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失去的勝利-曼施坦因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八七


  所以第一優先就是要擊潰敵軍的南翼,它是由俄國第3坦克集團軍在該城西南的比裡斯托伐亞河構成的。第4裝甲集團軍在3月5日達到了這個目標。在敵方這個集團軍中的第12和第4坦克軍、1個騎兵軍和3個步兵師,一部分被切成了碎片,一部分則在克拉斯羅格勒的一個小包圍圈中被俘了。雖然俘虜的數字還是相當少,但是據我方部隊的報告,敵軍死亡數字為12,000人,我方俘獲了坦克61輛、火炮225門、車輛600輛。

  天氣的突變使本集團軍群未能從背面進攻正在艾赫提卡(Akhtyrka)和波爾塔瓦困擾肯夫集團軍的敵軍,迫使他們用反正面來進行戰鬥。要達到這個目的,則第4裝甲軍必須從哈爾科夫的下游渡過頓涅茨河,但是河的冰面隨時都可以破裂,而任何的浮橋都抵抗不了這些浮冰的碰撞。即令渡過莫希河(Mosh)作一個較小型的側擊行動,以奪取哈爾科夫城(敵軍的後方交通線都通過該城),也都似乎很難辦到,因為地面現在已經開始解凍了。所以我們只好企圖從側面把敵軍卷起,並順便迫使他們退出哈爾科夫城。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第4裝甲集團軍,包括党衛軍裝甲軍在內(其最後的單位,「骷髏」師也已經完全到達了),於3月7日,從克拉斯羅格勒地區向北面發動了一個攻擊。當敵人在其正面的壓力減輕了之後,肯夫集團軍馬上也加入了這個攻擊。

  在以後幾天當中,攻擊的進展頗為良好。不過到了此時,敵軍已經認清了沃羅涅什方面軍所感受的危險。我們的無線電竊聽發現敵人正在從伏羅希洛夫格勒地區中抽調幾個坦克及機械化軍前往依蘇門,其目的很明顯是想乘第4裝甲集團軍向北進攻哈爾科夫時,打擊它的側面。不過這些行動卻已經不能產生任何顯著的效果,其原因為:一、敵軍在伏羅希洛夫格勒附近和米斯河的戰鬥中已經把攻擊能力消磨殆盡了;二、頓涅茨河已經開始解凍,足以阻止他們的行動。敵人所能做到的就只限于在該河南岸,依蘇門的西北面贏得了一個小型的橋頭陣地而已。此外他們也從東面把第2近衛坦克軍撤回到了哈爾科夫,以及把正在面對著肯夫集團軍北翼和第2集團軍的兵力撤回到波哥達何夫(Bogodukhov)。因為第2集團軍的兵力太單簿了,所以我們能否阻止敵軍逃走頗有疑問。不過不管怎樣,我們卻想嘗試迫使面對著肯夫集團軍的敵軍離開哈爾科夫城向南移動,或是切斷其在頓涅茨河的渡口。若能如此,則哈爾科夫城即可以一鼓而下。本集團軍群準備不惜一切代價防止哈爾科夫變成第2個斯大林格勒城,若是那樣則我們就必須頓兵堅城之下了。

  不過,哈爾科夫城的大名,卻又應用來當作一個精神上的號召,以刺激部隊和下級軍官的奮勇作戰。尤其是党衛軍裝甲軍想要重奪該城,當作一個獻給其領袖的禮品,所以它只想抄近路走,於是集團軍群只好一再加以制止,不准它向該城發動一個正面攻擊。因為假使如此,則該軍的兵力就會被牽制在那裡,而放任尚在該城以西作戰的敵軍逃走了。最後,我們終於使党衛軍裝甲軍繞到了該城的東面。該城毫無困難的陷落了,我們在頓涅茨河也截獲了敵方相當數量的逃兵。

  上文已經說過,由於在哈爾科夫地區附近和其南面的情況發展,使面對著肯夫集團軍的兵力不能不抽回,他們早達到了波爾塔瓦的附近,並攻佔了艾赫提卡。現在他們必須向哈爾科夫和貝爾果羅德撤退,而肯夫集團軍則乘勝窮追。

  3月10日,希特勒又御駕親臨我們的總部。我除了把當前的敵情向他提出一個簡報以外,並特別把我對於泥濘季節結束以後,作戰應如何繼續進行的意見也向他申述了。這且留待下章中去分析。

