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南丁格爾 | 上頁 下頁
四五


  1861年的聖誕節前夕,她曾一度病危,數個禮拜之間,她在生死邊緣掙扎。最後,她頑強的體質終於得到了意外的勝利。1月中旬,她已能夠從床上起來了。

  此後六年,她一直纏綿病榻,不出房間一步,就連搬家,也是別人攙扶著她。搬了家之後,她更看不見外面的世界。圍繞著她的,只有四面牆壁。

  為了使她有一個安靜、舒暢、美麗、清雅的環境恢復身體的健康,大家都建議她住到李哈斯特或恩普利莊園等豪華住宅裡,但她堅持要在倫敦市郊住旅館或租賃房屋。

  大概是為了工作上聯絡的方便,她才堅持不肯離開倫敦吧!

  但是她又經常對旅社和租來的房子感到不滿,在這種進退維谷的狀況下,她只好經常搬家。

  她曾在一年內換了四個住所,後來女王知道了,便希望她能搬到辛特驪宮裡去,而巴尼大臣也願意把位於倫敦南街的房子借給她。此後,她才停止遷移不定的生活,定居在這棟位於海德公園附近的住宅裡。

  南丁格爾對英國陸軍的影響力依然繼續存在,而她的立場已由領導者轉變為顧問,十分受重視。

  凡是有關於英軍健康管理方面的一切問題,都被引薦到南丁格爾那兒尋求解決方法,而此時,她只不過是一名長臥病床、足不出戶的女性,但她從不含糊,總是盡心相告,傾囊相助。

  她還指導了軍營和醫院的興建和改造,這是所有工作中最麻煩而乏味的工作,她卻還能偶爾幽默一番來調劑氣氛。

  有一回,道格拉斯次官送來騎兵隊軍營的計劃書,徵求她的意見。

  南丁格爾在眾多建言之中,還提上了這樣一條:不妨打開窗子,讓馬也能透透氣。

  她說:「這是馬兒告訴我的,如果關置它們的小屋中,有扇窗子可以透光透氣,看看外面的景色,對它們的健康有好處,也有益於它們的情緒……」

  與此同時,又有一項艱巨的任務落到她肩上。

  錫德尼·赫伯特去世後,印度衛生調查團工作的重擔就移交給她了。還在1858年充滿希望的那一年,她同錫德尼·赫伯特要求成立考查團時,她就已經發現,當時根本找不到一份像樣子的資料能考察駐印度英軍的衛生狀況,甚至跑遍倫敦也找不到任何有關印度事務的一般文獻資料。因此,她決定親自動手積累有關印度的第一手資料。

  1859年,她會同專家們一起設計了一個「情況調查登記表」,寄往印度各地兵站。

  1860年至1861年,這些調查表陸續從印度寄回,她開始深入分析研究這些報告。助手是克裡米亞時期的同事,蘇澤蘭醫生和統計專家法爾博士。

  這些調查統計資料後來形成了一本一千多頁的調查報告書。當時南丁格爾不是印度衛生狀況調查團成員,但還是被邀請為各兵站的這些調查報告寫編者按語。

  1862年8月,她完成了總題為《南丁格爾小姐的意見》的編者按語。這是她所有著述當中最值得一讀、極發人深省的著作。人們還不知道,多少年來,駐印度英軍一直像蒼蠅一樣一批接一批死去,年平均死亡率高達千分之六十九。「營房病」加上印度地區熱帶氣候,特別是和那些生活在汙物中的當地居民密切接觸,駐軍士兵的死亡率就比國內駐軍高出一百多倍。

  至於營房條件,有份登記表上填寫著:「每間營房住士兵三百人,尚非不堪忍受的過分擁擠。」南丁格爾看後問道:「那麼,什麼叫『可以忍受的過分擁擠』呢?」營房內都是泥土地面,按當地習慣塗以牛糞。有關飲用水的情況,調查表填寫著:「氣味尚可」,或「氣味難聞」。根本沒有排水設施,廁所很少。根本沒有 洗浴條件。

  但是,糾正這些現象卻涉及到一個新問題:如果只把兵營和醫院條件搞好,而附近的居民區是一片污穢,又有什麼用呢?

  南丁格爾寫道:「要拯救駐印英軍就必須搞好整個地區的衛生狀況。」軍隊的保健工作同當地居民的保健工作是休戚相關的。從根本上看,由於「饑餓是對人民的經常性威脅」,而饑餓是會孳生疫病的。她的思想認識又進一步深化:要改善衛生先要發展水利灌溉,首先需要使印度吃飽肚子。

  南丁格爾在印度事務中所占地位的重要性,遠遠超出了她在陸軍部的影響。她本人從未去過印度,後來也不曾去過。而在她此後的餘年中,許多終生在印度工作的人都到她這裡來求教。儘管有不少年,她的努力似乎未見成效,但爾後,她倡導的改革計劃一項一項都實現了。比如,以村為單位普及改善衛生狀況的教育,城市中鋪設排水管道,改進衛生環境,等等。

  這時,她的生命顯得越來越短促了。她把每時每刻都奉獻給了工作,甚至抽不出時間來接待最親密朋友的來訪。

  1865年6月,她寫信給克拉琪,「親愛的克拉琪,我多麼希望能夠見到你呀!但這又是我做不到的。我相信,世上再找不到一個像我這樣,為生活捨棄,如此不幸,卻又依然活著的人。」

  3. 貧窮病人的看護

  到1866年夏天為止,南丁格爾已經九年未曾回家了。

  母親樊妮已是78歲的老婦人了。她視力衰退,又因為最近從馬車上摔下來受了傷,身體一直沒有復原。樊妮正被那些因受傷而帶來的後遺症所折磨著。

  8月,正是一家人遷往李哈斯特的時候,因為樊妮尚未康復,所以南丁格爾就回到家中,陪伴母親。

  垂垂老矣的樊妮,晚境十分孤寂。

  曾經是她談天說地的對象——芭斯,因婚後住在英格蘭東部,忙著做「貴婦人」和「小說家」,所以無法經常與母親做伴。

  在恩普利莊園的家人,為了迎接南丁格爾的歸來,特地周密地安排為她準備了六間房間,以免她的生活受到干擾。

  而她在返家後也的確一直埋首於工作之中,除了探視母親之外,絕少出房門一步。

  離家多年的南丁格爾,此時與母親的相處是融洽的,她深信自己依然是愛母親的。

  那年,她一到達恩普利莊園,就寫信給梅雅莉:「母親雖然年事已高,身體也因為健康的衰退而不自由,但令我感動的是,母親比過去溫和慈祥,凡事也都能想得開……」

  南丁格爾是一個對任何事情要求嚴格的人,家人為了顧及她的身體情況,對於她的嚴格要求和批評,都不敢與她爭吵,而惟一能替她打發這些寂寞的日子的,只有那些來家裡玩耍的小孩子。

  中年以後的南丁格爾,時常由孩子和小動物身上找到一些慰藉。

  她愛好養貓了。工作的時候,也有一隻脖子上紮著花結的貓兒陪伴著她。她養的貓多達六隻,它們滿屋亂竄,在她的文件、信稿上,都留下了許多爪印兒。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