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馬克·吐溫 | 上頁 下頁 |
一 |
|
§第一章 你不知道我是誰 作為一個馳名世界,而且必將會流傳千古的作家,馬克·吐溫的童年,和其他孩子的童年一樣都充滿了兒童特有的樂趣和恐懼。這裡面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他將來一定會成為作家,甚至在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比正在讀這本小傳的你更頑皮更淘氣,更沒有大人所一貫期望的那種好孩子的「品質」。 馬克·吐溫的童年及青少年的故鄉是弗吉尼亞。 他們一家是在當時西部移民狂潮的激蕩下搬到這裡來尋求好運的。 但是他們一家人的生活卻始終也好不起來。他的父親叫約翰·馬歇爾·克列門斯,是鎮上唯一的一名法官,他是一個嚴肅、正直而又拘謹的人,鎮上很少有人聽到他的笑聲,但他卻是一個鐵面無私的執法者,他身材高而消瘦,長著一副很有智慧的瘦長臉龐,他有一雙冷靜的灰色眼睛,一頭黑髮掠在耳朵後面,一直飄垂到上衣的領子上,他有一隻鉤形的大鼻子和一張從來不露笑意的嘴巴。 這個家庭的成員還有母親沽思·克列門斯、姐姐帕梅拉、哥哥奧利安還有兩個淘氣的男孩子——本書的主人公馬克·吐溫和他的弟弟亨利。還有這家的女主人做為陪嫁帶過來的女黑奴珍妮。 馬克·吐溫童年時代的漢尼巴爾鎮,是個正在發展中的西部小鎮,就像現在影視作品中所展示的那樣,這個小鎮也充滿了墾荒者的浮躁氣息,人們動不動就拔出槍來。法官的正直和嚴謹並不能掙來麵包和溫暖,一樁槍殺案,法官記錄了28次口供,頗費苦心地用正楷書寫了1135萬字,卻只得到13塊5毛錢的手續費!為了生活,法官不得不打發奧利安,這個家庭的長子,一個弗吉尼亞紳士的兒子和夢想成為演說家的青年去印刷廠學手藝,已經19歲的帕梅拉,也給人家教教鋼琴和吉他,幫助家裡維持生活。 但就是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馬克·吐溫的童年生活並不缺少樂趣,而這些樂趣又沒有一個不是與他的調皮與逃學聯繫在一起的。 在這個小鎮的南面,有一個被孩子們稱為「情郎跳」的山峰,距小鎮兩英里的密西西比河的河岸上,還有一個被孩子們稱為「麥克杜威爾山洞」的地方,還有箍桶匠們用來泡胡桃木的熊灣,都是孩子們的「強盜窩」,是他們施展自己調皮才能的最好場所。 麥克杜威爾山洞是一個由許多地下通道構成的望不到盡頭的迷宮,對膽大的男孩子和旅遊者,具有特別的吸引力。這個洞之所以叫這麼一個奇怪的名字,是因為它的所有權屬於一位脾氣古怪的外科醫生麥克杜威爾,他曾「為了入侵墨西哥」在這洞裡儲存了一尊大炮和500件小武器。他還把他的一個14歲夭折的女兒的遺骸用酒精泡著,裝在一個用銅密封的玻璃圓筒裡,也安放在洞裡。這個圓筒放置在一根架設在一個狹窄的通道裡的橫杆上,蓋子可以啟開,那些有病態的好奇心的人可以拽起屍首的頭髮來觀看死者的面孔。 即便沒有這具屍體,這個石灰石的洞也是個相當神秘的地方。洞裡有無數的蝙蝠,它們一見亮光,就大群大群地猛撲過來,把探險者的蠟燭撲滅。淘氣的孩子們經常在這個洞裡玩「海盜」遊戲,並常常把一隻只死蝙蝠帶回家裡,有一次,馬克·吐溫還在這個洞裡迷了路。 那天賽姆參加野餐會跟著其他同伴進了洞之後,他和他的「最要好的姑娘」小安娜·蘿麗手牽手隨隨便便往前走,走進了他以前從未到過的一些通道。他們在冰冷粘濕的石筍之間鑽來鑽去,試探了一條又一條通道,小姑娘哭了。蠟燭一支又一支地點完了。他們的心也快絕望了,就在他們最後一支蠟燭只剩一點點時,他們終於聽到尋找他們的人們的呼喊在陰暗的通道裡發出的回聲。 然而比這更冒險的還是那次在「霍立弟」山峰上撬石頭的舉動。就在村背後的這座高300英尺的山崖上,有一塊孤懸的巨石,馬克·吐溫和他的夥伴們一連好些日子逃學,用了在家裡幹活也沒下過那麼大的工夫把它整個從地基上掀出來,又掀到高高的山頂的邊緣,他們想看看巨石在山上滾下去會是什麼樣子。 在抽夠了用玉米穗做的煙斗之後,那塊巨石在四個孩子齊心協力的推動下,開始從崖上往下滾,像割草似地發出轟轟隆隆的巨響,在小樹當中辟出一行空白來。 巨石所過之處,幼樹被劈里啪啦地摧折,全都碾碎了,野葡萄、榛子叢和黑藤都被滾倒,就像人工修剪的草地一樣整齊。兔子嚇得四處奔跑逃竄,野雞驚起飛上樹梢,巨石以雷霆萬鈞之勢,席捲沿途的石塊,尾隨其後呼嘯而下,就像一群小雛雞跟著一隻飛奔的母雞一般。這奔騰而下的巨石把所經之處的一切撕碎壓倒,軋成齏粉,在山腳下把一堆整整齊齊的柴垛化成成千上萬的碎片,向四面八方紛飛。巨石在那大道的陡崖上彈起後,終於砰然落地,這時候正好有個黑人車把式趕著大車路過那一帶;他膽戰心驚地抬頭望著那紛飛傾瀉的石雨,趕緊躲開。巨石挾其餘威,全速飛進了一家木結構的箍桶匠鋪,把它砸得粉碎。箍桶匠們發現他們的工作臺被他們還沒來得及看到的一個大怪物一拳毀掉,大為驚駭,像一群受驚的蜜蜂,亂哄哄地奪路奔逃。最後他們終於看到那塊停下來的巨石,就上山去查勘發生滾石的原因。四個小傢伙忙向相反的方向逃之夭夭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