所轉變,即從自然轉向人,而對人又究其理智。這是古希臘先哲的轉向。由此以降,兩千多年來,泰西的思想發展、哲學發展,大多離不開這一軌跡——哲學思維的主題從大自然轉移到人類本身。蘇格拉底是這一偉大轉變的開路先鋒。

  較蘇格拉底早七八十年的孔子曾經說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以上幾句中的最後一個「知」字,用作名詞,作「智慧」解。《荀子·子道篇》中也有:「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這些和蘇格拉底所論述的「知」、「智慧」、「理智」等,不無匯通之處!

  蘇格拉底對智慧的追求,也就是「愛智」,是極為勤奮的。如他既不經商,又不從政,每天從早到晚在雅典的街頭及公共場所,如市場和運動場等地,找人交談。從這些談話中,他歸納出不少有教益的論點。他如此勤奮地向人訪談,一則可看出他的堅忍不拔和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煩,同時也啟發了青年人對他的敬仰和愛戴。這方面是他的身教,同時,他也有言教。例如色諾芬在他的《回憶蘇格拉底》的第4卷第2章第1至7節中記述了蘇格拉底告誡自視甚高的青年歐梯得摩斯:任何技藝不能只靠秉賦,只有愚人才能自以為無師自通;必須勤學苦練深加鑽研,才能有理好家並治好國的才能。

  在這部書的第4卷第1章的第3節中涉及到蘇格拉底對待人的方法:他認為對待人的方法不應是一樣的,對那些秉賦好而輕視學習的人,就應該讓他們知道,越是秉賦好的人越應該受教育,這樣,他們方會成才;否則,那些秉賦雖好,但沒受到嚴格訓練和教育,他們本人又不勤奮好學的人,就會成為最不好、最沒有用或最壞的人,成為社會的一患。蘇格拉底說:「只有愚人才會自以為不用學習就能夠分辨什麼是有益的和什麼是有害的事情。……」

  總之,蘇格拉底本人「愛智」,追求知識,也激勵青年人「愛智」與追求知識,並告誡青年人要勤奮好學,切記不能無師自通。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