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失去的勝利-曼施坦因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一九


  在上述的沙盤演習結束之後(那還是由我主持的) ,倫德斯特上將就當著所有出席人員的面,向我致謝,表揚我在參謀長任內的功績。他在這種場合中的措詞,是足以深切反映出來那個偉大指揮官的一切慈愛和俠義的風度。此外使我更感到滿足的,是我們集團軍群中的兩位集團軍司令,布西將軍和李斯特將軍還有古德裡安將軍,對於我的離去也都表示真誠的悲哀和同情。

  9 月9 日,我離開科布侖茲前往李格尼茲。

  我所信任的同僚,布魯門提特上校和垂斯考中校,卻並不因為我的離去,而就放棄了這個鬥爭。他們仍然繼續努力下去。

  我相信,那可能是垂斯考的努力,才說服了他的朋友,希孟德(希特勒的侍衛長) ,為我找到了一個機會,得以當面把我們的意見向希特勒陳述。

  2 月17日,我奉召往柏林,以新任命的軍長身份向希特勒報告。一同召見的還有其他的軍長,在賜宴的時候,照例也都是希特勒一個人說話,大家不過隨聲附和而已。他表現出對於技術發明方面具有驚人的知識。

  當我們在宴會結束起身告退時,希特勒就命令我隨他往他的書房中去,在那裡他請我把如何執行西線攻勢的個人見解講述給他聽。我不知道他是否已經知道我們的計劃,或是瞭解到何種程度。但無論如何,我卻發現他瞭解得非常的快,並且完全同意於我所說的一切。

  在這次談話之後,我就立即把其內容寫了一個節略送給A 集團軍群總部參考: 當1940年2 月17日,以第38軍軍長身份向元首報告時,前集團軍群參謀長獲得了一個機會,把本集團軍群對與西線作戰的意見,曾向元首直接陳述。他的說明內容如下:

  (一) 攻勢的目標應為在陸上獲致決定性的結果。對於現有作戰命令中所規定的有限目標——即在比利時境內盡可能擊敗敵軍的最大單位和佔領海峽海岸之一部分——而言,這種政治和軍事的賭注未免太高。在陸上的最後勝利才是合理的目標。

  所以這個作戰的目標應該是在法國贏得一種最後的決定,並擊毀法國的抵抗。

  (二) 這就必須修改現有的作戰命令,要求絕對地從一開始起,就把攻擊重點擺在左翼方面,即為A 集團軍群;它不可以再留在B 集團軍群方面或是暫時不加以確定。

  在現有的安排之下,最好的成就也不過是當英法盟軍向比利時前進時,即對其作正面的攻擊,並且使他們退向索姆河,到了那裡作戰即可能會發生停頓。

  假使若把主攻之點移到南面的A 集團軍群方面,則其任務即為沖過比利時和馬斯河並向索姆河下游的方向上挺進。那麼預計在比利時北部出現的強大敵軍,當受到B 集團軍群正面攻擊,被迫後退時,同時其後方也將被切斷,而將遭到全面的毀滅。這只有當A 集團軍群迅速沖到索姆河下游時,然後才有這樣的可能性。這應該是戰役的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則將為用一個強力的右面鉤擊,包圍全部的法軍。

  (三) 要達成這個任務,A 集團軍群應含有3 個集團軍。所以另外一個集團軍應加入在其北側面。

  最北面的一個集團軍(第2 集團軍) 的任務為越過馬斯河,直趨索姆河下游,以切斷在比利時北部境內敵軍的退路。在其南面,另一個集團軍(第12集團軍) 應在色當兩側渡過馬斯河,然後轉向西南方,以便用攻擊方式,粉碎法軍在馬斯河以西的反攻企圖。

  第三個集團軍(第16集團軍) ,最初的任務為在馬斯河與莫斯裡河之間,掩護整個作戰的南側面。

  空軍應儘量提早擊碎法軍的集中,因為假使法軍還要作任何的企圖,則一定就是要想在馬斯河的兩側,作大規模的反攻,可能會延展到莫斯裡河為止。

  (四) 若專憑第19裝甲軍的兵力在色當強渡馬斯河,那好象是只用一半的力量來作戰。假使敵軍在比利時南部,用強大的摩托化兵力來迎擊我們,則這一個軍的兵力是太單薄,不足以迅速擊碎敵軍,並一直沖過馬斯河一線。反之,假使敵人僅用其現有的強大兵力,扼守馬斯河一線,則該軍也同樣無力單獨渡河。

  假使我們準備使用摩托化兵力來作開路先鋒,則至少應用兩個軍同時在查理維裡(Charleville) 和色當渡過馬斯河。此外第4 集團軍的裝甲兵力也應在古費特(Givet)獨立渡河。所以第14軍從一開始時起,就應與古德裡安軍並肩前進,決不可以等候未來的發展才再決定它應該用在那一方面。

  元首對於上述的意見,完全表示同意。不久之後,就會有新的作戰命令發佈。

  可惜,這個新的作戰命令已經不再經過我的手中。我只知道2 月20日,希特勒命令頒發它。它的內容大致是與我長期苦戰的要求相符合。其要點如下: (一) 兩個裝甲軍(古德裡安將軍所率領的第19軍,和魏特夏將軍(Gen. V. Wietersheim)所率領的第14軍) 領導前進,應在查理維裡與色當之間,渡過馬斯河一線。他們由一個新成立的「裝甲集團軍」(Panzer Group)來指揮,司令為克萊斯特將軍(Gen. V. Kleist)。

  (二) 原屬B 集團軍群的第4 集團軍改屬A 集團軍群,並配以所要求的兵力。現在當第16集團軍已經向南旋轉時,所以有了空間,可以把該集團軍立即插入A 集團軍群的界內。

  (三) 原屬B 集團軍群的第4 集團軍,也改由A 集團軍群指揮,以使後者在向索姆河的前進中,可以獲得必要的調度。(至少以後在前進過程中,A 集團軍群是常常調動這個集團軍最南端的軍,以進展其邊界。)  依照這個新命令,陸軍總部是已經暗中完全接受了A 集團軍群的觀點。作戰的重點是已經完全移到了南翼方面。同時B 集團軍群仍留有足夠強大的兵力,共為3 個集團軍,足以達成其在比利時北部和荷蘭境內的任務。

  A 集團軍群現在就可以沖出阿登,越過馬斯河,直達索姆河下游,以奇襲敵人。

  這樣可以阻止在比利時境內作戰的敵軍退過該河。它同時也能夠有效的應付任何指向德軍攻勢南側面的巨大反擊。

  關於1940年5 月間,德軍突擊作戰的執行方面,我只擬作下述的評論: 應該感謝德國部隊的優秀素質,尤其是裝甲單位,結果B 集團軍群的攻擊所獲得的成功,是遠比所料想的要更具有決定性。因為比利時的要塞頗為堅強,而且他們又被迫只能作正面的攻擊,所以這種成就是很難能可貴的。

  儘管如此,盟軍之所以在比利時北部一敗塗地的真正決定性原因,卻還是受到了奇襲。A 集團軍群從阿登突出,越過了馬斯河,直達到了海峽海岸。除了倫德斯特上將的卓越領導之外,我認為,這個成功主要的應歸功於古德裡安將軍,他把集團軍群的作戰原則變成了實際的行動。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