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羅斯福傳 | 上頁 下頁 |
八八 |
|
但是,蔣介石設想的中美關係模式是:把美援作為自己的"固定資產"囤積起來,專心致力於中國內部的反共鬥爭,以強固獨裁政治;由美國承擔起支持和保衛國民黨政權的義務,並通過美日的直接對抗來解決中日合作。這就決定了蔣介石是不會與美國的短期政策真誠地配合的。為了自圓其說或搪塞美方,蔣介石在1941年致羅斯福的回信中稱:國民黨的抗戰負有雙重使命,"一方面須驅日軍於國境之外,一方面複需阻止共產主義在國境之內蔓延。」當羅斯福通過多種渠②道認識到蔣介石政權及其軍隊那些令人沮喪的深重弊端後,他試圖有效地介入中國的國內政治,減少內耗或國共內戰爆發的可能性,以利於對日作戰的共同目標,但是,羅斯福是以他自己的價值觀和現實打算為出發點來尋求對中國政治的理解的,並試圖以這種介入把國共兩黨按美國式的框架撮合到一起。其結果自然是美、蔣和中國共產黨三方都不滿意。 毛澤東曾對謝偉思說過,美國沒有辦法不實行干涉,唯一的問題是這種干涉的性質。羅斯福運用派私人特使訪華、向延安派美軍觀察組、威脅削弱對蔣介石政權的援助等等手法,都未能達到自己期望的結果。這主要是因為他未能觸摸到中國內部革命的本質的東西,這些手法也沒有觸及中國革命的深層和底蘊。他在試圖採取自認為是強有力的決定性行動時,也仍然擺脫不出一個限定的分析框架。譬如,羅斯福已經意識到蔣介石不可能與自己休戚與共,並在對蔣的憎惡與膩煩無法排遣時,曾對史迪威建議把蔣"幹掉算了",但他所設想①的繼任者仍是國民黨集團中的人。對此,連美國學者羅伯特·梅斯爾也認為,「這種無力將戰前的思想模式加以發展以適應因戰爭所引起的形勢變化的情形,說明了羅斯福思想的局限性。」其結果是,美蔣雙邊關係往往從一個過高的期望開始,繼而進入一個艱難的、停滯不前的工作關係,最後終因雙方都大感失望而跌入一個互相指責甚至怨恨的泥沼。雙方同床異夢,連"暫時的同路人"都沒做成。 ②秦效儀主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戰爭初期》,第三編,戰時外交(一),中華文物供應社,臺北,1980年版,第558頁 羅斯福越來越認識到,他的能力有限,並不能影響中國的事態發展。先歐後亞戰略也使他不能過多地加大影響的力度。當1944年的情況清楚地表明,蔣介石的戰略是不抗日時,而且,甚至作為進攻基地的中國有可能丟失時,羅斯福①強烈要求蔣介石把所有中國軍隊的指揮權交給史迪威將軍。然而到了秋天,羅斯福又決定遷就蔣介石,這主要是出於政治上的著眼或戰後遠東政治格局的考慮。另外,斯大林答應德國投降後幾個月出兵東北,減輕了中國有效軍事行動的重要性,於是羅斯福已不再期望蔣介石作出重要的軍事貢獻,充其量讓其維持現狀,把中國作為進取日本的基地。他擔心在史迪威的委派問題上採取直接對抗會加速蔣介石的垮臺,這可能會使他的戰後世界安排陷入極大的混亂。時值大選期間,此舉可能引起攻訐。 ①(美)邁克爾·沙勒:《美國十字軍在中國》,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153頁。 羅斯福此時對中國事務的主要興趣已轉變到戰後的長遠考慮上。他開始重視中國在戰後的作用問題。他相信中國對於說服美國輿論同意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主要作用是有價值的,並且相信在聯合國或者可能像在日本和朝鮮這樣的共同佔領地區,中國能成為在政治上考驗蘇聯意向的一個有用的平衡舵,因此他主張給中國以一種被費正清稱之為"形式上的非實質性的"大國地位。