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失去的勝利-曼施坦因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
一〇〇 |
|
所以就作戰上來說,集團軍群將會完全聽任敵軍去加以宰割——因為我方部隊的戰鬥力已經銳減,所以是尤其危險。這樣的戰鬥不能夠使敵方攻勢能力發生決定性的減低效力。俄軍將永遠居於主動地位,使我們的一切行動都受他們的控制,因為我們不能組成預備隊來對抗其打擊,所以地面、兵器和人力的損失都將會感到吃不消。 要想使這個戰鬥獲得成功,則其先決條件即為有足夠的堅強預備隊。假使若不能從其他戰場上抽調兵力,那麼就必須縮短南翼的正面(包括從海上撤出克裡米亞的第17集團軍在內 )。若無預備隊,則這個集團軍群也就不可能渡過這個冬天。 直到11月底為止,東線南翼的情況發展如下:在第聶伯河下游以南(A集團軍群),第6集團軍的右翼已經退過了該河的下游,僅在刻松(Kherson)留下了一個狹窄的橋頭陣地。第17集團軍被孤立在克裡米亞半島之上。但相反,它卻還能維持著尼柯普前方的完整橋頭陣地。儘管在南面負責的俄國單位,第4烏克蘭方面軍,已經動用了其主力——18個師和強大的裝甲兵力——在這裡進攻。就目前而言,敵軍對於第聶伯河下游和克裡米亞的頸部都已經暫停攻擊。在第聶伯河灣中,敵軍在查波羅齊以南,已經以狹窄正面渡河,並構成了一個小型的橋頭陣地。此外,第1裝甲集團軍的防禦戰術就可以算是完全成功,因為在某些地點上,由於敵軍的不斷攻擊,固然已經被迫略事後退,但在整個戰線上,敵人卻都不曾達到突破的目的。不過這些戰鬥卻已經迫使該集團軍把其最後的預備隊都用完了。在11月底,它還守住一條連續的正面,從查波羅齊以北起,到克裡弗羅格的西北為止,然後再折向北面與第8集團軍相連接。 第8集團軍本身的處境卻已經變得很狼狽,一部分的原因,當然是因為它已經把1個步兵師和4個機械化師移交給第4裝甲集團軍,以去應付11月初發生在基輔的危機。敵軍在克裡門巧格地區中,也已在第聶伯河以南建立了一個堅固的基地,並控制了克裡門巧格渡口。此外在該城的西南,他們也在該集團軍向東的正面突破了一個空洞——在目前雖然還很小。在第聶伯河岸上的第8集團軍北方正面,敵人也已在齊爾卡賽的兩側渡河成功了。因為已經沒有任何預備隊可供動用,這個集團軍被迫放棄了60余英里的河岸,並在一道沼澤水道(與第聶伯河平行,約在其南面30英里處)的後面,建立了一條極單薄的防線。 雖然集團軍群總部在情況一經許可之後,就又從第1和第4兩個裝甲集團軍中,抽回兩個機械化單位給予第8集團軍,但是該集團軍能否填補在其東面上口的缺口和重新控制在齊爾卡賽的情況,從這裡也就可以看出來集團軍群總部是如何調動其裝甲部隊東奔西跑。每當企圖在一點上使用機動兵力恢復情況時,則在其原有調出的地區中就可能產生另一個危機。 到了11月底,從查波羅齊以北到齊爾卡賽以西,以及從基輔以南直到中央集團軍群地區為止的第聶伯河一線,都已經完全落入敵人的手中。在南面集團軍群的北翼上,自從第48裝甲軍的反擊成功之後,第4裝甲集團軍的地區中已經暫時平靜無事。不過毫無疑問,敵人一定會在那裡集結新的生力軍,然後再向本集團軍群的縱深側面作決定性的突擊。儘管如此,由於第聶伯河灣中的戰鬥再起,所以又還是必須把上述的兩個機動單位歸還第8集團軍。 12月初,第4裝甲集團軍的右翼還仍在第聶伯河,其第24裝甲軍(此時我們的裝甲軍已經不再是完全由裝甲師所組成,而成為一種任意拼湊的組織)仍與在卡尼夫渡口上游的第8集團軍左翼相接觸。在基輔南面30英里處正面突然離開河岸向西旋轉,一直延展到日托米爾以北的地區為止(第48、第7裝甲軍和第11軍)。在相當距離之外,正面朝東,還有柯羅斯吞附近的第59軍。 