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莫紮特 | 上頁 下頁 |
四一 |
|
海頓真是一個好「爸爸」,他不但為莫紮特的貧困生活大聲疾呼,還抓緊機會對莫紮特的幾部交響樂曲譜進行研究,並深深地自責道:「我只是在晚年才學會如何發揮管樂的作用,可我還來不及採用這些知識就得進墳墓了。」莫紮特臨死前一年,倫敦有位劇團經理要海頓和莫紮特為他的音樂會去倫敦作曲。海頓答應了,可莫紮特卻拒絕了。他難道不想從債務和挫折的大海中探出頭來吸上幾口新鮮空氣嗎?也許他想過,也許他根本不願意,因為他已重病在身了,他在信中寄給「康施坦莎一千個親吻,並帶著對你的無限思念低語:死亡和絕望就是我的報酬。」 難道去一趟倫敦就能把這債務和挫折抹去嗎?不可能!即使可能,為時也太晚了。海頓臨走時,莫紮特整整陪了他一天。他們在奏鳴曲的陪伴下,久久地、親切地交談著,莫紮特對自己的路程似乎早有所知,他擁抱著海頓的身體,熱淚奪眶而出,並嗚咽著說出一句話:「我們是在做今生今世的最後一次告別啊!」 果然,莫紮特比海頓早走了18年,但海頓卻把對莫紮特的愛融進了他後期的作品中,他後期作品中柔和的抒情曲調、感情色彩細膩的配器以及形式的靈活多樣,都有著莫紮特音樂創作時的風格。 2.有一天他會震動世界的 1784年,莫紮特和妻子康施坦莎從薩爾斯堡看望父親回到維也納以後,也許是旅途給了莫紮特以靈感,他一到家就寫出了他所有典雅的鋼琴曲中最柔美的一首——兩架鋼琴合奏的C小調賦格曲(K.426)。這首鋼琴曲寫得真是如兩位小情人在竊竊私語,讓人感到一種難得的吸引力。也許正是因為作者自己也對此十分鍾情,所以四年以後,莫紮特又把這首賦格曲改編成一首絃樂四重奏。而比莫紮特小了14歲的貝多芬當時就把這首曲子原原本本地抄錄過一遍。那位被人稱為「樂聖」的貝多芬為什麼對莫紮特的作品那麼偏愛呢?原來在貝多芬6歲時,曾到維也納遇到過著名的音樂家莫紮特。莫紮特也已經注意到這個孩子的才能,並稱讚勉勵了小貝多芬,這使貝多芬對音樂更加癡迷了。 就在抄寫莫紮特作品的當年,貝多芬風塵僕僕地從他的家鄉德國波恩來到維也納,來拜訪他少年時就敬仰的音樂家莫紮特,而這時他自己也是一個成名的鋼琴家了,那年貝多芬才17歲。 然而,這幾年來莫紮特的心情一直不佳,當時父親又得了嚴重的關節炎,腿腳不便。莫紮特在向父親談論死的時候,他自己也處於一種靈魂飄渺的精神狀態中: 每當我躺在床上,我就會這樣想:雖然我還年輕,但我很可能永遠也看不到明天了,然而認識我的人沒有一個說我在朋友面前露出過愁苦和憂鬱的樣子!我每天都要感謝造物主賜予我這種幸運的品格,同時也真心希望其他人也能得到這一恩賜。在我最知心的朋友馮·哈茨費爾德去世的時候,我就向您表明過我的想法了。 他死時剛好31歲,和我同年,我並不哀痛他的去世,我只是從心底裡可憐我自己和所有和我一樣瞭解他的人。我希望,也祝願,在我寫信的時候,您的病已經好起來了。但是,如果事與願違,我請求您不要瞞著我,而應當告訴我一切真情,讓我能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您的身邊! 事實也證明,真是「事與願違」,可想而知,莫紮特這一階段的心情是更差了。 