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盧梭 | 上頁 下頁


  在沒有書可讀的日子裡,盧梭感到煩悶,一切都缺乏情趣,令人難以忍受。

  就這樣,不知不覺地盧梭已經十六歲了,但他卻完全沒有十六歲少年應有的歡樂,常常毫無原因地潸然淚下,無緣無故地喟然長歎。有時,在禮拜天,在朋友們的慫恿下同他們一同出去玩。勸他出去玩可真不容易,不過,一旦被說動參加他們的娛樂,他卻比誰都興奮,比誰都跑得遠。他們一起到郊外去散步時,盧梭總是跑在最前頭,除非別人提醒,他連到時候該回去都忘了。有兩次,他因忘了按時回去不得不在野外過夜,因為那時城們已關閉,進不了城。

  第二天回去後,師傅很嚴厲地教訓了他,並警告他說,如果下次再犯,一定嚴懲不貸。可是,不久,盧梭再一次被關在了城門外。那天,看守城門的是該死的米努托裡隊長,他總是比別人提前半個鐘頭關城門。儘管盧梭和他的夥伴們早有警惕,拼命往回跑,結果還是晚了那麼一點,這一刹那,盧梭簡直絕望了。他萬分悲痛地倒在斜堤上,嘴啃著地。他的夥伴們決定在野外露宿,盧梭則當場發誓,從那以後,再也不回師傅那兒去了。第二天,他與夥伴們分手時,告訴他們把自己的決定偷偷告訴表兄貝納爾,並且通知他可以跟他見一面的地點。

  自從盧梭當學徒以後,就與表兄見面少了,一則因為住的地方離表兄家遠;二則二人現在處於不同的社會地位中,職業和習慣也有了差異,特別是舅母,認為盧梭是個地位卑賤的學徒,不准表兄和他來往。

  表兄聽到這個消息後,連忙跑來看他,送給他一些財物和一把短劍,盧梭非常喜歡那把短劍,但他感覺到表兄對他的離家出走並不感到難過和悲傷,也沒有挽留的意思,很是失望,也許他是聽從了舅母的話。

  從那以後,他們倆再沒聯繫過,盧梭一直把失去表兄這個知心朋友當作千古恨事!

  §第三章 皈依天主教

  1728年3月14日,盧梭離城出走,義無反顧。如果說他由於恐懼而計劃逃跑的時候,心裡很淒慘的話,那麼在一旦實現這一計劃的時候,心裡反而覺得十分愜意。一路上,他悲喜交集,悲的是,這麼小的年紀,就背井離鄉,離開親屬,沒有依靠,沒有生活來源;手藝剛入門,還不能靠它謀生;在稚弱無知的年齡,就要面對種種邪惡和絕望,到很遠的地方去接受苦惱,謬誤和陷阱,接受奴役和死亡,這對一個還不滿16歲的孩子來說,是多麼可怕的前景啊!喜的是,他獲得了獨立,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了,他成了自己的主人了,於是他躊躇滿志,以為什麼都能做,什麼都做得成,只要一縱身就能騰空而起,在空中翱翔了,對前景充滿著希望。

  盧梭在城郊流浪了幾天,住在熟識的農人家裡,他們非常善良、親切,熱情地接待這個流浪的孩子。

  盧梭並沒在那裡停下來,他繼續漫遊著,來到距離日內瓦大約四五裡的薩瓦境內龔非濃地方,那裡的教區神父是德·彭維爾先生。盧梭拜訪了這位大名鼎鼎的家族的後裔,受到了熱情款待。德·彭維爾先生壓根沒有勸盧梭回家去的意思,相反,他試圖說服盧梭改信天主教。晚飯後,他對盧梭說道:「上帝在召喚你,你到安訥亞去吧!你在那裡可以見到一位非常仁慈的善心的夫人,她由於國王的恩惠,不僅自己擺脫了謬誤,還可以把別人的靈魂從謬誤中拯救出來。」盧梭不願接受任何人的施捨,更何況一位虔誠的女信徒的施捨。但是,一方面由於德·彭維爾先生的催促和饑餓的熬煎,另一方面,盧梭認為做一次有目的旅行,倒也不錯,心裡雖然有點不自在,卻也下了動身到安訥去的決心。他不慌不忙,一路渴望碰上奇遇,結果一天的路程他三天才走完。

  抵達安訥西後,盧梭施展自己的全部才華,以演說家的手法寫了一封文詞華麗的信,和德·彭維爾先生的信放在一起,然後帶著誠慌誠恐的心情去拜訪華倫夫人。碰巧那天是舉行聖枝儀式的日子,華倫夫人剛去教堂,盧梭連忙追上去,他沿屋後花園的小路走著,盡頭有一扇門通往教堂。華倫夫人正要進入這道門時,聽到後面有腳步聲,連忙轉過頭來。這一刹那,盧梭大為驚訝,他原先以為她一定是個老態龍鍾的醜老婆子,不料她卻是一位滿臉和氣,風韻十足的年輕女子,一雙柔情美麗的大藍眼睛,光彩閃耀的膚色,動人心魄的胸部的輪廓盧梭簡直看呆了。她微笑著接過盧梭的信,看了一遍,便注視著盧梭,用醉人的聲音說「哎,孩子,你這樣年輕就到處飄泊,實在太可惜了!」她不等他回答又接著說:「到我家去等著吧,叫他們給你預備早飯,彌撒以後我就來和你談談。」

  華倫夫人全名是路易絲·愛麗歐諾爾華倫,是伏沃州佛威市的古老貴族拉圖爾比勒家的小姐。她很年輕的時候就和洛桑市羅華家的威拉爾丹先生的長子華倫先生結婚,婚後沒有生養子女。由於婚姻不大美滿,又受了些家庭糾紛的煩惱,華倫夫人就趁維克多亞梅德王到艾維安來的機會,隻身渡過瑞士湖,皈依舊教。就這樣,由於一時的輕率,她拋棄了她的丈夫、她的家庭和她的故鄉。這位喜歡有著熱心腸的天主教徒的國王便把華倫夫人收留在他的庇護之下,並且給她一千五百皮埃蒙特的年金。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