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隆美爾 | 上頁 下頁
一二


  翌日清晨4點半,英軍的兩翼進攻沿海岸平原和高原展開了。9點一切已經一目了然,這是英軍的一次大夫模進攻。雙方力量相差懸殊:英軍擁有坦克300輛,戰鬥機116架和128架轟炸機,而德軍僅擁有150輛坦克,60架戰鬥機和79架轟炸機,火炮數量也少於英軍。因此,隆美爾第一次真正遭到了進攻,同時也是第一次不得不進行以防禦為主的戰鬥。在第一天的戰鬥裡,在灼熱的高溫和令人窒息的塵霧中,雙方坦克和步兵進行了猛烈而殘忍的廝殺。

  隆美爾在戰鬥中的前景很不樂觀,敵眾我寡,武器裝備差,所以頻頻失利。但自戰鬥打響後,他就沒有休息過,他知道只有88毫米的高射炮才能對付馬蒂爾式坦克,於是他在哈勒法亞佈署了5門,又在哈菲德山脊安置了4門,把餘下的另外4門交給守衛薩盧姆的第15裝甲師。這些炮在擊退英軍的坦克進攻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6月15日的戰鬥毫無結果,然而,那天晚上隆美爾很樂觀,德軍不僅守住了哈勒法亞隘口,並對英國的馬蒂爾式的坦克有重創。

  為了打退敵人的進攻,16日淩晨,德軍又主動出擊,但是卻並沒有取得優勢,反而傷亡了不少人和坦克。此時隆美爾意識到,這場戰鬥後,如果英軍這時不顧一切地集中兵力緊逼過來,他將不得不放棄包圍托卜魯克的計劃。因此,他決定把賭注押在英軍對自己側翼明顯感到不安這一點上。當晚12點35分,他電告第15裝甲師撤離卡普諾與第5裝甲師一起插入敵軍側翼,然後沖向哈勒法亞海岸,這樣既可解除英軍對哈勒法亞的包圍,亦可切斷英軍整個遠征部隊的後路。17日清晨第5輕裝師準時出發,6點便到了第一個目的地錫迪—蘇萊曼。第15裝甲師也同樣抵達指定位置。7點45分,德電臺監聽到英第7坦克旅「形勢危急」,並要求皮爾斯將軍前來挽救局勢。

  隆美爾斷定英指揮官已開始失去對局勢的控制,不會採取任何主動行動,遂敦促兩個師大膽迅速地向哈勒法亞進攻,並防止英裝甲部隊從北面突破。在德軍的突然襲擊下,英軍遭到挫折,陷入一片恐慌之中,上午10點,英軍開始撤退,全部退回了埃及境內。

  「戰斧作戰」(德國人稱之為薩盧姆之戰)就這樣結束了。丘吉爾在回憶中悲哀地寫道:「17日一切糟透了。」此戰中,英軍損失969人,坦克100輛;德意軍損失678人,坦克62輛。

  丘吉爾首相寄予厚望的「戰斧作戰」沒有砍倒隆美爾,卻以失敗而告終。「戰斧作戰」後的第4天,韋維爾就被解除了職務,而隆美爾卻聲譽崛起。

  除了隆美爾高超的作戰戰術外,他的聲譽提高與他的副官36歲的阿爾弗雷德·伯爾恩德中尉的宣傳有重要關係。伯爾恩德中尉是納粹宣傳部的高級官員之一,長得粗壯結實,一頭卷髮,皮膚黝黑,但他卻善於舞文弄墨。隆美爾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稟告希特勒的時候,便想到他,將他派回去。伯爾恩德對此自然心領神會,利用一切機會吹捧隆美爾。「他是個搞蒙蔽和偽裝的老手,」他在一次廣播宣傳講話中說:

  「他總是幹那種很少有人意料得到的事。倘若敵人認為我們在某地的兵力最強,那麼你可以肯定那裡是我們兵力最薄弱的地帶。而當敵人認為某處是我們的弱點又冒險接近時,我們又會變得確實十分強大。」他接著說,「一次我們把托卜魯克的敵人惹怒了,他們用炮火轟擊了我們的觀察所。於是隆美爾命令架設觀測塔。於是,一夜之間竟出現了30個這樣的塔樓,而且都有全副武裝的假人在不停地細緻觀察,他們由躲在防空洞裡的士兵操縱,不時地順樓梯上上下下。

  敵人感到十分困惑,向這些觀測塔發射一連串猛烈的炮火,他們把自己的全部炮彈都射向這些觀測塔。過了不久,英軍放棄了這種嘗試——而就在這時,我們又把假人換成了有血有肉的真正的觀察兵。」

  信件也像雪片般飛向隆美爾。一個10歲的小女孩在新聞記錄片中看到她的這位偶像後,寫信說:

  「我非常崇拜您和您的非洲軍,並熱切地希望您贏得最後的勝利。」一位上校帶著幾分諂媚寫信給隆美爾:

  「我想寫一部有永久價值的作品,它將表現我們時代一位年輕的將軍,要把他作為子孫的榜樣,為尚武精神高潮的到來提供一個起點。」

  1941年6月22日,對社會主義蘇聯發動突然大規模入侵的希特勒,把隆美爾的勝利看作是個好兆頭,不由得心花怒放,親自提議晉升他為上將,並迫使陸軍司令部設立「非洲裝甲兵團」。隆美爾在兩年之內已從中校提升中將,這次又提升上將,這大大激怒了三軍中與他相差不多的軍官們。這一時期,在隆美爾的個人檔案裡,有不少其他軍官充滿指責和埋怨的信件。這些人多是被隆美爾棄而不用的舊部。但由於得到了希特勒信任,隆美爾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