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李約瑟 | 上頁 下頁 |
一一 |
|
「重慶本身像倫敦市之一部分,並非科學中心。 重慶城市位於一組山丘上,地當嘉陵江入揚子江之口,形勢頗為重要。新建的屋宇,在被炸區,正如雨後春筍一樣,發芽而出」。「天空常常是灰色——沒有人認為它是一座迷人的城,可是任何地方下達江邊的景色都很美,遠處的天際線也是如此,我不能說重慶沒有迷人的地方」。 3月22日到達重慶後,李約瑟便拜訪了國立中央研究院總幹事葉企孫,研究戰後中英合作問題。23日教育部長陳立夫設宴為他接風洗塵。4月9日,中央研究院為他們舉行歡迎茶會。各部門對於李約瑟及陶育禮(多茲中文名)不辭萬里的援助深表謝意,並希望他們此次活動更能激發起兩國反侵略的決心,加強兩國友好合作。 來重慶之後,李約瑟更致力於幫助中國科技界的發展。他上書英國駐華大使霍勒斯·西摩爵士,希望在重慶創辦一所為幫助中國科學界從印度和英國採購儀器設備和化學藥品的服務機構——「中英科技合作館」,具體使命是: 1、保持中西雙方科技界的接觸:包括公私機構及個人之間通訊傳遞和交換論文、著作、標本、種子、茵苗等。 2、供應科技特資:按照各單位所需名目,分贈英版圖書、期刊(或其縮影膠捲,以減輕運輸困難)、標本、圖片,並代辦中國不能自製的科學儀器、藥品。 3、推薦國內學者研究論文至歐美著名雜誌上發表。 4、接受科技問題的諮詢:本館中英籍理、工、農、醫人員分頭兼任有關單位義務顧問,並常作專題講演。 5、資送或邀請中國學者赴英研究考察,徵聘英國專家來華講學。 作為主管上司,西摩爵士辦事果敢堅決,他十分欣賞李約瑟的學識與人品,力排眾議,給李約瑟以幫助與支持。在西摩多方奔走與國民政府行政院中國國防科學促進會的資助下,李約瑟終於實現了願望。 1943年6月,倫敦方面批准了李約瑟的建議。 「中英科學合作館」與「英國文化委員會駐華機構」是並列的。李約瑟理所當然地擔任了科學合作館的第一位館長。他原來的駐華代表之職,由後來從倫敦來的地理學家羅士培擔任。 科學合作館被批准建立以後,李約瑟沒有來得及品嘗勝利的喜悅,便投入了艱苦的建設當中。六月酷暑,李約瑟在幾間破敗的平房中辦公,體驗著創業的艱辛。陰雨季節到處是綠色黴菌,潮濕煩悶。雨稍停,驕陽似火,濕度陡升,潮氣上湧,真的如蒸籠一般。 就在這種條件下,李約瑟仍然信心十足、情緒高漲,為合作館的事務東奔西跑而樂此不疲。科學合作館被批准的當晚,李約瑟便與同事們著手工作,把當時的各大學及科研機構所需物品名目及估價列成表格,作為第一批訂單,送交要回倫敦的外交部專職信使。 到了第二年的1月,英國政府又批准他擴建機構並建造科學合作館,向英國徵聘高級科技人才以擴大陣營。經過李約瑟長時間的籌劃,1944年7月,中英合作館新館落成。 在此期間,李約瑟的夫人李大斐博士做為擴展後的第一位應聘者來到中國。正如李約瑟的第二位秘書曹天欽所說:「李約瑟在生物化學及胚胎學上的成就,他同中國人民長時間的友誼和他從事中國科學技術史的探索,李大斐都是一個積極的、堅定的、不聲不響的支持者和忠實的伴侶。」李大斐來到中國後,立即投入緊張的工作,廢寢忘食每天工作達10小時以上。 她與李約瑟雙雙竭力支持中國科學界,在這段時間裡也曾多次作長途考察。李約瑟的成功,李大斐功不可沒。 在這期間,魯桂珍也應李約瑟之邀,來重慶與其共同工作,擔任營養學顧問,經管醫院的醫藥事宜,魯桂珍又參加了在重慶的中國營養學會。魯桂珍回重慶還肩負著另外一個使命,便是如前約開始了中國科技史和中國醫學史方面的初期工作。 這時,科學合作館中除李約瑟外共有6位英國科學家和10位中國科學家以及14名中英籍工作人員。 初期創業階段過後,李約瑟便開始了他緊張忙碌的中國之旅。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