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麥克阿瑟將軍傳 | 上頁 下頁 |
八二 |
|
正當麥克阿瑟焦慮萬分時,哈爾·喬治準將突如其來的慘死令他大為震驚(他在菲律賓時就漸漸喜歡上了這位精力充沛的戰鬥機飛行員)。當時喬治正在達爾文看飛機起飛,一架由澳大利亞飛行員駕駛的P-40飛機失控,突然沖出跑道向他衝撞過去。麥克阿瑟感到如此悲痛,以致於做了一件對他來說是異乎尋常的事:他出席了葬禮。在菲律賓的所有高級空軍指揮官都令他失望,只有哈爾·喬治例外。喬治的能力在無能的布裡爾頓、布雷迪和克拉傑特的反襯下的確顯得非常出眾。麥克阿瑟親自把喬治的名字列入從科雷吉多爾用巡邏艇運走的人名單中。 喬治之死使他極度悲傷,他甚至起草並誦讀了悼詞。悼詞一開頭寫道:「我們老兵們當中流行著一首歌,『老兵永遠不會死,他們只是悄然隱去』。但是命運對哈爾·喬治卻不是這樣,他的死是個不可彌補的損失。他是年輕軍官們的楷模,是他的部下心目中的偶像,他的專業水平贏得了我的無限信任和崇敬。他確實是我所認識的最偉大的飛行員。 除了為哈爾·喬治悲傷外,麥克阿瑟還感到沮喪和憤怒,他認為自己從海上脫險的經歷證明了他呼籲了幾個月的事是不可爭辯的事實:由於日本兵力鋪得大開,他們在菲律賓群島實施的封鎖實際上是很脆弱的,只不過是一層「紙」。如果海軍再堅決果斷一些,本來是可以突破這些封鎖的。 那年春天,吉米·讓利特爾上校率領著從「大黃蜂」號航空母艦上起飛的一支數量不大的B一25轟炸機部隊於各月18日轟炸了日本首都東京,但這一振奮美國人心的事件卻無助於改變他的環心情。早在兩個月前,麥克阿瑟就強烈要求讓航空母艦到達菲律賓群島範圍內,並從航母上派出飛機以加強他的空軍。他被告知這是不可能的。但是現在證明事實恰恰相反。在麥克阿瑟看來,既然能派B一25轟炸機飛到東京上空,就同樣可以將這些空中增援力量派到菲律賓,幫助海軍突破日本封鎖。 那年春天,當西奧多·懷特到總司令部見麥克阿瑟時,麥克阿瑟的情緒很不好。他猛烈抨擊羅斯福、馬歇爾、海軍以及懷特的下屬享利·盧斯。所有這些人都讓他在某個方面感到失望,並把他推向了現在他所處的這種淒涼境地,他成了一個沒有軍隊的將軍,一個要什麼沒什麼的戰區司令,一個被歷史的海嘯所吞沒的。 當帕特·凱西帶了兩名工兵軍官去拜見麥克阿瑟時,他讓他們三人坐在他辦公室的破!日椅子上,然後便開始一邊踱步,一邊滔滔不絕他慷慨陳詞,內容主要是針對羅斯福的,他情緒激昂地講了一個多小時。他說,他已呼籲無數次……他們就要失去大好機會了……巨大的危險就要出現了……要犯大錯誤了。突然,他停止了講話,禮貌地與來訪者告別並重新開始工作。這樣的宣洩對他是一種療法,但是這些消息肯定能傳到華盛頓。 當麥克阿瑟為悲慘命運深思時,日本人仍在向南快速推進。東京的帝國總部正為是否入侵澳大利亞而爭論不休。日本海軍想入侵,但陸軍不想。最後決定,保衛所羅門群島並控制住巴布亞新幾內亞。如果他們控制了所羅門群島,就會給美國從夏威夷到澳大利亞之間的海上航線造成嚴重威脅。 新幾內亞長1300英里,人口稀少,資源貧乏,十分落後,島上幾乎全是山地和叢林,並不值得攻佔。問題是位於這塊廣闊土地東端的巴布亞。駐新幾內亞的盟軍基地能夠對日本扼守的菲律賓群島造成威脅。帝國總部決定,如果日軍部隊能奪取巴布亞的推一大城市莫爾茲比港,並在巴布亞建立一些空軍基地的話,那麼他們就足以抵抗同盟國的部隊了。3月,日軍在巴布亞北岸的萊城登陸並在那兒建立了一個空軍基地,佔領了附近的薩拉莫阿港。他們計劃等萊城的機場一投入使用,就在3月10日左右通過兩栖進攻奪取巴布亞南岸的莫爾茲比港。 將近1942年4月底,美國海軍密碼員通知總司令部,他們正在跟蹤日本海軍部隊的一次重大集結。