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羅斯福 | 上頁 下頁 |
一〇 |
|
羅斯福在意大利逗留期間,讚揚了英國在大西洋同德國潛艇作戰所取得的勝利,他主張由英國將領擔任地中海指揮工作。於是發生了外交衝突,消息傳到白宮,9月10日,威爾遜總統命令丹尼爾斯:以後赴歐人員名單要事先上報,有些人竟敢代表政府講話。 病魔向羅斯福襲來。在回國途中他得了流感,後來又轉成肺炎而被送進醫院,他出院後的第一件事是找總統要求參戰。總統解釋他來遲了——已收到馬科斯·巴登斯基的求和書。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巴黎和會上的羅斯福只是從側面瞭解一些情況(當時他代表官方監督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復員工作)。 雖然,他聽信了許多俄國反對分子的造謠而對俄國有嚴重偏見。羅斯福回國後,在3月1日甚至說蘇俄實行「極不道德的共妻制度」。有個叫·弗朗科的女人聽了這篇令她頭暈目眩的演說後,說:「上星期六您在慶祝國際聯盟成立的早餐會上漫不經心地批評了那些不相信俄國實行共產共妻的人。如果這些是真的,您在講的時候應該痛心疾首,而不是反復強調——就像我們談到在我們這裡常發生的私刑時那樣。」 美國也並未置身於「共產主義威脅」之外。1919年罷工浪潮席捲全國。有1/5的工人參加了罷工。1919年8月31日至9月1日美國共產黨成立。反對威爾遜武裝干涉蘇俄的抗議日益強烈。壟斷資本家的答覆是司法部調查局、軍事調查局、警察以及成群的志願者對持不同政見者發起猛烈的進攻。正如列寧所說:「在美國,在這個從前被稱為最自由的國家裡,監獄裡塞滿了社會主義者。」「在那裡,國際主義者不僅遭到私刑,而且被暴徒拖到街上,剝得精光,塗上松脂,被活活燒死。」這些從根本上消滅「布爾什維克瘟疫」的罪行在美國歷史上叫「帕爾默圍捕」(米·帕爾默是當時美國司法部部長)。 羅斯福對本階層人的作法當然不會反其道而行之,他並未參加到這場喧鬧中去,同左傾思想鬥爭不應用騎兵衝鋒的辦法,而應從上到下加強國家力量。羅斯福指出,必須教育人們學會儲蓄或購買股票,這樣資本主義的一切災難就會自行消失。或者用他的話說:「如果每個家庭都擁有哪怕100美元的國家證券或任何一家合法公司的股票,便不會再有人談論布爾什維主義了,而我們也就可以更加民主地解決我們的問題。」要命的是,連羅斯福都未解釋美國人用什麼來購買這些證券或股票。 羅斯福同激進主義作鬥爭的方法確實與眾不同。 1919年12月,紐約州議會非法取消了5名社會主義者的候選人資格。波士頓國營造船廠廠長這時來見羅斯福。要求為「安全」起見准許解雇4名技師。 助理海軍部長調查一番後就其中3個人回答說:「無論您還是我都不能因為一個人是社會主義者而把它趕走。事實上,社會黨是正式註冊的,是幾乎獲准參加全國選舉的政黨。」至於第4個人,如果確實在工廠散發過宣傳蘇維埃制度的革命讀物,我認為應把它看作是對我國政治制度的打擊,那完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結果這位技師被趕出了工廠大門。 為整頓秩序,羅斯福強烈要求徹底改革美國政府體制,他多次公開嘲笑國會的軟弱並告誡:「若按私人企業的標準來說,國會在一周內就得破產這種體制與目前條件比至少落後100年。」羅斯福還呼籲裁減政府官員並提高薪金。在海軍部1萬名職員中,「有2000人本應住進醫院或到墳墓中去,而我卻不得不使用他們。」羅斯福難過地說。 1917年丹尼爾斯提高了某些監獄犯人的生活費。1919年羅斯福成立了制止不道德行為委員會——禁止紐波特海軍中心的同性戀現象。這兩項好心的改革在國會裡竟被指責為「醜聞」。參議員一個委員會(共和黨人占多數)調查之後,在1920年的《紐約時報》用大字標題登出:「海軍醜聞的責任在富·羅斯福。詳情不宜公佈。」羅斯福怒不可遏,聲明這些純系捏造。他對周圍的朋友說:「誣衊的那些人死後到另一世界時,必將因他們的肮髒行為得到報應。」 麻煩接踵而來——國會對戰爭行為進行調查,指責海軍部開支過多。調查者顯然是為未來的選舉積累政治資本。海軍部長丹尼爾斯斷言:「羅斯福已不是威爾遜喜歡的人了。」不過,這時總統的垂青也並不是那樣舉足輕重了,至少對羅斯福來說是這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