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麥克阿瑟將軍傳 | 上頁 下頁
一五三


  面對麥克阿瑟強硬的言辭,斯大林不再暗示他在必要時將動用武力,但是他仍然堅持蘇聯有權派部隊進入北海道。麥克阿瑟說,如果這樣,那蘇軍必須處於第8集團軍的控制之下。為了防止讓美國指揮蘇聯部隊,斯大林突然放棄了對日本領土的要求。

  與此同時,英國和澳大利亞也各自提出了同樣的要求,並要求與美國享有同等地位。令他們惱火的是,麥克阿瑟把廣島劃分給他們,這是整個日本最令人沮喪的地區之一。實際上,英、澳兩國在佔領政策方面也沒有真正的發言權。英聯邦佔領軍司令還得咬著牙聽從第8集團軍司令部的調遣。他甚至不能直接見到麥克阿瑟。

  蘇聯對麥克阿瑟在他們機會到來時迫使他們出局的方式感到憤憤不平,他們對機會總是用雙手緊緊抓住。當迪安·艾奇遜公開指責麥克阿瑟所謂的「只需不超過20萬的軍隊就能佔領日本」的說法時,斯大林抓住這一機會,提出要設立一個像在德國一樣的同盟國控制委員會。由於這番話使麥克阿瑟成為眾矢之的,杜魯門政府立刻被蘇聯外交家逼向一隅,他們口口聲聲地說如果誰敢如此公然出言不遜就該對他進行控制。美國被迫讓步。

  這件事的後果就是在蘇聯召開了一次會議,會議中產生了兩個實體,同盟國日本問題委員會和遠東委員會。同盟國日本問題委員會由4個成員國組成,分別是美國、蘇聯、中國和英聯邦。它的作用限定在就佔領政策向盟軍最高司令提出建議。

  而另一方面,遠東委員會的作用則是確保日本執行投降條款。遠東委員會有權向盟軍最高司令發出指令,但這些指令必須事先經過美國政府,然後由美國政府「通過有關當局將這些指令傳達給盟軍最高司令……」換句話說,就是要通過參謀長聯席會議。顯然,美國總統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都不會把與美國政策相抵觸的指令傳達給麥克阿瑟,而這一政策很簡單,正像杜魯門1945年12月告訴國務卿詹姆土·貝爾納斯的那樣,那就是「我們應該保持對日本和太平洋的完全控制……」杜魯門也不打算向斯大林作出絲毫讓步。「我可不想再哄著蘇聯人玩了。」他怒氣衝衝地說。

  同盟國日本問題委員會只擁有有限的建議權,因此麥克阿瑟可以隨時忽視它的存在。事實上,在以後的大部分時間中他的確是這麼做的。盟軍最高司令很少把什麼事列入委員會的討論議程,所以,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同盟國日本問題委員會的大部分會議都十分簡短。約翰·鞏特爾參加過一次例會,「官方報告鄭重地記錄說該會於上午10點零3分召開並於上午10點零4分閉幕」。

  麥克阿瑟最終發現同盟國日本問題委員會的一個作用——就是作為提出問題的論壇:蘇聯對那些在中國東北向蘇聯紅軍投降的近200萬日軍做了什麼?這些人中絕大部分一直作為戰俘,直到1949年才獲釋,在他們返回日本以前,蘇聯曾下大力氣向他們灌輸共產主義。甚至在他們被遣返回國後還有3萬餘人下落不明。只能設想他們是蘇聯用以實施報復的犧牲品,或因反對他們的學說而遭到謀殺。這是最觸及日本痛處的一個問題,無論是在公開還是私下場合,每當麥克阿瑟提起這件事,蘇聯方面就會勃然大怒。當他向同盟國日本問題委員會提出這一問題時,蘇聯代表拂袖而去,而且是半年之後才重新出現在同盟國日本問題委員會裡。

  雖然麥克阿瑟發現他可以輕易忽視同盟國日本問題委員會的存在,但他必須對遠東委員會予以更多的注意,因為它有權就如何實施佔領的問題發佈指令。該委員會于1946年初成立,並在政府處起草日本新憲法時表現得非常活躍。遠東委員會堅持自己的主張,但是一旦它提出的一些小小異議超出了被允許的範圍,盟軍最高司令部就會以最深刻的懷疑態度對待它。但是連生性多疑的查爾斯·威洛比都沒發現蘇聯派到遠東委員會的代言人——英國外交官唐納德·麥克萊恩。麥克萊恩是一個忠實的斯大林主義者,一個蘇聯在日利益的秘密衛士。

