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利瑪竇 | 上頁 下頁


  §第一章 通向中國之路

  15世紀末16世紀初是航海大發展時代,西歐一些國家開始尋求海外貿易並擴大其財源和勢力範圍。

  首先是葡萄牙商人和西班牙商人沿著新航線來到了印度、馬六甲,然後又到達中國和日本。隨之而來的是傳教士。馬大·利奇(漢名利瑪竇,以下皆稱利瑪竇)就是到遠東傳教者之一。

  意大利佛羅倫薩是文藝復興的中心之一。利瑪竇的故鄉馬切拉塔就離佛羅倫薩不遠。馬切拉塔位於馬爾凱省(或者說邊境省),從前是兵家必爭之地。早在古羅馬時代,馬切拉塔這個位置就有一座城池。利瑪竇1552年10月6日出生在馬切拉塔的一個藥店老闆家庭,他是長子,至少有6個弟弟和1個妹妹。

  利瑪竇從幼年起就聽到古文物的傳聞——不僅有古典時代的痕跡,還有峨特時代末期和文藝復興初期的,如14世紀中葉築起的城牆,豪華的宮殿和1550年根據意大利文藝復興時代著名建築師布拉曼特設計建造的聖處女瑪麗亞那座優雅的教堂。

  然而,在利瑪竇看來,所有這些自然美,這些歷史陳跡和藝術的壯麗,比起基督教奇跡來,都黯然失色。他小時候就常參加重大節日活動中的迎神活動,並在尼古拉·本奇韋尼神父創辦的學校裡學習基礎語法。利瑪竇後來說是這位神父「正當我們的年齡太小,因而最危險的時候,以無比厚愛教育了我們,引導我們走向今日的狀態」。但他不到7歲的時候就與神父分手了,因為神父進了耶穌會。直到1561年5月,小利瑪竇才又進耶穌會士辦的小學念書。

  在這座小學裡,利瑪竇結識了許多後來富有成就的夥伴。利瑪竇學習很認真,在人文科學和文字課程方面成績優異。他早就考慮日後要當教士,不過還在猶豫是進耶穌會呢,還是進嘉布遣會。他父親首先關心的是家庭的前途,明白地告訴他說,他還太年幼,談不上作出這樣重大的決定。他父親在羅馬有許多親友是幾位樞機主教的左右,於是就把這少年送往羅馬去學法律,也許還暗中企望他在宗教界創造輝煌的事業。

  就這樣,1568年10月或11月,年方16的利瑪竇一去不復返地告別了度過可愛的童年的迷人的馬切拉塔。法學學習突出的性質是實證性和實用性,這雖然與古羅馬精神絲絲入扣,相得益彰,卻似乎對少年學生利瑪竇沒有吸引力。他本人的興趣在他就讀的羅馬公學的創辦者——耶穌會創始人聖依納爵·羅耀拉那。表現耶穌會這個新教派的思想最清楚的,是聖安德烈備修院的裝飾。殉教的場面對利瑪竇影響極大。以後連續三年,利瑪竇一再失望,焦急地等待獲准加入某個教團,從而成為這支殉教候補者大軍的一員。就在差不多同一時期,教父們改組這些教團,主要是為了促進文藝和科學。在日耳曼公學,創立了五個這種教團,每天傍晚做尊崇聖母功課時,人們高唱聖母頌。大約1559年底前後,聖母報喜第一教團過於興旺,只得一分為二,小的吸收18歲以下的少年,利瑪竇成為最早的成員之一。他每星期六都去教堂參加聖母啟應禱歌唱。1570年,他禮拜的位置轉至一個大分部。

  對於利瑪竇而言,聖母會只是「備修院的進身階」。19歲那年,他寫信給父親,提出想入耶穌會,深入研究教義,不願結婚等想法。父親收信後,擬前去勸阻他,可是還沒動身就病倒了。反復三次都是如此。父親認為這是天主的旨意,只好打消勸阻的念頭。

  並覆信利瑪竇,同意他入耶穌會。1571年聖母升天節(8月15日),利瑪竇提著簡單的行李來到了聖安德烈備修院。

  在備修院裡,利瑪竇在法比烏斯·法比伊斯神父的熟練指導下遍歷聖依納爵「心靈功課」的全過程。

  正是這位神父日後擔任了羅馬公學校長,為利瑪竇爭取到了出國傳教的資格。在備修院學習13個月之後,利瑪竇於1572年9月15日按照慣例搬進了羅馬公學。以後一年多時間裡,利瑪竇奉命由克洛德·阿誇韋瓦神父指導。這位神父後來擔任了耶穌會第五任總會長。

  以後幾年中,除去佛羅倫薩小住之外,利瑪竇一直在羅馬公學學習。不論是文科、理科,還是神學,他都取得了優異成績,在拉丁文、哲學、數學、天文學、地理學等方面,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尤其是他師從數學家克拉韋烏斯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對他日後在中國傳教幫助很大。這幾年中,耶穌會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決定性階段。新任總會長比利時人艾弗拉爾邁居裡安十分重視東方傳教,並派范禮安神父為觀察員去組織駐印度、日本和中國的機構。利瑪竇和他許多同伴一樣嚮往去東方傳教。當人們在羅馬聽說,東方傳教團檢察師馬丁薩華前來招收助手時,他再次報名參加,甚至和同伴跑到羅馬城外去迎接這位傳教士。利瑪竇獲得了他人垂涎的恩典。當耶穌會總會長想恩准他順便回家與親人團聚時,他謝絕了,只是在臨行前與薛華神父、巴范濟神父一道請求教皇格列高利八世的祝福,然後於1577年5月18日離開羅馬,經由佛羅倫薩和熱那亞,前往葡萄牙。就這樣他猝然結束了在羅馬受訓的時代,加入了復興的天主教會在世界各地開創的宏偉事業。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