沿著全線的戰鬥 在整個12月間,俄軍仍繼續想在第聶伯河灣中尋求一個決定。除了偶然因為調換部隊而稍事停息以外,敵人對我們這個東端的堡壘不斷發動攻擊,毫無疑問也使他們自己受到了極慘重的損失。 在該河的實際河灣中,第3烏克蘭方面軍一再攻擊第1裝甲集團軍(第30軍與第57裝甲軍)的北面,但儘管是擁有極大的數量優勢,但卻仍未能獲得任何值得一提的成功。 同時,第2烏克蘭方面軍(以前稱為大草原方面軍)也集中6個步兵集團軍和1個坦克集團軍的兵力,以求擊潰第1裝甲集團軍的左翼和第8集團軍向東的正面。敵人的意圖很明顯,使用大量集中的裝甲兵力,在克裡弗羅格西北地區中向西南突破,這也正是我方兩個集團軍的分界線。一旦達到了這個目的之後,他們就可以直趨該河的下游,以包圍在第聶伯河東岸的第1裝甲集團軍。這個攻勢的第二個焦點似乎即為第聶伯河以南第8集團軍向東正面的北部。敵人在這一方面的企圖,是想要同時從其在齊爾卡賽已經贏得的橋頭陣地中突然出擊,以便達到兩面包圍第8集團軍的目標。 同時第4烏克蘭方面軍的3個集團軍也從南方攻擊尼柯普的橋頭陣地——那自然又包括第1裝甲集團軍的後方在內。 雖然這些攻擊是已經被擊退了,可是第2烏克蘭方面軍以壓倒優勢的兵力,向第1裝甲集團軍的左翼進攻,那卻必然使其對於第8集團軍能夠獲致某種的成功。敵軍兩次在上述的主攻點上突破達相當的深度。結果,我們的正面在克裡弗羅格(尚可據守)與第聶伯河之間逐漸後撤。 在這兩個情況中,集團軍群總部都還是勉強在危險的點上,集中了1個裝甲軍的兵力,用反攻以求阻止敵軍的突破,並防止它影響到整個的作戰。當然,其餘威脅暫時較低的地區中,防禦兵力是更形減弱了。在這樣的苦戰中,德軍也無可避免的顯示了疲憊的現象。步兵師已經沒有一分鐘的休息,而裝甲師更像救火隊一樣,從這一個地區趕到那一個地區。儘管敵軍的損失要比我們大過了幾倍以上,但是他們卻仍有方法補充。相反,集團軍群總之儘量希望能使最高統帥部明白,把我們的兵力沉陷在第聶伯河是不合理的,但卻並未能產生任何真正的結果。陸軍總部找不到必要的人力和物資來補充戰鬥力的損失,而希特勒卻又拒絕同意適時的撤出這個地區,以便抽出兵力用在作戰價值遠較重大的北翼上。 我們曾經一再提出警告說,只要敵軍還持續不斷地增援,則雖然能夠守住第聶伯河灣,也還是不足以使第1裝甲集團軍得免於包圍的最後威脅,可是希特勒卻充耳不聞。我們又指出為了在南翼上建立預備兵力的迫切需要,正面是必須縮短,結果也同樣無效。反之,我們最後也更無選擇之餘地,只好從集團軍群北翼方面,還抽出兩個師投擲在第聶伯河灣中,而事實上在北翼方面這兩個師的用處更大。必須在北翼方面發生一個嚴重的危機,然後希特勒才會勉強的承認此種作戰需要。 希特勒之所以要繼續抓著第聶伯河灣不放手的原因,是因為他認為尼柯普和克裡米亞對於我方的戰爭努力具有極大重要性。甚至於到現在他還不曾放棄下述的希望:一旦擊退了敵人在第聶伯河灣中的攻擊之後,我們即可以再向南發動另一次打擊,以求解救克裡米亞。此外他也相信只要能夠寸土必存,像他在1941年在莫斯科城外所採取的辦法一樣,那麼敵人最後也就一定會失血而死了。每逢我們建議縮短戰線時,他毫無疑問就會反駁著說這一樣也會使敵人多出了兵力。希特勒所不理解的,卻是必須要有適當的防禦,才能消耗敵人。 在集團軍群的北翼上,第4裝甲集團軍的第48裝甲軍所作的打擊固然已經創出了一個喘息的空間,但毫無疑問,只要敵人將其損失補充起來了之後,則必然還是會再度發動攻勢。第4裝甲集團軍的任務就是應盡可能削弱對方,以拖延時間。此外,由於這個集團軍的主力現在所據守的正面,是在第聶伯河與日托米爾北面地區之間並面對著北方,所以當敵人嘗試迂回其西翼時,則危險也就更大——孤立在柯羅斯吞的第59軍,是無力阻止的。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