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林肯 | 上頁 下頁 |
三五 |
|
§第十八章 名垂青史 1865年4月18日,成千上萬的人彙集到白宮的草坪上。他們排成兩列縱隊,分別從靈柩兩側魚貫地走過東廳,瞻仰總統遺容。在白宮東廳,停放著總統的遺體。一頂黑色縐綢的帷幔罩著放在臺上的靈柩。 靈柩四周裝飾著穗狀飾物、草葉、銀星和銀線。一座銀碑上刻著這樣的碑文: 合眾國第十六任總統阿伯拉罕·林肯 生於1809年2月12日 卒於1865年4月15日 第二天,數百名顯要人物來到白宮舉行哀悼儀式。 大教堂的巨鐘發出當當之聲,與所有教堂的鐘互相應和,響徹天空。在表示哀悼的隆隆禮炮聲中,總統的靈柩慢慢啟動。合眾國第十六任總統阿伯拉罕·林肯最後一次出了總統府正面巍峨的大門。在通往國會大廈的1英里的路上,人行道和路邊都擠滿了前來瞻仰的人群。沿街每幢房子的屋頂、窗口、門前、陽臺和樓梯上都擠滿了人。6萬群眾目送著4萬人的送殯行列緩緩移動。靈柩將停放在國會大廈,準備運往總統的故鄉進行安葬。 4月21日上午,靈柩被安放在華盛頓車站一節特別的殯車上,開始了送殯的旅程。載著遺體的列車將行駛1700英里,沿途經過4年前林肯第一次赴華盛頓就職時所經過的各站。巴爾的摩處處表示出哀悼和崇敬。哈裡斯堡有3萬人冒著夜間清晨的傾盆大雨來瞻仰遺容。費拉德爾菲亞有50萬人等候殯車。靈柩停放在獨立廳裡,前來致哀的人排了3英里長。在紐約市,從高樓大廈到貧民窟,到處都披上了黑紗。將近10萬人匯成了浩浩蕩蕩的送殯行列,幾乎各個人種、各個民族、各個宗教和各個政治信仰的人都有代表參加,其中包括2000名黑人代表。將近10萬人從西北各地趕到芝加哥送殯。沿途的每一座城鎮、每一個鄉村、每一個十字路口和每一個偏僻的農莊,都在表示沉痛哀悼。靈車終於回到了斯普林菲爾德,靈柩停在林肯曾發表過演講的州議會大廈裡,前來哀悼的有7.5萬人。從清晨到深夜,故鄉人川流不息來向他告別。 5月4日,靈柩被運到橡樹嶺公墓進行安葬。數千名群眾聚集在墓地旁的青山綠水邊,聆聽著祈禱和聖歌,聆聽著朗誦林肯的第二次就職演說詞。鮮花散向墓穴,一把一把,多得積成了花丘,卻也表達不盡人們對已故總統的哀悼和追念。 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評價說,林肯由於具有「獨特的精神力量和偉大的人格」,已經成為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傳奇人物,「他的地位相當於音樂中的貝多芬,詩歌中的但丁,繪畫中的拉斐爾和人生哲學中的基督。即使他不曾當選為總統,也將無可爭辯地和現在一樣偉大,但是這恐怕只有上帝知道」。 愛默生說,林肯總是根據需要而成長。在戰雲密佈的年代裡,他是一個「沒有假日的總統,沒有晴日的水手他的歷史就是他那個時代的美國人民的真正歷史。他一步一步地走在前面,他們慢他也慢,他們加快步伐他也加快步伐,他是這個大陸的真正代表,是完全獻身於社會活動的人,是合眾國之父」。 林肯就像一塊巨大的磁石一般,吸引著眾多的人。 他的性格引起許多人的興趣。他是一個看似簡單,實際很複雜的人。他話雖不多,思考得卻很多。他讀的書少,知識卻很豐富。有一次,他說:「我學東西慢,但學到的東西忘掉也不容易。我的頭腦就像一塊鋼板,很難在上面銘刻什麼東西,而一旦刻上以後,要把它抹掉又幾乎是不可能的。」 他讀書喜歡讀出聲。有人問及他為何習慣這樣,他回答說:「我用兩種感官去領會書中的意思,這是因為當我朗讀的時候,我不但看到所讀的東西,而且聽到它,兩種感官同時發揮作用,即使不能加深理解,也能記得更牢。」 他心地善良,心胸寬廣,對自己要求嚴格,謙虛謹慎,卻絲毫不怯懦。他清醒的認識到自己的才能,深信自己具有過人的長處。林肯的私人秘書約翰·海根據多年的觀察,得出結論,說林肯性情怯懦,那是不合事實的。偉人決無怯懦的時候。正是因為林肯意識到並表現出超人的力量和才能,所以像蔡斯和波默羅伊那樣的人才對他毫不寬容。 他對錢不是很感興趣,但對掙到手的錢總是精打細算。當他逝世時,留下了9萬美元的遺產。 他不怎麼擅長管理,他政府下屬的各個行政部門之間配合不好。他同國會的關係也搞得很僵。對於如何拉攏反對他的政客,他總是一無所知,常常無計可施。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