考慮到國民黨的垮臺或中國發生內戰會破壞這一計劃,羅斯福也極力主張成立聯合政府。他明白,由於蔣介石的反對將使這個主張難以實現,但他希望,戰部隊的蔣介石不加抵抗,喪師失地,舉世為之震驚。 如果要蔣介石在同有蘇聯背景的共產黨打內戰中可能遭到垮臺和在蘇美支持下由國民黨領導的聯合政府間作出抉擇的話,蔣會選擇後者。羅伯特·達萊克認為,羅斯福像所有其他同中國打交道的美國政治家和軍事首腦一樣,錯誤地設想那樣的聯合政府是可以實現的目標。事實上,無論是美國還是蘇聯,都沒有力量強求這個結果。 但是,達萊克的話似乎有點絕對。副總統華萊士儘管在嚴厲指責蔣介石政府是"一個由地主、軍閥和銀行家支持的沒落愚頑的政府"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目前能夠做到的,只是設法影響蔣介石"採納中國進步人士所指導的政策,以喚平民眾支持並把新活力注入中國的抗戰努力中。」但是,華萊士清醒地認識到:對蔣介石充其量不過是一項短期的投資。認為他並沒有治理戰後中國的智慧或政治力量。戰後中國的領袖將在政治演變或革命中湧現出來,而現在看來更可能是出於後者。 華萊士是在1944年7月10日對羅斯福提出上述告誡的。時間似乎晚了些,如果羅斯福引起重視的話。 羅斯福的戰後世界安排廣泛地涉及到殖民地問題。他預見到戰後民族獨立浪潮的高漲,認定英、法、荷老殖民主義帝國難以照舊維持下去,而美國則可乘虛而入甚至取而代之。他似乎相信,可以用"開明而仁慈的美國滲透"取代舊的殖民主義國家的殘酷的掠奪,而無論對當地人民還是對美國商業都是有利的。他忌恨大英帝國特惠制,指責歐洲殖民帝國的銀行家們把世界貿易"牢牢地裝在自己的口袋裡的時間太久了"。他呼籲丘吉爾為"健康的競爭"開放市場,並廢除各種英帝國貿易協定。 對此,丘吉爾寸步不讓。當美國代表在雅爾塔會議上提出託管制方案時,勃然大怒的丘吉爾指出:在任何情況下,決不允許聯合國插手干涉不列顛帝國的命脈。理查德·霍夫施塔特評論道:羅斯福反對殖民主義帝國所作的"一切似乎都富於特色——非常同情受壓迫的殖民地、開明和提供福利的理想以及為促進美國利益的老謀深算……美國對世界市場新的征服也完全可以在國際繁榮的旗幟下進行"。 1944年下半年,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又取得重大勝利。經過世界海戰史上規模最大的萊特灣大海戰,日軍的航空母艦全部被殲,從此一蹶不振的日本海軍就不起多大作用了。1945年1月9日,聲勢浩大的美軍在菲律賓登陸,向馬尼拉推進。在這期間,美國的B—29重型轟炸機頻繁空襲日本本土,加速了日本戰爭經濟的崩潰和日本帝國主義的失敗。在歐洲戰場上,蘇軍已在1945年初將德軍趕回柏林地區,波蘭和東歐的大部分已經解放;西線德軍在阿登地區的反撲被徹底粉碎;意大利戰區的盟軍正計劃北進:三面受敵的德國的失敗已成定局。 戰時盟國間的猜忌、矛盾和利益衝突伴著勝利的即將來臨必然地加大了。羅斯福已經多次建議儘早舉行三國首腦會議。在征得對方同意後,羅斯福與斯大林就會址的選定問題在頻繁的電報來往中協商了多次。斯大林最大的讓步是在蘇聯南部的黑海海濱雅爾塔舉行會議。這樣,身體極度衰弱的羅斯福又得遠涉重洋——先需要在海上航行為期10天的4883英里,再飛行1375英里,然後才能到達滿目瘡痍、衛生條件和其他設施板差的雅爾塔。丘吉爾抱怨說,即使我們花10年時間去尋找,在世界上也找不到比雅爾塔更糟糕的地方——那裡只對斑疹、傷寒和要命的蝨子有利。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