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麥克阿瑟 | 上頁 下頁
二五


  §登陸呂宋 營救戰俘

  進攻呂宋島的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麥克阿瑟指揮的最後一仗,也是最大最複雜的一仗。這一仗是從助攻方向民都洛開始的。民都洛島位於呂宋島南端,是麥克阿瑟進攻呂宋的最後一塊踏板。對於民都洛的進攻,不論麥克阿瑟、肯尼、金凱德,還是克魯格都未親自指揮。他們都在萊特島忙於制定進攻呂宋的計劃,而將指揮民都洛作戰任務交給下屬。

  進攻民都洛的力量較小。進攻部隊、勤務部隊和航空兵共3萬人,分乘各類艦船150多艘實施登陸。

  金凱德只派出一個進行掩護和轟炸任務的特遣艦隊。

  12月13日,進攻部隊開始出發駛向民都洛。雖然這支進攻部隊在海上遭到「神風隊」的猛烈攻擊,但登陸後,他們幾乎未遇什麼抵抗。民都洛島上只有500名守軍,他們像荷蘭蒂亞的艾塔佩的日軍一樣,驚恐地逃到山裡。12月15日中午,進攻部隊佔領了全島所有目標。這裡土質堅硬,是修機場的理想之地。經過工兵部隊努力,5天后,肯尼就把戰鬥機轉移到了民都洛。

  為了支援民都洛登陸,哈爾西的13艘航母於14至16日對呂宋島進行了空襲並建立了空中封鎖,日軍飛機被壓制住了,這令麥克阿瑟欣喜萬分。但是,在後來的12月18日,哈爾西的艦隊受到了致命的打擊——來自大自然的颱風席捲了呂宋島。由於未收到警報,致使三艘驅逐艦傾覆沉沒,7艘受重創,186架飛機被大風卷下甲板或成為廢物。當哈爾西帶著這支狼狽不堪的艦隊回到鳥西裡基地時,他的艦隊好像打了一場大敗仗。

  麥克阿瑟攻佔了民都洛,也就打開了通往呂宋島的南大門。進攻呂宋島的主力部隊已在各港口集結。

  克魯格所指揮的20萬地面部隊中,13萬人參加戰鬥,其餘7萬為後勤保障。另外還有一支8萬人的預備隊,這樣地面部隊多達28萬人。而海上參戰的艦隻也在1000艘以上。這是太平洋戰爭迄今為止最大的戰役。根據奪取呂宋的最後計劃,主攻部隊第1軍和第14軍將從左、右兩翼在林加灣登陸,上岸後沿寬廣的平原向馬尼拉推進。這和當年日本入侵呂宋時的路線幾乎完全一致,所不同的只是有少量部隊用來封鎖巴丹半島和科雷吉多爾島,並準備從馬尼拉南、北方向以閃電攻勢奪取馬尼拉。

  日軍最高指揮官山下奉文已準確預料到這一點,甚至連總攻的時間都預料到了。他雖然還有28萬人,但萊特一戰,精銳之師大部被殲。鑒於他已無力與美軍爭奪灘頭陣地,他將部隊分為三個集團,實施縱深防禦:尚武集團15.2萬人部署在呂宋北部,振武集團部署在呂宋東部,建武集團3萬人部署在克拉克以保衛機場,這種「保存自己,各自為戰」的目的,就是要盡可能地纏住麥克阿瑟,拖延其進攻日本的時間。

  1月4日,麥克阿瑟親率大軍北伐。這支龐大的艦隊在行進途中保持無線電緘默,只能聽見海浪拍打海岸的聲音。重返馬尼拉,令麥克阿瑟百感交集。一種難以名狀的傷感和悲壯的思緒向他襲來。這使他回想起三年前的那個夜晚,懷著一定要打回來的決心,顛簸在同一個海面上,雖然是時過境遷,但雄心依舊。

  9日拂曉,進攻部隊到達林加灣海岸,海上艦船密佈,景象壯觀。9時30分,部隊換乘幾百艘登陸艇向岸上沖去。麥克阿瑟在他的「博伊西」號上觀看這一強大的攻勢。「這使我熱血沸騰,最終看到了肩上的重擔。」部隊沖上岸,並很快向內地推進。當日下午,麥克阿瑟等要員乘登陸艇前往海灘。他拒絕使用海軍為他趕修的一條伸向海裡的一條長堤,而仍像在萊特時那樣涉水上岸。對此,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嘩眾取寵的行為,而他自己則認為是一種習慣。這期間,日軍「神風隊」對盟軍艦船的撞擊仍在繼續。從1月3日~13日這10天時間,麥克阿瑟的海軍共被擊傷43艘艦船,擊沉4艘,738人陣亡,1400人受傷。13日以後,來自「神風隊」的攻擊就逐漸減弱為零。麥克阿瑟取得了對呂宋島的制空權。

  麥克阿瑟的司令部由海上轉移到陸地,他乘坐敞篷車深入前線各個角落,鼓勵士兵,親自抓那些細小的戰術細節。顯然,他對4天只行進10英里的克魯格部隊大為不滿,因為這一方面會推遲解放馬尼拉的計劃;另一方面,他借尼米茲的海軍船隻等著歸還,否則,會打亂尼米茲進攻沖繩的部署。因此,他要求克魯格進行決定性的突擊,向馬尼拉「衝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