當貝多芬那張寬臉盤和一頭蓬亂的棕色頭髮出現在莫紮特家裡的時候,莫紮特沒有前一次見到小貝多芬時那麼高興,只是請他到鋼琴前去彈琴。貝多芬挑選了一首莫紮特寫的曲子彈了起來。莫紮特感到貝多芬愁容滿面,動作顯得有些神經質,彈得很好,可卻毫無生氣。這不知是貝多芬確實彈得不好呢還是因為莫紮特當時心情太差,只見他東坐一會,西坐一會,總沒能很專心地聽貝多芬演奏。而那天,貝多芬在他崇敬的莫紮特面前也只是語氣平緩地談論著音樂,臉上竟沒露出過一點笑容。 聽完演奏,莫紮特給貝多芬以指點,接著又給了他一個即興發揮的主題。 突然,神情不安的莫紮特站住不動了,他挺直了身子,注意聆聽了起來。這時,在隔壁玩耍的莫紮特的朋友們也停止了玩耍,他們擠進了放鋼琴的小屋。 「注意這個年輕人,」莫紮特對朋友們說,「有一天他會震動世界的!」 貝多芬在離開維也納之前,又到莫紮特家來過一次,想請莫紮特再給他講幾課,可莫紮特實在定不下心來,所以婉言拒絕了。 這事情已經過去多年了,可誰也不知道當年他倆為什麼都心神不定、愁容滿面。只有熟悉他們倆人家庭情況的人才知道:莫紮特當時正為父親的即將去世而痛心疾首;貝多芬當時正為母親的奄奄一息而心痛欲裂。 3.一切藝術成就之冠 我們知道,歌德是一位偉大的德國詩人、劇作家和批評家。他一生創作各類劇本七十多部。他的《少年維特之煩惱》使他一舉成名,他的《浮士德》使他留名於世,他的小說《威廉·麥斯特》表達了他晚年烏托邦式的社會理想和教育主張,這是一部能與《浮士德》媲美的另一部巨著。 還在歌德14歲時,他在母親的陪伴下在法蘭克福觀看了7歲的莫紮特的演出。他曾入神地聽著這個戴著塗了粉的假髮、身掛佩劍的「小魔術師」的演奏。成年後的歌德把這個「套上大人衣服耍音樂把戲的可憐的小猴子」與拉斐爾相提並論,由於莫紮特「輕鬆愉快的藝術手法」,歌德把拉斐爾、莫紮特的藝術稱為「一切藝術成就之冠」。 對藝術的熱愛和成績的突出,使歌德和莫紮特成為了好朋友。1773年,歌德準備取材16世紀的一個民間故事,寫成詩劇《浮士德》。浮士德是人類不斷追求發展、探索生活真諦的代表。他年逾半百,對書齋中知識的探求感到煩膩,在魔鬼靡非斯特的幫助下,嘗遍愛情、政治、美的夢幻和事業的歡樂與痛苦。最後得出「人必須每天每日去爭取生活與自由,才配有存在與生活的享受」的結論,顯示出一種奮鬥向上的精神。 這樣一部哲理名言與濃郁詩意交織的詩劇,必須有一個最恰當的音樂家來配曲。誰能擔此重任呢?歌德提出,應該讓莫紮特來為此劇配曲。後來,歌德前後斷續花了60年時間,才寫完了全長12111行的詩劇,使歌德在那個時代就站在了反對封建桎梏,渴望走出書齋的高峰。該劇也因此被稱為與荷馬史詩、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齊名的歐洲文學的四大名著。 1785年,莫紮特看到了歌德的一首抒情詩《紫羅蘭》。草原上生長著一朵美而壯麗的紫羅蘭,一朵可愛的紫羅蘭。而走來一位牧羊女,她輕盈的身體在草原上跳躍,手裡拿著一隻小竹笠,嘴裡唱著歌。那紫羅蘭想道,我將要成為世界上最美麗最幸福的花朵。如果她把我采下,緊貼著她的胸膛,只要短短的一刻。她並沒有留神走上前,一腳把我踩在她腳下。我雖然死了,但我仍然是死在她腳下,可憐的花,那是朵可愛的紫羅蘭!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