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契訶夫 | 上頁 下頁 |
三六 |
|
特裡戈林這位赫赫有名的作家,按說應該對自己取得的成績感到滿足,可是由於他缺乏崇高的創作目標,寫作對他來說成了枯燥的例行公事,他對此感到厭煩,就像因衰老而感到煩惱一樣。他說:「這是一種多麼荒唐的生活呀!……我感到自己在吞噬自己的生命,在寫作時,我心情愉快,但是當作品發表時,我卻對周圍的一切,都無法忍受,覺得一切都不是那麼回事,我犯了一個錯誤,不該寫這篇東西,我感到煩惱,我感到厭倦。」 劇中另一個悲劇人物特雷普列夫,是一個有抱負、有才能的青年人,但他沒有目標,沒有信念,沒有生活知識,沒有勇氣,沒有力量,所以什麼也做不成功。他那麼奢談創新,他自己卻陷入因循守舊之中,才能毀滅了他。 在劇的終場,他對尼娜說:「你找到了自己的路,你獲得了拯救。而我被毀滅了。」他在自殺之前歎息道:「我曾經喋喋不休地大談什麼新的形式,但是我感到自己還是滑向了傳統的創作形式,……我像在地道裡一樣感到寒冷,我寫的一切都是那樣乾癟、生硬、灰暗。」「我在混亂的夢幻和印象裡徘徊,不知道為什麼寫作,也不知道為誰寫作。我沒有信仰,也不知道我的志向是什麼。」由特雷普列夫的毀滅,聯想到振翅欲飛的鳥,極欲起飛,雙翅無力。 尼娜這個人物,既有可悲的一面,也有成功的一面。 由於她的單純、輕信和虛榮心,以致被自己愛得發狂的人拋棄了。她的嬰兒夭折了,陷入完全沒有親人,沒有幫助,沒有支持的孤寂生活之中。 但在藝術事業上尼娜並不承認自己的失敗,也不甘失敗。她雖然只當了省城的演員,沒有享受到「真正的光榮,令人震驚的光榮」,但她克服了自己身上的悲傷,把自己的痛苦變成創造意志,對未來充滿信心,按她的話說她「已經是真正的女演員而且將成為大明星」。因此應該說,她仍然是勝利者,沒有像特雷普列夫那樣成為艱難時期的犧牲品。她最終能找到自己的路,在於她有建功立業的理想,有為他人勞動和寫作的堅定志向,有克服困難的毅力,有對生活勇敢的態度,有對客觀現實各種庸俗行為冷酷無情的鮮明清醒的認識。這一切恰恰是特雷普列夫所沒有的。 在本劇開始時尼娜還是個姑娘,她在自己身上找到了跟專制家庭絕裂的勇氣,在折斷了鳥籠格子之後,義無反顧地飛去了;在自己的愛情中,她是純潔的,「假如你需要我的生命,那你就拿去好了。」她堅守自己的誓言,在被拋棄以後,無怨無悔,並不覺得可悲。 她既有展翅起飛的願望,又有飛行的方向和力量,這與特雷普列夫也是不同的。 3.尼娜·莉卡和作家 《海鷗》這齣戲極具真實性,它那平庸的故事令人感到就像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一樣。契訶夫總是善於從日常的平凡生活中,從自己周圍的人和朋友中汲取作品的主要素材。 幾年前契訶夫從他的朋友,畫家列維坦跟莫斯科一位醫生的妻子的私情中獲得創作靈感,寫了一篇名為《蟬》的小說。發表後受到了讀者的熱烈歡迎,但卻激起了藝術界的憤怒。列維坦因此而與契訶夫斷絕來往,甚至聲言要跟他決鬥。按現在的說法叫侵犯別人的隱私權。是要吃官司的。《海鷗》同樣寫的是與他有過親密愛情關係和摯友關係的莉卡和波塔片科的悲歡離合故事,同時也有他本人的故事。 莉卡是一位非常美麗的姑娘,她那淺灰色的卷髮,炯炯有神的眼睛,光亮的濃眉,溫柔的笑靨,曾引起契訶夫極大的好感,他們倆彼此傾心愛慕著,成了一種半是朋友半是戀人的關係。但是契訶夫卻逃避深厚的愛,未能邁出決定性的一步。他對莉卡半是嚴肅半是玩笑的態度,使莉卡不知所措。