  3月14日,党衛軍裝甲軍進入了哈爾科夫城。同時,肯夫集團軍的北翼「大德意志師」也迅速進到了貝爾果羅德。敵人一再用強大的裝甲兵力來對抗它,但卻均被擊敗。

  哈爾科夫與貝爾果羅德的被攻佔,也就是本集團軍群第二次反擊的結束,因為地面正在加速的泥濘化,所以不能再作更進一步的行動了。當然,本集團軍群很想乘此機會與中央集團軍群合作,肅清在庫爾斯克西面的突出地帶,以便縮短德國的防線。但因為中央集團軍群宣佈它無法合作,這個計劃遂不得不放棄。結果這個突出地在我們的戰線上遂成為一個討厭的漏洞,障礙了我們的作戰。雖然如此,我們這個集團軍群現在卻已經守住了整個頓涅茨河的正面,從貝爾果羅德起到米斯河交流出口處為止。這個頓涅茨河加上米斯河的防線也就是德軍在1941-1942年間冬季中所守住的同一防線。

  結論

  假使我們對於1942-1943年南俄冬季戰役的全部過程和結果作一個總檢討,則我們必須首先承認俄國方面已經獲得極大的成功。俄國人已經圍殲了德國的第6集團軍,這是我方最強大的一個野戰集團軍。此外,我們的4個同盟國集團軍也都已被擊潰了。其中有許多勇士都已喪命疆場,而更有相當的人數做了俘虜。所剩下來的同盟國部隊也都已潰不成軍,遲早都得撤出戰場。即使從殘部中又把第6集團軍的原有各師番號恢復了起來,而何立德集團軍於1943年3月間也改稱為第6集團軍,可是20個師的戰鬥主力,加上相當大量的炮兵和工兵單位,卻始終是一個難以補起的損失。同盟國部隊的戰鬥效率固然很有限,但是他們的喪失也使德軍在比較平靜無事的地區中缺少了可以替換的兵力。

  不過儘管在德軍的戰鬥序列中已經損失了5個完整的集團軍,但專憑這一點,任何人也還是不能斷定它對於戰爭的結果即能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此外,我們也喪失了在1942年夏季攻勢中所已經贏得的巨大土地,連同其天然資源在內。高加索油田的奪取也本是此次攻勢的基本目標之一,也終於未能達到——我們在這裡又應附帶說明一下,這個經濟性目標是戈林所強烈要求的,但對於攻勢力量的分散卻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當他們追求這個經濟性目標時,卻完全忘記了必須先擊敗敵軍的主力,然後這種目標才有達到和守住的機會。不過總結言之,德軍還是能夠守住頓涅茨盆地之一部分,那卻是對戰爭的進行具有必要關係的。

  儘管俄軍毫無疑問已經有了極大的收穫,但他們對於德軍的南翼仍未能獲得決定性的成功,假使這個南翼被毀了,那我方也就會一蹶不振了。到了這個冬季戰役結束時,主動權又再度回到了德國人的手中,而俄國人也已經遭到了兩次失敗。雖然這都不具有決定性,但卻穩住了戰線並使德國統帥部可以有使東線戰爭發展成為相持局勢的希望。雖然如此,我們卻決不應希望在1943年夏季再發動一個攻勢改變戰局的趨勢。我們的戰鬥力損失已經夠大了,所以這種計劃已經沒有可能性。

  德國統帥部所應該獲得的結論,就是應盡一切努力,以求能至少與其敵國中的一個先行簽訂和約。同時,它也應該認清,今後在東線的戰爭指導是必須以節約兵力為原則,尤其應該儘量避免斯大林格勒式的悲劇(損失一個整集團軍),同時更應設法消磨敵人的攻勢能力。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必須要堅決擺脫一切次要的願望,在西方敵國還不能在法國登陸,或在地中海地區中作嚴重打擊之前,應儘量把主力集中在東線。

  假使我們現在再回頭說到這次冬季戰役及其結果時,我們所應該提出的第二個問題,可能就是為什麼俄國指揮當局,在這個戰役中既已獲得了巨大成功之後,卻仍然未能對德軍的整個南翼完成決定性的殲滅成功呢?俄軍不僅擁有壓倒性的數量優勢,而且從一開始起也就握有作戰性的優勢,所以本來是應有全勝的機會。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