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羅斯福傳 | 上頁 下頁
六九


  波蘭這個歷史上多災多難的國家為納粹德國的閃電戰提供了理想的條件:缺乏天然屏障的平坦地形、孱弱的國力、非現代化的軍隊、半封建式的社會經濟關係和寡頭政治。1939年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英聯邦國家也隨即宣佈對德作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由局部戰爭走向了全面爆發的階段。當晚,羅斯福對美國人民進行"爐邊談話",他指出現代國際關係中有這樣一個簡單而不可變更的真實,即任何地方的和平遭到破壞,一切地方所有國家的和平也就處於危險之中。他沒有點名地指責了國會的孤立主義分子,「美國和平最危險的敵人莫過於那些對過去、現在和未來整個概況並不全面瞭解,卻裝作權威去講話,談起來盡是光輝的原則,向全國作出對現在和未來都沒有多大價值的保證或預言。」

  為了穩定民心,總統指出,美國將永遠是一個中立國,政府將盡一切努力使合眾國置身於戰爭之外。不過他指出,他並不要求每一個美國人都在思想上也保證中立,不希望這種中立封閉了自己的思想和良知。9月5日,他宣佈禁止向交戰國輸出軍火武器,之所以推遲了兩天,是為了便於英法搶時間運走已購買的大批軍火。8日,他宣佈全國處於有限緊急狀態,以便獲得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國防法規定的管理經濟的權利。在宣佈實施中立法的當天,他還向拉美21國致意,謀求整個西半球的中立。

  戰爭爆發後的一次蓋洛平民意測驗表明,84%的人希望同盟國勝利,14%的人表示無所謂,僅有2%的人希望納粹勝利。拉烏爾·D·德薩勒寫道:「普通美國人顯然像希臘人那樣想像自己;他的意志雖有所定向,但是他覺得諸神比他的意志更強。……孤立主義者和他們的反對者都這樣行事,仿佛美國人民可以被引誘去打仗,就像飲酒一旦上癮的人看見一起威士忌酒突然驚慌失措而不能自持一樣。」總體而言,國會對於修改中立法的情緒開始變化。到9月的第2周,十分明朗的跡象表明,國會有可能將撤銷武器禁運。羅斯福這時也發現,通過修改中立法的唯一障礙,就是參議院某些用冗長演說來妨礙議事的孤立派。一份報告向他指出,達拉第預計英國和法國可以抵擋一個時期,但如果沒有美國的物質援助,他們就不能發動一次成功的襲擊。中立法若不修改,盟國勢必迅速失敗,屆時美國將在美洲同希特勒較量。肯尼迪大使稱,倫敦的政府官員因中立法而引起的意氣沮喪之情狀無以言表。於是,羅斯福"在通盤考慮了整個形勢之後"宣佈,請求國會於9月21日召開特別會議以取消武器禁運。

  但是,參議員博拉、克拉克、奈以及庫林格和查爾斯·A·林白上校,領導全國的孤立主義勢力與和平主義者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抵制運動。國會辦公室僅在3天內就收到了100萬封贊成武器禁運的電函。亨利·福特堅持認為,修改中立法的唯一目的是使軍火製造商能夠通過大規模屠殺發財。羅斯福深感孤立主義情緒的強烈,於是不獨強調對盟國的援助,而著力強調使美國處於戰爭之外。他駁斥了認為取消武器禁運將導致武裝干涉的論點,稱這是美國歷史上最有害的假話之一。羅斯福在這個老問題上之所以一再嚴重受阻,並不能僅以"孤立主義勢力強大"而一言以蔽之。除卻這個顯見的因素外,國會反對派議員還基於這樣一種執著的信念,即美國面臨的真正危險不在國外,而在羅斯福欲通過這些途徑去獲取他想要得到的獨裁權力。

  另外,羅斯福正處於歷屆第二任後期的總統們常面臨的困難境地——當一個總統的權力在規定的某一日期就要宣告結束的情況下,伴隨著離心力的加大,權力焦點就由白宮轉向內閣成員和那些謀求獲得提名的參議員。這導致總統在那些認為他將正常離任的議員們面前威信和感召力下降,而另有一些共和黨人正揣摸著羅斯福是否會參加第三任總統競選,為防患於未然,就必須從各個方面貶低並削弱他的聲譽。老到的羅斯福自然想到了這些方面難以言表的玄奧,這一次他吸取了教訓,不再由自己赤膊上陣去掙回這一成果。熱衷於關注結果的他在國會辯論期間留在幕後,也讓他的新政謀士們離開國會,而是有意識地扶植支持他的國際立場的保守的民主黨參議員,這些參議員有的想入主白宮,便樂意與即使不參加競選卻也具有提名控制權的現任總統搞好關係。他打出這張牌後就"什麼不說,什麼不看,什麼也不聽"了。這種"在雞蛋上走路"的高超策略終於奏效了。

  不過9月21日特別會議召開時,他還是去作了長期演說。這是一評論證縝密並有確切材料作為佐證的演說。他首先聲明,任何行業中的任何個人或集團都不應該對美國未來的幸福承擔獨佔的保護權,和平與愛國主義的華蓋寬廣得足以遮覆住我們所屬的派別和階層,任何集團和派系都不應該獨享或自封為唯一的"和平集團",因為從根本意義上講我們大家都是其中的一員。隨後他提請大家要從關於侵略行為與侵略責任問題的學究式的長期糾纏中超越出來,現實地來看待1935年中立法。

  他說他很遺憾國會通過了那項法案,同樣地為自己簽署了那項法案而遺憾。他再次請求國會廢除中立法中不符合國際法古老準則的那一部分——禁運條款,因為它對於美國的中立、安全與和器具有致命的極大危險。他以簡潔的語言解釋了現行中立法的自相矛盾之處,聲明取消禁運才是真正地向穩妥的傳統的中立準則的回歸,他還要求議員們泯滅無為的黨性派性之爭,使美國置身於戰爭之外——這樣一個純粹單一的實際而又精明的指導思想才是當前所有人行動的指南。他在最後坦言,更黑暗的時期可能在前面,命運似乎又在迫使美國承擔起把西方世界保持成歐洲文明賴以生存的要塞的使命。

  雄辯而又一氣呵成的演說令聞者動容,但國會仍然經過了長達6周的尖銳爭論,直到10月27日,參議院方以63票對30票批准修改中立法,撤銷武器禁運條款,實行現購自運原則。11月2日,眾議院僅以1/3的多數予以通過。2天后,羅斯福簽署了新中立法。羅斯福基本上實現了自己的預定目標,除了他那精彩的演說之外,很大程度上得歸功於他對策略的妙用。

  根據新中立法的精神,羅斯福於11月4日確定整個波羅的海和從挪威南部到西班牙北海岸的大西洋為戰區,這就基本上解除了德國與最重要中立國運輸船只發生衝突的危險。羅斯福還積極致力於確保西半球安全的計劃。1939年10月3日,美洲各共和國外長會議的代表們一致通過《巴拿馬宣言》,規定自加拿大以南劃定一個環繞美洲、寬300至1000英里的地帶,警告交戰國不得在此地帶內進行海戰,以之作為一項"大陸自衛措施"和保持中立的"固有權利"。這個主要依據羅斯福的建議而形成的宣言標誌著美洲國家集體行動和「門羅主義多國化"的重要一步。為堅持宣言的既定目標,羅斯福派80艘軍艦在這個區域進行巡邏,並親自督辦。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