  麥克阿瑟堅決抵制蘇聯想在軍事佔領事務中贏得主導地位的任何企圖。反共是他意識中的核心的核心。羞辱蘇聯的傑列維揚科當然是他高興的事。1947年初,當麥克阿瑟禁止共產黨組織大罷工時,傑列維揚科跑到第一大廈,質問麥克阿瑟到底有何權力如此專橫跋扈。罷工有什麼?在解放後的蘇聯這個天堂裡,工人的權力是受法律保護的,人民想什麼時候罷工就什麼時候罷工。像這樣的禁令在蘇聯是行不通的。麥克阿瑟從他的寫字臺後站起身,盯著傑列維揚科的眼睛,頭也不轉地對俄文翻譯說:「俄語的『笨蛋』一詞怎麼說?」傑列維揚科的英語水平足以使他聽得懂麥克阿瑟的話,於是他告辭離去。

  當傑列維揚科被召回莫斯科時,麥克阿瑟托他給斯大林帶個口信。這個口信要花一小時傳達,麥克阿瑟在他的寫字臺後,一邊踱步一邊諷刺挖苦蘇聯對外政策的種種缺陷、弱點和挑釁行為。麥克阿瑟最後停下來總結道:「好,你就把這些告訴斯大林元帥。」這個蘇聯人離開後幾乎有一年的時間沒有回日本。有一次,當他再次來第一大廈拜會時,麥克阿瑟象對待老朋友一樣歡迎他。「啊,傑列維揚科將軍!真高興看到你回來。前一陣你沒能回來,我還真擔心他們把你槍斃了呢!」

  在華盛頓,麥克阿瑟的反對派——如喬治·凱南——對日本憲法中的「和平」條款大不以為然。麥克阿瑟之所以放棄以憲法形式結束戰爭的權力,原因之一可能是他無權要求獲得這一權力,並且也從未事先與華盛頓協商此事。美國外交官們相信永遠解除日本的武裝將破壞所有讓美國在東亞地區確保軍事存在的機會。但麥克阿瑟卻沒有這種疑慮。他認為,不光解除日本的武裝是正確的,而且美國甚至也沒有必要在簽署和平條約後,還在日本本土保留自己的軍事基地,只要能控制向南400英里以外的沖繩就可以了。

  沖繩是日本的領土,但那裡的大部分人都不是地道的日本人。沖繩不屬￿日本本上島嶼,美國要把整個島嶼變成實際上的永久性軍事基地沒有很大的障礙。但是蘇聯必然會對此作出反應,蘇聯向盟軍最高司令提出嚴正的書面抗議,指責麥克阿瑟再次越權。麥克阿瑟對此作出了輕蔑的答覆。他通知蘇聯駐東京使團說:「我不能完全接受貴方來函所述內容,這封信只能被認為是無禮挑釁。

  對於負責日本事務的保守政治家來說,不讓蘇聯在日本駐軍是麥克阿瑟最大政績之一,也是佔領獲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分裂的日本將是一個與現在迥然不同的日本,是更加貧困、更加不穩定的日本。麥克阿瑟巧妙地對失蹤的日本戰俘的命運進行宣傳,這些宣傳有助於培養一種深刻而持久的反蘇情緒。凱南說得對:這種遏制戰略的關鍵就在於,讓日本成為西方民主對抗蘇聯擴張的一支強大而活躍的力量。在實現這一地緣戰略的目標方面沒有幾個人能超過麥克阿瑟。

  國務卿迪安·艾奇遜和喬治·凱南想結束這種在他們看來是一人獨佔日本的局面,並設立一個更像西德那樣運作的政體,約翰·J·麥克洛伊被任命為那裡的最高行政長官,其政策則由華盛頓負責。該部門打算安插一名美國大使,負責管理佔領事務,讓盟軍最高司令的職責不超出日本的軍事安全事務。如果將這一計劃付諸全面實施,麥克阿瑟就得告老還鄉,讓馬克斯威爾·D·泰勒少將取代他的位置戶國務院的計劃得到了國防部很多上校和將軍們的支持。繼艾森豪威爾之後擔任參聯會主席的密蘇裡州人奧馬爾·佈雷德利一向憎惡麥克阿瑟,他也支持這一計劃。1949年6月,佈雷德利通知麥克阿瑟:「我們應設法讓國務院接管駐日本的軍事政府。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