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拿破崙 | 上頁 下頁 |
二三 |
|
教皇蒞臨巴黎引起倫敦的轟動超過了其他任何地方,雖然英格蘭教會已經脫離了羅馬教會。他們這樣做的目的無疑是激怒英國人民,把他們的注意力從那些可能造成君王憤激並使他們變得不孚眾望的目標上引開。那時皇帝對英國的怒氣達到了極點,這種情緒在某種程度上確是法國的民族感情。 拿破崙的野心已有了第一個目標,但是他的野心的擴展是沒有限度的。加冕典禮不久就要舉行。這項活動推動了各行各業,對巴黎各職業階級的思想產生了極為有利的效果。大批外國人和外省人觀光首都,豪奢之風和舊時習俗的恢復,使各行各業的大批工匠諸如馬具工、馬車工、花邊工、制繡工等都有活可幹了。他們在督政府下是無人雇用的。這些現實的利益在巴黎造成支持者比想像和傳說的還要多。這種百業俱興的景象也是12年來從未有過的。1804年12月26日舉行加冕典禮,閃閃的金寶搖曳的羽飾,皇帝儀仗行列中披著華麗馬衣的駿馬以及按照羅馬習俗,在教皇儀仗前充任前導的騾子,引得巴黎市民興高采烈。 加冕典禮的次日,當時在巴黎的部隊全部集合在馬斯廣場,發給他們鷹旗以替換共和國旗幟。拿破崙身穿禁衛軍軍官制服站在他的士兵中間。 軍校前面建立了一座巨大的檢閱台。台後可以看到皇帝皇后的寶座。一聲令下,各路縱隊都向寶座靠擾。然後拿破崙起立下令分發鷹旗,並向各軍團的代表發表了演說:「士兵們,看看你們的旗幟吧!這些鷹旗永遠是你們的集合地點。鷹旗永遠在你們的皇帝認為保衛他的寶座和他的子民所必需的地方,誓為保衛鷹旗而犧牲性命吧,誓為能夠永遠把鷹旗保持在勝利的道路上而鼓起勇氣吧——你們宣誓。」這番演說之後的歡聲雷動簡直無法形容。萬眾的熱情有強烈的吸引力,甚至使冷漠的人也不能不為之動容。 拿破倉加冕使歐洲政局發生了兩起相當重要的事。 第一是加冕典禮以後的1804年12月3日,英國和瑞典在斯德哥爾摩簽訂了一項條約,規定英國向瑞典交付巨額津貼;第二是西班牙和英國相互宣戰。 在這種情況下,皇帝很想利用宗教觀念的影響和天主教會首腦駕臨為他加冕增添的重要意義。聖職授任之前,他裝作只以半個帝王的身份出現,但這時他認為已經得到所謂合法聖職的批准,因此他在加冕以後約一個月致書英國國王,其性質類似霧月18日之後隨即向英王致函,表示要英王承認他為法國人的皇帝。此函開頭數語說:「陛下,我的兄弟,我應上帝的召喚並經參院、子民和軍隊的同意,登上法國的皇位,我的首要願望就是和平。」這實在是欺詐的傑作,因為確鑿無疑的是,皇帝極不願意看到英法之間重建和平,尤其在西班牙宣戰使他得以掌握格拉維納海軍司令所指揮的西班牙艦隊之時。 英國為竭盡全力對付法國未見效而惱怒,設法以不能原諒的方式報復。 穆爾海軍司令未經事先宣戰就強制搜查從墨西哥載運財寶駛回加的斯的四艘西班牙快速艦。西班牙艦隊司令拒絕服從要求。於是開戰,西班牙人寡不敵眾,被迫投降。三艘快速艦被擊中,第四艘炸毀。英國巡洋艦對他們的損害還不止此,英方不顧查理四世的大使道瓜達先生還在倫敦,竟焚毀伊比利亞半島各港口的西班牙商船,並攔截和俘獲了護航艦隻多艘。這些違反國際法的侵犯行為使得西班牙國王怒不可遏,或者認真說來是大大激怒了他的大臣、舉世聞名的和平親王,以至西班牙對英國宣戰了。 這回英國的行為不僅理虧,而且失策;如果英國政府消息靈通一些,探聽到拿破崙的秘密意圖,無論如何不至於犯下逼得西班牙去同拿破崙共命運的錯誤。 上述函件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臻送英國國王的,目的是誘使英王相信他願意和平。但是函件在倫敦產生的效果瞞不過他,當他收到的不是他稱為兄弟的喬治三世的覆信,而是英國大臣致外交大臣的函件時,他並不感到奇怪。 皇帝對英國大臣的函件並不在意,因為來函正當他處於榮華的絕頂,祝賀從四面八方湧來的時候。參議院和巴黎城舉辦盛大節慶,皇帝和皇后駕臨。總而言之,處處都在慶賀他的聖職受任。年終以前他召集立法院開會,12月27日他親自為會議揭幕,帝國的這次新的慶典極為豪華。 1804年對於歐洲來說,可謂是個多事年頭。 構成上半年悲慘景像的是警方的計謀,那位青年王孫被殘酷處死,罪案的審訊以及隨後的處決和赦免。下半年的標誌是波拿巴登上皇帝寶座,他巡視新入法國版圖的新置各省,最後,教皇的法國之行,以教會名義處置了一個無人佔有可又並未出缺的寶座。這個多事之年以皇帝親臨主持立法院開會告終,他在開幕式上的演講詞給予全歐以最為有力的印象。他說:「在此莊嚴集會之時看到世界普遍和平使我高興;但是我們的敵人的政治原則,如近來他們對待西班牙的行為,足夠表明實現和平的願望有多麼困難。我無意擴大法國領土,只是要保持其完整。對於歐洲其餘部分,我沒有擴大影響的野心,但我已有的影響也一點不願喪失。帝國不欲合併任何邦國,但我不願犧牲我的權利或者聯繫我所創立的各個邦國的紐帶。」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