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失去的勝利-曼施坦因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三七


  無論如何,在這幾個星期,第16集團軍(連同第56裝甲軍在內)所進行的戰鬥卻可說是非常成功。到9月16日,德軍統帥部就能夠宣稱俄國的第11、第27和第34這三個集團軍的主力都已經完全被擊潰。有9個師被認為已經毀滅,另外還有9個師也被認為已經受到了慘重損失。

  不過我們對這樣的成就卻還是缺少真正的滿足感。因為誰都不知道我們真正的戰略目標是什麼,或者說這些仗究竟是為什麼而打。不管怎樣,像我們在迪納斯克進行的神速前進已經不會再有了。

  我當第56裝甲軍軍長的時間現在已經不多了,9月12日的夜間,帳篷外面正下著傾盆大雨,我與一兩位參謀正在打橋牌以消磨時間並等候黃昏情況報告。突然電話鈴聲響了,我的朋友集團軍司令佈施上將要與我講話。通常這時來電話總不是好事,可是這次佈施卻把一個命令宣讀給我聽。

  「步兵二級上將曼施坦因應立即前往南方集團軍群總部報到,並接任第11集團軍司令。」

  從此以後我就可以率領一個集團軍獨當一面了,任何軍人都可以瞭解我此時的愉快和驕傲的心情。對我而言,這好像就是我戎馬生涯的頂點了。

  第二天清早我就向所轄各師道別——可惜只能用電話——接著又向軍部人員致謝。我對第56軍所屬的全體官兵深致謝忱,因為在過去幾個月中,軍部和各師已經成了一個完整的整體。

  對於新職務和較大的任務,我當然感到很愉快。但是我卻深知在軍人生活中,最滿意的階段也許從此不會再有。這3個月中,我與戰鬥部隊共同生活在一起,共患難也共享成功的愉悅。今後,由於地位的關係,也許就不能再和部隊如此親密接近了。

  在戰役最初階段,第56裝甲軍的長驅直入,真可說是達到了一個坦克兵指揮官的夢想。這種生活經驗也許今後不會再有了。離開我的軍部僚屬,也使我內心感到悲傷。尤其是我那有經驗的參謀長埃爾維菲爾特上校,他是一個冷靜超群的好顧問,其他人員也同樣非常傑出。

  當我於9月13日正式向我的老友佈施上將告別時,我攜同到新職位的部屬就只有我的副官和兩個駕駛兵。他們現在都已經作古。

  第九章 克裡米亞戰役

  假使我現在企圖敘述第11集團軍和其羅馬尼亞戰友在克裡米亞所作的戰鬥,那麼主要原因就是為了想要紀念我那些在克裡米亞集團軍中的夥伴們。同時,我也願意為那些戎馬餘生的夥伴們,把整個的戰局情況再講述一遍,因為在當時他們對全域只有不完全的瞭解。

  這些人員在1941年到1942年之間的階段中,曾經有過偉大的表現,面對著數量優勢的對手,曾經累戰累勝。在攻擊和追擊中,他們的進取精神無與倫比。當情況似乎毫無希望時,他們也還是能夠挺身而鬥,毫不動搖。他們常常不能瞭解為什麼我們會被迫向他們要求達成那些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和他們為什麼要轉戰許多地區和戰線。可是他們卻能把忍耐力發揮到最高限度,來執行這些要求,並且絕對信任其領導者。

  除那些直接參戰的人員以外,第11集團軍在克裡米亞的戰役還有其值得注意之處,因為這是少數例證中之一個,一個集團軍能在一個隔離的戰場中獨立作戰,一切都由其自主,可以不受最高統帥部的干涉。這個戰役經過了10個月的苦戰,包括著攻勢和守勢的戰鬥,具有充分行動自由的機動戰、勢如破竹的追擊戰、在敵人所控制的海中登陸、遊擊戰、和對於堅強要塞的攻擊等都在內。

  最後,這個戰役也非常有趣,因為在黑海半島上,至今還可以找到希臘人、哥特人、熱那亞人、和韃靼人的遺跡。在1854-1856 的戰爭中,這裡曾經一度成為歷史的焦點,在當時曾經大出風頭的地名,現在又再度露面。

  不過就作戰方面來說,1854-1856 的克裡米亞戰爭,卻與1941-1942 的戰役是無法比較的。在前者的情況下,西方國家享有海軍優勢和它所含有的一切利益;而在1941-1942 年的克裡米亞戰役中,控制著黑海的都是俄國人。我們的第11集團軍不僅要攻佔克裡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Sevastopol),而且還要對抗俄國制海權所帶來的一切不利條件。

  我接管指揮權時的情況

  1941年9 月17日,我達到了尼古拉耶夫(Nikolayev) 的第11集團軍司令部,接管其指揮權。該地為設在布格河口上的俄國海軍基地。

  我的前任舒伯特上將(Col. Gen. Rilter V. Schobert)在前一天已經安葬在該城之中。在他視察前線時,他的座機誤落在俄軍所布的雷區中,他和他的駕駛員都同時被炸致命。德國陸軍損失了一位人格完整、經驗豐富的前線戰將。他的部隊願意跟著他走向任何地方。

  第11集團軍司令部中的人員,幾乎毫無例外的都是最優秀的,以後他們也就組織了頓河集團軍群總部的核心。在兩年半的艱苦戰爭中,這許多優秀軍官所給予我的幫助,是值得我永遠記憶的。我們之間相處得極為融洽。當我於1944年被解除兵權時,他們中間有許多都願意與我同去而不想再繼續幹下去。

  我的新職是很奇怪的,不僅只是我的指揮權由一個軍擴大到了一個集團軍而已。直到我到了尼古拉耶夫之後,才知道除了第11集團軍以外,我還要兼管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

  因為政治上的原因,在東線的這一部分,其實際的指揮體系很不易於安排。軸心盟軍的指揮權是由羅馬尼亞的國家元首,安東奈斯庫元帥(Marshal Antonescu) 負責,一共指揮著羅馬尼亞第3 和第4 兩個集團軍,和德國的第11集團軍。但同時他又受倫德斯特元帥的南面集團軍群總部的節制。而第11集團軍司令部在安東奈斯庫元帥與集團軍群總部之間,就構成了一個連絡站,並且就作戰事務上對他提供意見。

  不過當我到達的時候,實際情況又完全改變了。安東奈斯庫所直接指揮的,僅限於羅馬尼亞第4 集團軍,該部奉命進攻敖德賽。至於第3 集團軍則由第11集團軍指揮。並直接接受南面集團軍群總部的命令。

  在一般的情形之下,要一個集團軍司令部除了其本集團軍以外,還要同時控制另一個獨立成一個單位的集團軍,這已經是很夠窘迫了,而當這另一個集團軍又是同盟國的部隊,則其困難當然就更會加倍了。使事情變得更為困難的,不僅是在兩個集團軍之間,其組織、訓練和領導都存在著某種程度的差異——這本是盟軍所慣有的情形——而且他們的戰鬥素質也大不相同。所以我們對於同盟軍的作戰,被迫不得不作較嚴密的控制,這對於我們自己的兵力通常是不適用的,並且從良好關係的維持上來說,也似乎是不適當的。

  儘管有這些困難,我們還是能與羅馬尼亞的司令部和戰鬥單位合作無間,而並未發生任何真正的磨擦,主要的是因為羅馬尼亞第3 集團軍司令杜米特利斯庫將軍(Gen. Dumitrescu) 所具有的忠忱。他以後升為上將。對於所有的羅軍部隊,直到師級為止,我們都派有德軍聯絡組,他們的機智和堅定對於這種合作也是大有貢獻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