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羅斯福傳 | 上頁 下頁 |
一一 |
|
一方面,特德叔叔的政績和由此而來的聲譽,感染、激勵、啟發了富蘭克林;另一方面,平淡無奇的律師事務所的工作促使富蘭克林久靜思動。於是,他對律師事務所的同事們吐露了自己未來前程的規劃:進入政界,先當州議員,然後當助理海軍部長,再當紐約州州長,最後當美國總統。實際上在此之前,他已經沿著特德叔叔當年走過的路走了很長一段——西奧多·羅斯福18歲進哈佛讀書,參加過支持海斯總統競選的校園火炬遊行,擔任過"自然歷史俱樂部"的圖書館館長,競選級長失敗,22歲以優等生畢業;隨即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中途退學,沒有取得法學學士學位。……兩人唯一的區別似乎表現在黨籍上,西奧多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共和黨人,而富蘭克林則要以一個民主黨人的身份投入政界。其實,這種差異並不能表明兩人的政治哲學和政治主張有多大的區別,也不能表明那時的富蘭克林成為民主黨人是出於何種崇高的理想動機,或者是對民主黨抱有信心,而是某些機緣巧合使然。因為是民主黨方面第一個向他招手並主動對他敞開了大門。 在赫德遜河谷居住的大多是富人及其隨從者們,所以共和黨歷來在這裡占居優勢。自南北戰爭結束以來的幾十年裡,除了克利夫蘭執政的少數年份外,林肯的這個老大党長期保持著全國政治無可爭辯的統治地位。在那些日益工業化和都市化的州裡,人們一般認為,民主黨連接近多數的選票都無法贏得,它似乎總是無可避免地淪為城鄉衝突的犧牲品。布萊恩幾次功虧一簣的總統競選更加深了人們的這一看法。到了本世紀的最初幾年裡,民主黨已是負債累累,並且缺乏資助、權勢和威信,黨內是一片消沉和混亂。 這種局面到了1910年終於有了轉機:一方面,長期執政的共和黨暮氣已深,內部因思想分歧而出現了明顯的派系分裂。海外歸來的西奧多·羅斯福發現共和黨守舊派正加緊侵蝕著自己任內留下的改革成果,並且認為自己選定的繼任者塔夫脫淪淪為一個平庸懶散且缺乏主見的保守主義者。於是他很快成為共和黨內進步一翼的領袖並另起爐灶。另一方面,地方性的和州的進步改革運動日益深入民心並最終發展到全國規模,人民對時局和現狀的不滿情緒在民主黨的引導下,逐漸波及並牽涉到執政的共和黨身上,而塔夫脫總統的某些重大舉措強化了人民的不滿情緒,譬如他沒有支持吉福德·平肖保護自然資源的鬥爭以及他維護眾議院議長喬·坎農個人仲裁的權力,都激化了農業區原本就有的對抗傳統共和主義的敵對情緒。 尤其是1909年的關稅法提高了礦產品、皮革、牛奶的稅率,更加激起了民主黨、共和黨進步派,以及廣大農業區對塔夫脫政府的責難。黑幕揭發運動的推波助瀾,使人民對國家現狀的積怨達到了頂點。城市勞工階層已經開始出現了接近民主黨的傾向。布萊恩代表的進步派已控制了民主黨,該党適時地用關稅改革、控制托拉斯、直接選舉等題目作為競選中爭論的焦點。所有的跡象都表明,1910年的選舉將是民主黨扭轉頹勢,甚至大打翻身仗的良好時機。 富蘭克林·羅斯福正是在這種占居天時地利的形勢下以一名民主黨人的身份投入政界的。1910年春,紐約州達切斯縣的地方檢察官約翰·E·麥克和波基普西的一位重要民主黨人來到羅斯福就職的律師事務所處理一件事務。他們在與羅斯福的閒談中,建議年輕的律師最好去做一名競選紐約州議員的候選人,羅斯福當即輕鬆地答應了。幾天後,波基普西選區的民主黨領導人通過了對羅斯福的審查,他們認為這個有教養的年輕人不僅擁有羅斯福這個姓氏的魅力,而且他還能夠為本地區民主黨組織捐助數量可觀的活動基金。於是他被正式提名為州參議員候選人。 富蘭克林·羅斯福在接受提名的演說中慷慨陳詞,表示自己將要以完全獨立的、不受任何特殊利益集團影響的姿態,獻身於純潔政治和為人民謀福利的事業中。他呼籲獨立思考的選民們給他以幫助。他的競爭對手是競選連任的共和黨參議員約翰·F·施洛塞爾。 波基普西市由於有愛爾蘭人和其他民主黨人的勢力,所以在這裡總是民主黨人獲勝。但它下轄的達切斯縣、哥倫比亞縣、帕特南縣卻擁有面積達2.5萬平方英里的鄉村,屬北部紐約州比較發達的農業區。那裡的農場主以前一般總投共和黨人的票,自南北戰爭以來,民主黨人僅在那裡獲勝1次。但現在的情況開始不一樣了。塔夫脫總統的保守政策在這幾個發達的農業縣普遍不得人心。 羅斯福適時地決定把競選的論題籠統地集中到保守派黨魁的專斷腐敗上,他還希望自己以誠懇的態度去獲得共和黨進步派的支持。他租了當地農場唯一的一輛紅色麥克斯韋爾大轎車,給這個沒有頂蓋和擋風玻璃的車裝飾上彩旗和競選圖畫。面對羅斯福擺出的大幹一場的架勢,他的對手不以為然,守舊派也認為這個年輕人不足為慮。他們甚至斷言,選民中占多數的農場主一定會因為紅色轎車嚇驚了他們的馬匹而在投平時報復愛出風頭的羅斯福。 但羅斯福不為所動,帶著隨行人員驅車奔馳在遼闊的鄉間田野。他對著散居各處而難以聚集的選民們作了無數次艱難而無法預知效果的演說。他這時的演說技巧還談不上高明或老練,有時甚至語有梗阻,不夠流暢。但他很快就學會了美國政治家們的那套經驗和慣用手法:對人笑容可掬,熱情握手;總是對所到之地講上幾句足以勾起當地居民自豪感和優越感的奉承話;以籠統的譴責來回避尖銳的分岐,想方設法地讓自己的論點去迎合聽眾;對聽眾愛聽並鼓掌歡迎的話一再重複,不失時機地插入一些通俗的幽默來調節氣氛;主動提議彼此採用親昵的稱呼以造成選民心理上的親近感——所有這些努力都在1910年11月初那個陰冷的雨天得到了回報。羅斯福以15708票對14568票戰勝施洛塞爾,他在海德公園村的優勢是406票對258票。 儘管有人將羅斯福獲勝歸咎於那天的天氣過於惡劣,說許多本來要投共和黨人選票的農場主因為下雨而懶得去選區投票,但羅斯福的勝利確實比較真實地反映了民主黨的影響在全國不斷上升的趨勢。1910年冬的選舉證實了布萊恩關於民主黨將要獲勝的預言。國會眾議院自1892年以來首次為民主黨人所控制,比數為227席對162席,民主黨和共和黨進步派的聯合陣線一旦需要就可以控制參議院。此外,有26名民主黨人當選為州長,其中著名的有紐約州的約翰·A·迪克斯、新澤西州的伍德羅·威爾遜、馬薩諸塞州的尤金·N·福斯,等等。儘管這些國會議員和州長大多是"新手",他們的進步主義改革綱領同布萊恩的思想也還有出入,但趕上好年頭的民主黨人似乎在一夜之間已經沒有理由不對自己的前途躊躇滿志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