在遭到契訶夫「兩次拒絕」以後,她便投入了新的戀人波塔片科的懷抱,做了他的情婦,並跟他一起去了巴黎。然而沒過多久就被波塔片科拋棄了。波塔片科跟自己的妻子重修舊好,一道去了意大利。而莉卡則由於懷了孕留在瑞士,孤苦伶仃,悲痛欲絕。 莉卡不幸的愛情故事揭開了《海鷗》題材的產生和劇中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的秘密,其中包括特裡戈林、特雷普列夫、阿爾卡季娜的形象。在莉卡的情感世界中契訶夫的形象和其後波塔片科的形象相互融合統一於她的被拒絕的愛情形象之中。 劇中尼娜的形象包含著莉卡的整個遭遇。 特裡戈林的形象中可以看見兩個人的影子:關於文學的思想、一個作家、公民、愛國者責任感,這都是契訶夫式的;而對待尼娜和阿爾卡季娜的關係中表現出的品行則是波塔片科式的。 劇中另一位人物特雷普列夫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契訶夫80年代末經受強烈精神危機時期的實際情況。他自殺之前那些話,好像是從契訶夫的書簡或日記中摘錄下來的。契訶夫1888年在一封信中談到他的《草原》一書中「草原之鷹」的形象時,說:「我的思想展翅欲飛,但飛到哪裡去,我不知道。」這種心態跟特雷普列夫的心態何其相似乃爾。 波塔片科妻子的性格則很像阿爾卡季娜,非常淺薄,精神空虛,自私自利,這些都惟妙惟肖地通過阿爾卡季娜表現了出來。 《海鷗》是一出非同凡響的劇作。題材和主要思想都富有新意,對日常生活的觀察與表現精細入微,劇中出現的悲歡離合,富有說服力的行動和無聲的痛苦等情節,完全是生活本身的真實寫照。每個人都處在這種日常生活之中,但是能夠理解生活內在嚴酷諷刺的人,幾乎沒有。契訶夫寫這齣戲向人們揭示了這個客觀事實。 4.全軍覆沒的首演 1896年10月17日《海鷗》搬上彼得堡亞歷山大劇院舞臺。首次演出遭到了嚴重的失敗。儘管參加演出的是劇院最優秀的演員。其中有扮演尼娜的著名演員微拉·科米薩爾熱夫斯卡婭。 這次演出的失敗是一些偶然因素起了作用。首場演出是為在商界和政界享有極高聲譽的著名喜劇演員列夫凱伊娃夫人舉行的福利演出。在確定演員時列夫凱伊娃未擔任任何角色。然而忠實于她的觀眾擠滿了劇院大廳。他們就是為欣賞喜劇作家輕鬆逗樂的喜劇和著名喜劇演員的演技而來的。 起初他們都以為上演的是非常有趣的喜劇,都希望能在觀賞過程中樂一樂,笑一笑,使精神得到刺激,輕鬆輕鬆,可是慢慢發現完全不是滑稽逗樂的喜劇,而是一個使人感到彆扭的情調陰鬱的嚴肅東西。而且列夫凱伊娃根本沒有出場,這使觀眾感到受了欺騙。大廳裡驟然喧嚷起來,笑聲,喝倒彩聲,口哨聲四起。 面對那種場面,契訶夫感到震驚。他臉色蒼白,神情沮喪,起初坐在列夫凱伊娃的化粧室,然後又走到後臺去。他焦躁不安,急於等待演出終場,徹底失敗的結局已在所難免了。演員們非常吃驚,張皇失措,忘記了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只好稀裡糊塗演下去。往後演出效果一幕比一幕糟,大廳裡成了喧鬧的海洋,笑聲中還夾雜著叫駡聲、怒吼聲。這場演出中微拉也沒有演好,雖然契訶夫對她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這一切好像是故意砸鍋似的,觀眾也好像是故意挑選的——全是一些滿腦子守舊思想帶著小市民欣賞習慣的人,滑稽劇的狂熱愛好者。 然而這次演出的失敗還有深層的原因。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