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明治天皇 | 上頁 下頁


  「這話不錯。」

  「我國是神國,不可擅自與外夷交往。」

  「所言有理。」

  「財政吃緊,為防禦外國黑船而花費大量錢財,是不合算的。」

  「誠然,誠然。」

  於是社會上流行起歌謠,諷刺這幫官員:

  世情如此,所言不差;

  若問咋辦,大家抓瞎。

  正在議而不決之時,美國的艦隊又來了。前次來的4艘;這次翻一翻——8艘。美國艦隊的複來,對日本國內的政局變化,起了巨大的催化作用。

  如何處理對外國開放的問題,幕府破天荒地廣泛徵求各界的意見。這件事情過於重大,幕府自己失去信心,拿不定主意。也就是說,幕府的權威開始掉價;對於王室,幕府的態度變得軟弱了。

  3. 天皇與幕府

  這裡有必要回顧一下歷史。

  日本曾經歷了天皇專權、貴族專權和幕府將軍執政三個階段。自從公元1185年源賴朝率領武士集團打敗了政敵,幾年後又取得了「征夷大將軍」稱號,設立了新的統治機構——幕府,完全控制了朝政。由此開始了長達600多年的幕府統治時代,幕府將軍挾天皇而令天下。王室悉被架空,天皇的權力旁落。日本出現了二元政治:實權盡入將軍手中,天皇不過一介傀儡而已。到了後來,一切權利完全歸德川幕府獨攬,事無巨細,根本不跟天皇打招呼。

  有一個所謂的「尊號事件」,很能說明問題。

  光格天皇天性至孝。覺得父親閑院宮典仁親王的地位不高,為此心中一直不平衡,想贈給他太上天皇的尊號。這件無關痛癢的事,天皇自己做不了主,需要幕府同意,就命議奏官中山愛親去向幕府提出申請。

  申請遭到閣老松平定信的反對。理由是:太上天皇的尊號不可濫用,該親王沒有舉行過即位大典。即使是當今天皇的生父,也不能亂了規矩。

  光格天皇仍不死心。過了一段時間,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申請尊號的問題,請求務必應允。然而均遭幕府否決。

  最後,徵求了參議以上的朝臣的意見。結果表明,只有少數幾位反對,其餘35人都表示支持天皇的請求。

  於是,朝廷不管幕府反對與否,用天皇宣示的形式,強行發佈了這項通告。

  幕府繼續堅決反對,並把支持天皇最力的兩名朝臣,叫到江戶來問話。這兩人中,有一位是前權大納言中山愛親。他的曾孫就是中山忠能,後來成了明治天皇的外公。另一位是正親公明,職任傳奏。

  兩人來到江戶,因為地位甚高,表面似乎頗被尊重。實質上,在營中受到了嚴厲的訊問,不時透露出決不寬容的口氣。其本意在於向支持天皇的朝臣,顯示幕府的權威,讓他們有所懼怕。

  兩位朝臣隨身帶來了天皇的一紙「宸翰」——也就是親筆信。要求訊問他們的松平定康讀一讀。定信不讀,說:「惶恐之至。像我們這樣的人,沒有拜讀的先例。」他懂得,按日本的規矩,若是讀了就不能違抗皇命。

  調查訊問的結果,以二人言辭不妥為由,宣佈給中山愛親「閉門百日」的處分;另一位被罰禁閉五十天。在江戶滯留期間,仍享受原待遇,處分以到達京都後生效。板子打在朝臣屁股上,實際打的是天皇。

  同時,幕府還把事情的過程通告朝廷。提出要罷免中山愛親的議奏、正親公明的傳奏職位。對其他有代表性的幾名強硬派朝臣,也給予處分。

  幕府的飛揚跋扈,早就引起各階層的不滿,反對幕府的鬥爭時有發生。既然倒幕;自然就要抬出天皇來與之對抗,兩種力量的較量,一直沒停止過。這次「尊號事件」,是幕府有意向王權示威,也是幕府最後的掙扎。

  近年來,在上層人士中,主張王權回歸、要求天皇親政的呼聲日益高漲。這在日本國,與其說是一種政治思想,毋寧說是一種信仰和感情。幕府的所作所為,反而助長了「勤王」的傾向。

  或者可以說,在尊號事件中,中山愛親等三十餘名朝臣,敢於面對幕府的強權頑強對抗,是因為他們意識到,全國有眾多的勤王勢力在支持他們。而當時的主角中山愛親的直系曾孫中山忠能,在政治舞臺上日後還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回頭再來說美國艦隊的問題。八艘大型軍艦威風凜凜地壓在日本海面上,實在令人生畏。幕府通過京都的政務官員,破例向天皇打了個報告。請示天皇,是否準備作驅逐敵人艦隊的祈禱?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