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馬歇爾 | 上頁 下頁 |
三二 |
|
10.苦海無邊 1944年6月5日,馬歇爾盼望已久的、儘快打垮納粹德國的「霸王行動」終於開始了。由於計劃周密和準備充分,諾曼底登陸戰役取得了成功,盟軍蜂擁登上諾曼底海岸,在瑟堡半島至古老的教堂城市卡昂一線建立了堅固的橋頭堡。盟軍在歐洲戰場上對德作戰進展很順利,但對馬歇爾來說,戰爭正進入了最複雜的階段。隨著戰爭勝利的臨近,軍政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複雜和微妙。 戰爭期間,國會撥給陸軍部1億美元,由參謀長支配而不必向眾議院報細帳。實際上,這是用於製造原子彈的一筆款項——當時屬高度機密,但沒有人要求馬歇爾不得把這些錢挪作他用。湯姆·漢迪說:「事實上,他一開始就把其中的100萬美元用在跟原子彈毫不相干的事情上了。在諾曼底登陸作戰中,美軍誤炸了一個法國村子,死了人,損失很重。『你去向他們道歉,』馬歇爾對我說,『給他們100萬美元。』後來,國務院把這100萬美元補上了。但當時我們動用這筆款子時,沒有任何人提出疑問。人們對馬歇爾極其信任,這一點使總統很不高興。」 湯姆·漢迪認為,由於馬歇爾受到人們的崇敬勝過總統,所以羅斯福有時對參謀長有些妒忌。「把馬歇爾說成一個生性隨和的人是不對的,因為他不是那樣的人」,漢迪說,「他會極其嚴厲。他的態度使年輕人望而生畏。他身邊的一些女工作人員對他怕得要死。但他對英國人和國會的影響力特別大。我想羅斯福妒忌他的正是這一點。我認為,其理由在於他們知道,馬歇爾的所作所為沒有不可告人或自私的動機。英國人知道他不為美國與英國爭高低,而是力圖用最佳的方法儘快打贏戰爭。美國國會知道,他心直口快,不耍政治手腕。」 艾森豪威爾認為,像他自己一樣,馬歇爾在國會和人民中間贏得信任,是因為他堅決不參與任何政治決策。在歐洲戰爭的某個階段,英國首相丘吉爾要求馬歇爾和艾森豪威爾不要實施在法國南部登陸的計劃,認為無此必要;艾森豪威爾希望攻佔馬賽,用作補給港口,丘吉爾卻主張以兵力物力加強在意大利的盟軍,向北穿過盧布爾雅那山口向維也納進軍,搶在蘇聯軍隊之前到達那裡。艾森豪威爾告訴首相:「溫斯頓,瞧,我完全知道您是在為政治目的而打仗。如果您能通過馬歇爾參謀長下達命令,那我就可以照辦。但我只能從軍事角度談論和考慮問題。我接到的指示是以最有效的方法去打敗德軍。我絕不放棄這一目的……」 在政治方面,馬歇爾一向慎重從事,儘量避免捲入政治。他認為,政治是白宮頭頭的事,讓他們去管好了。他在履行參謀長職責期間受到惟一的政治衝擊,是政治對軍事作戰後果的影響。如今,在歐洲打敗納粹的攻勢正在順利發展,這不僅是由於美、英兩國軍事上的努力,而且也是蘇聯紅軍的輝煌成就。然而,一旦歐洲戰爭取得勝利,又會出現什麼情況呢?蘇聯人屆時即可宣佈,戰爭已經結束,敵人已被征服,勝利已經到手。但是,對美國和英國來說,戰爭還遠沒有結束。日本法西斯還沒有被打敗。他們必須乘勢揮師向東,為在日本本島打敗日軍之前把他們從馬來亞、印尼、菲律賓和中國清除盡淨,還要進行浴血苦戰和付出流血犧牲。從法律意義上說,蘇聯人沒有任何義務參與對日作戰,因為他們同日本並不處於交戰狀態。 最重要的問題是在歐洲戰爭結束前,說服蘇聯開赴遠東,繼續同美英聯軍一起(羅斯福稱之為「肩並肩地」)對日作戰,至少當時大家都是這樣認為的。 馬歇爾對盟友倒從未有天真的想法。事實上,到了戰爭後期,他雖然也像其他許多美國人一樣,認為丘吉爾對蘇聯人的看法未免過於偏執,但他對蘇聯人的思路已經比較清楚。在美、蘇參戰後不久,他曾派手下一位最能幹的年輕軍官約翰·迪恩少將前往莫斯科,領導美國駐蘇聯軍事聯絡委員會,觀察蘇軍的需求情況,並刺探蘇聯方面的計劃和戰略。他幹得很出色。 1944年冬,對德作戰看來已穩操勝券,雅爾塔會議正在籌備之中,此時,迪恩就莫斯科的政治動向給馬歇爾寫了一份形勢報告。報告就目前形勢、蘇聯的想法和態度,以及同蘇聯人打交道的難點談了自己的看法。迪恩以為,有必要改變美國對蘇聯的態度,他提出六點建議: 一、只有在蘇聯提出援助要求,而我們確信該項援助有助於贏得戰爭的情況下,才繼續援助蘇聯。 二、凡我方認為並非必需的援助要求,堅持讓對方充分說明需要此項援助之理由。如對方不予說明,我們應予拒絕。 三、凡無益於打贏戰爭的各項援助,我方應堅持等價交換。 四、我方應先提出有益於雙方合作的建議,然後待對方作出反應。 五、當我方提出合理建議後相當時間得不到對方答覆時,即應依照我方認為最適宜的方式行事,並將行動通報對方。 六、我方應停止單方面謀求親近蘇聯之行動,而應設法使對方主動近我。如對方採取友好態度,我方自應以誠相待。 迪恩還說,這裡有些東西值得我們為之奮鬥一番,問題在於採取何種策略。如果將上述建議付諸實施,我國的利益也許會在一段時間內受到損失。但我確信,假如我們想得到他們的尊敬,並在今後同他們共事合作,我們必須採取較前更為強硬的立場。 馬歇爾對這份報告極感興趣,深為贊許,把它轉給了陸軍部長史汀生。史汀生完全贊同迪恩的看法,催促參謀長立即抄送總統一份。當時正值羅斯福第四次當選總統後不久,人們發現總統情緒異常,想法古怪,身體衰弱。馬歇爾上次會見總統後,為總統對盟友態度上的變化感到憂慮。過去,羅斯福幾乎每晚都要同丘吉爾在電話裡談一陣,如今,他不再打電話了,也不再把英國首相看作預言家了。他以略帶譏諷的語調議論英國人,說他們只關心如何維護他們的帝國,意思是現在只有美國和蘇聯在為自由而戰。 總統對迪恩的報告將作何反應?經過一番思考,馬歇爾提交史汀生一份備忘錄:在接到您建議把迪恩的信件送交總統過目的條子之前,我已經考慮過這樣做,並打算等您讀過信後一同商議此事。收到您的來條之後,我徵求了漢迪和赫爾(中將)的意見,他們都建議不要把此信送呈總統,理由是,這樣做可能使總統對迪恩產生成見,也可能激怒哈裡曼先生(美駐蘇大使),因為迪恩居然不經過他就把自己的看法直接上報總統。 我同意他們的意見,不過也為總統不能讀到此信感到遺憾,因為迪恩的意見句句在理,我對之完全同意。 喬治·馬歇爾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