他們估計日本人可能把目標定在澳大利亞東北部或巴布亞。美國海軍匆忙集結了一支特混艦隊去攔截即將到來的日軍。 入侵莫爾茲比港的部隊從北所羅門群島的臘包爾大港乘船朝東南駛向巴布亞和澳大利亞北部之間的水域——珊瑚海。5月8日,日本艦隊被美國的第17海軍特混艦隊攔截。「列克星敦」號航空母艦被日本的飛機擊沉,海軍蒙受慘重損失。而日軍損失了一艘小型航空母艦——但日軍一下子驚惶失措。日本艦隊掉頭返回了臘包爾。 麥克阿瑟毫不懷疑日本人會捲土重來。他對布萊梅說,「從6月10日起莫爾茲比港任何時候」都有可能再次遭到空中和海上進攻。他增派部隊和空軍到莫爾茲比港來加強它的薄弱的防禦力量。他還打算在靠近巴布亞最東端的米爾恩灣建立空軍基地,從米爾恩灣用陸基飛機控制珊瑚海。 珊瑚海之戰以前,馬歇爾曾向麥克阿瑟表示了他的不滿,他告訴他美國報紙似乎已斷定西南太平洋正在醞釀著一場大戰,馬歇爾強烈暗示他懷疑這一情況是西南太平洋總部洩漏出去的。馬歇爾認為,如果日本人意識到同盟國得到的信息比通過偵察得到的信息多,「他們就有充分理由認為密碼已被破譯」。 麥克阿瑟極力否認他的總部應對此洩密負責。他堅持認為,真正的問題是失控的報界損害了漏洞頗多的澳大利亞政府。他怒氣衝衝地答道:「在我的主管範圍內我根本不可能對這個海外國家進行新聞審查」。不過,他還是不失時機地要求獲得這種權力,而且戰爭諮詢委員會也立即授予了他這一權力。從1942年5月中旬起,西南太平洋地區的前線新聞主要由麥克阿瑟的總司令部提供。然而,雖然他能直接向澳大利亞新聞界施加壓力,但他仍然控制不了美國的新聞媒體,顯然他對此感到很氣憤。 麥克阿瑟對他自己戰區內的新聞媒體擁有很大的控制權,他決定親自施展一番。就像他心目中的英雄拿破崙一樣,他不僅在戰鬥期間連續發佈公報(拿破它將他發佈的情況稱為公報)而且還親自撰寫公報。這些公報只代表他個人對戰爭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的意見。他撰寫的宣佈珊瑚海之戰的戰果公報就是個令人擔憂的例子。麥克阿瑟明顯誇大了日軍的損失,他還吹噓說他讀到日本海軍的郵件上寫著「我們形勢危急」,並忍不住公開指責美國海軍「失去一次讓日本遭受重創的機會。」 珊瑚海之戰的硝煙尚未散盡,夏威夷的海軍密碼分析員又成功地獲得了戰爭中最驚人的情報。日本襲擊珍珠港在戰略上是個失誤。擊傷和擊沉美國太平洋艦隊8艘戰列艦並未使其之氣大傷,因為他們連一艘航空母艦也未能擊沉。這是6月山本五十六將軍想通過攻打中途島和阿留申群島來糾正的錯誤。他想誘使太平洋艦隊落入圈套,利用他擁有的強大的海軍空中力量優勢摧毀太平洋艦隊的航空母艦。 由於事先已得到警告,海軍讓3艘航空母艦參戰,並為粗心大意和過分自信的日本人設下圈套。然而令麥克阿瑟慌亂的是,按計劃應被派到西南太平洋地區的海軍和空軍部隊突然被改派去參加中途島戰役。 6月初,在中途島附近的大海戰中,日本損失了4艘航空母艦和數以百計的有豐富戰鬥經驗的駕駛員。美國海軍損失了「約克城」號航空母艦,但奪回了太平洋地區的戰略主動權。 6月17日,麥克阿瑟會見了柯廷的戰爭諮詢委員會並對該委員會的成員們說入侵的威脅已不存在。他說:「珊瑚海之戰之前澳大利亞處於嚴重的危險當中,然而中途島海戰及其勝利保住了澳大利亞的防禦陣地。從戰略角度看,我們應採取主動,而不是等待其它戰區的戰鬥結果。我們的目標應是向北打擊日本的島上基地並把敵人的轟炸線推後700英里。」他現在想趕在日本尚未從這些失敗中恢復過來之前發動攻勢,奪取巴布亞並佔領日本在臘包爾的大型空軍基地和海軍基地。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