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諾貝爾 | 上頁 下頁 |
二一 |
|
她必須靠著瘦弱的雙手來養活母親與弟弟,至於同為他鄉客的其他同胞,沒有人能向他伸出援手。基於同情心與對同胞的愛,諾貝爾除了金錢資助外,並為她介紹了一份店員工作。 這就是諾貝爾一貫的作風。少女在異地體會到了有如親情的關愛,自然抑制不住內心的感激,因而寫了一封情辭懇切的道謝信給諾貝爾。這封信竟使諾貝爾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 「真是可憐的孩子,缺少溫情的照顧,如果我去看她,不知她會多快樂!」 這個念頭閃過腦際,他立刻上馬車來到索裡普街。 「如果直接坐馬車到店門口,她會猜到我是特意來看她,心中一定會感到不安。」 諾貝爾處處為別人著想,他叫馬車停在街頭,自己踱著方步在林蔭大道上行走。來到一個商店門口,他停住腳步,脫下黑色呢帽,向裡面打了個招呼。 從店裡,一位如小鳥般輕盈、喜悅的少女飛奔而出。諾貝爾的突然出現,使她興奮得不知道如何是好。 等她定了定神,便開始與這位仁慈的長者親切地交談。 難得聽到鄉音的諾貝爾也感到格外高興,「看到你活潑健康,工作愉快,我也就放心了。但還是要多保重,以後我若再路過此地,一定會進來看你的。」阿佛列再拄起拐杖,慢慢走向街頭,坐上馬車,漸漸地消失于遠方。 第二天,諾貝爾收到一封信。 「我以為沒有機會再見到您,就是您答應要來看我,我也不敢奢望成為事實。但您真的來了,使我高興得忘了心中想說的許多話。我真希望能為您做點事情,只要您有需要我的地方,我都樂意效勞,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在世界上,除了母親和小弟馬克之外,您就是我唯一的親人了!」 彼此純摯的關愛,使出生於瑞典的老發明家與貧窮少女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成了忘年之交。從此,阿佛列經常出現在少女的店裡。 諸如此類的救助,阿佛列從不吝惜。也因為此,在他桌上堆積起了一疊疊的感謝函。這些信在諾貝爾的生活中增添了不少溫馨,也驅走了不少孤寂的歲月。 諾貝爾慷慨、富有之名很快地傳遍了各個角落,因此要求他從金錢上資助的窮人絡繹不絕,但諾貝爾從不感到厭煩,總是盡力來幫助他們。後來每天都有大群的貧民,等候他救濟。時間一久,使諾貝爾深感為難,有點無所適從了。他寫給哥哥的信上談起過這件事:「我每天收到的求助信不下20封,估計一天支付救濟費約2萬克倫以上。一年下來就得花用700萬,長此下去,恐怕世上最富有的羅斯查理也招架不住了!」 遇到這種情形,他不得不對人類黑暗的一面感到憤怒、羞愧與極端的厭惡。他只好時常單獨外出,做短期的旅行,享受遠離塵囂的索居生活。也只有在他善良的心蒙受欺騙時他才會熱切地希望遠離人群,尋找片刻的安寧。 貝露坦女士的介入,對諾貝爾一生來說是一個關鍵。倘若諾貝爾不曾結識這位精明能幹的女士,終究只能稱為一個因火藥而至富的富人罷了!輝煌的諾貝爾獎正是這位女士潛移默化影響諾貝爾的結果。她默默地耕耘,成了促成諾貝爾獎設立的無名英雄。 貝露妲·金絲姬生長在維也納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貧窮並沒有奪去她高尚的教養與才能,她文雅有禮又精通外國語言。1873年她在奧地利貴族雷多納氏家中擔任家庭教師。這段期間她與雷多納家的長子阿薩雙雙墜入情網,因阿薩母親雷多納夫人極力反對,使她毅然離去。因此,她才有機會結識阿佛列·諾貝爾。有一天,報上刊登著:「巴黎有教養的老主人,誠征精通外語之女秘書兼管家。」貝露妲看到這段徵聘啟事後,躍躍欲試。她立刻前往應聘並很錄取通知,通知上的署名是阿佛列·諾貝爾。 「諾貝爾,好熟的名字!」 「阿佛列·諾貝爾,難道你忘了,他是大名鼎鼎的炸藥發明人。」貝露妲的朋友不禁興奮地提醒她說。 「炸藥,他一定是很可怕的人物。」 「你可以先與他見面,再做抉擇,也許他是個好人。」 貝露妲與諾貝爾會面的情形,前面已經提過。他並不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翁,而是四十出頭的中年人,此時的貝露妲也不過才33歲。諾貝爾十分賞識具有高深教養、富於文學知識,又精通外語的貝露妲,因此立刻錄用她。 貝露妲受雇以後曾把她對諾貝爾的觀感告訴朋友們說:「諾貝爾先生非常富有,在巴黎有一棟豪華住宅,他的生活起居從不受別人干涉,性情孤僻而堅持他的獨身主義。」家中的陳設富麗堂皇,有最上等的家具、裝潢及廚房設備,並雇傭一流廚師,可謂極其奢侈。像他這麼有錢的富豪,難免要鋪張一番,這也是人之常情。 「他有豪華的馬車和俊美的健馬,他經常喜歡獨自一人駕車出遊。在這方面他喜歡單獨行動,從不願邀人同行,但在詩和小說方面他知道獨學無友而孤陋寡聞,所以他需要共同研讀的夥伴,凡是有文學家聚會的地方他必前往參加。我時常與諾貝爾先生論及文學,他特別喜愛雪萊的詩文,並且深受雪萊和平主義的影響。 「但我永遠無法瞭解諾貝爾先生為何從事與他的和平完全背道而馳的火藥事業?每當我問及此事,他總是苦笑說『你以後會明白的』。」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