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李約瑟 | 上頁 下頁
三五


  §十九、戀華情結

  李約瑟是時代的巨人,如果逐年逐月記載他的生平,完全可以開一個很長的清單。那麼,這些繁雜冗長的大事小事反而會湮沒這位偉人的光輝。也許是這些燦爛的事蹟掩蓋了他作為科學家的血肉之軀理應具有的凡人的人格風采。所以,從以下幾方面作些介紹,即使難免偏狹,也希望讀者能以一斑窺全貌。

  1958年,與李大斐、魯桂珍第3次訪華;
  1964年,與李大斐、魯桂珍第4次訪華;
  1965年,發起成立英中瞭解協會,任會長直到去世;
  1972年,與魯桂珍第5次訪華;
  1978年,與魯桂珍第6次訪華;
  1981年,與魯桂珍第7次訪華;
  1984年,與魯桂珍第8次訪華。

  李約瑟對中國文化「一見鍾情」,發生了信仰上的皈依,以致於改變了他著名生化學家的道路,成為蜚聲海內外的中國科學史權威;抗戰期間他在戰火中頂酷暑,冒嚴寒,成立中英科學合作館,有力地支持了中國科技發展;在嚴酷形勢下,他頂風破浪來到中國調查細菌戰,關鍵時刻站在正義一邊,用行動塑造了一位正直科學家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雪中送炭一般給中國人民予以支持,鼓舞了全世界人民為正義、真理與和平而鬥爭。

  這些,前面均已作了詳細的論述。

  50年代,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出於對新生的社會主義制度的仇恨,發動反華思潮,貶低我國的社會主義成就。而李約瑟在1958年第3次訪華後,撰寫了《1958年在中國的考古旅行研究》發表在英國《古代》雜誌上。對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給予高度評價。在旅行中,他還寫詩撰文,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他在敦煌附近的千佛洞石窟朝拜時,留下如此篇章:

  如今晨曦初上,沙漠中孤獨的旅人,
  像古代一樣,依然聽到莫高窟的鐘聲。
  但是這鐘聲象徵著中國人民的新生,
  他們一切都有保障,不再為生活的必需擔心。
  就這樣,我告別了千佛洞,
  但是,我相信,我一定會回來,會回來,
  回到這世界的中心,
  和璧璧脫一起,在屏幃後面,
  分享珍貴的果實,世界的持久和平。

  到了60年代,新中國面臨著巨大考驗,三年災害、中蘇兩黨分裂,中國在國際反華浪潮中處境維艱。

  這時的英中關係也無例外地惡化。這使英中友好協會內部也出現分歧。英中友好協會是李約瑟在1950年發起的民間友好組織。李約瑟任會長、協會主席,英共黨員喬克主持國際對外事務。這時候,圍繞是否宣傳中國關於共產主義運動分歧的觀點問題,友協分為三派:一派力主宣傳;一派拒絕宣傳;一派認為可以,但不要主動散發,有人索取時可發給他。

  到1963年10月,在李約瑟因故缺席的情況下,友協通過政策聲明,認為友協只應進行英、中兩國文化交流,而不宣傳討論中國有關共運問題的觀點。

  在這期間,李約瑟無奈之下,與一些志願相投的學者出版了一種名為《傳單》的宣傳品。在李約瑟的多方努力下,《傳單》發表多篇文章,多方面介紹了中國國內與中外關係上重大問題的客觀事實,以幫助英國人民更深入地瞭解中國。

  到1964年5月,李約瑟在友協14次年會上和解無效,友協面臨分裂的危險。

  正在此時,中國又邀第三世界國家的自然科學家赴京召開「北京科學研討會」,以顯示第三世界人民反帝反殖力量。7月,李約瑟夫婦、魯桂珍與其他幾位科學家以英國訪華小組名義,應邀來到中國,受到各屆人士的歡迎。在各地參觀過程中,李約瑟又熱情謳歌了中國文化傳統、祈求世界正義、仁愛與和平。

  在西安碑林,李約瑟又留下詩篇:

  我祈求,我相信,人們會埋葬彈藥,不再挑起戰爭。
  因此,我們必須求得最終的平衡;
  水和酒融合在聖餐杯中;
  「陰」和「陽」完全對稱,
  實現全人類的人道主義精神;
  不太理性化的理性;不太不合理的信仰。
  到那時候,全世界可能依靠中國的傳統得救。
  「人之初,性本善」。
  讓中國大聲疾呼!人民文化萬歲!
  百川歸海,讓友好的精神遍滿全球。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