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林肯 | 上頁 下頁 |
五三 |
|
傑伊·庫克自有他過人之處,而他也有其獨到的理論。這就是:這場戰爭只是美國經濟發展大潮中的一個小小浪花,美國的未來是繽紛多彩、有聲有色的。鐵路、航運、工業、農業和石油開採業等的投資必將迅猛增加。1863年,遠洋巨輪給美國運來了182808名歐洲籍勞工和墾殖人員。這一年,加利福尼亞等州開採出價值1億美元的金銀。在搶購蘇必利爾湖一帶鋼鐵礦區土地的熱潮中,光是1864年2月一個月登記購買的土地就達2.6萬英畝。 但是,在戰爭車輪飛速旋轉,經濟大潮洶湧澎湃的同時,美國的經濟世界也孕育著不少的陰暗面,形形色色的人物魚龍混雜,在美國進行著各自的表演。 北方和邊界州湧現出了成千上萬個小康之家;不少人為逃避兵役而提供替身發了一大筆橫財,也有人通過向殘廢軍人出售木制或金屬假肢成了暴發戶;數以百計的銀行巨額存款,靠的是偷越封鎖線做違法生意,買賣短缺的軍需用品及原材料、藥品和酒類等。 一些棉花投機商挖空心思偷運大宗棉花賣給紡織廠,從中牟取暴利;不少這類案件涉及到營私舞弊的軍需官和承包商,被斯坦頓和達納組建的緝私懲貪秘密警察機構查獲法辦。薛爾曼將軍大罵那些只顧賺錢不惜同敵人做生意的辛辛那提商人;格蘭特總司令則痛斥做馬草生意漁利的林肯的好友斯威特,還揚言如不停止就槍斃他;但就是這位廉潔慎行甚至有點愚鈍的陸軍總司令,想不到自己的姻親也在棉花生意中大發戰爭財,要不是他的參謀長羅林斯揭發,他可能還一直蒙在鼓裡呢。 總檢察長愛德華·貝茨在日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述:「這場內戰所造成的傷風敗俗現象,在生活的各個領域真可謂比比皆是,屢見不鮮;濫用職權和拼命撈取不義錢財的事例也已司空見慣,不再令人震驚了。」 更為嚴重的是,一些傷天害理的奸商已不滿足於獵取合法利潤,正如與陸軍部副部長達納接近的詹姆斯·格·威爾遜將軍所指出的,他們「做帳篷時以次充優或把尺碼改小幾寸,做馬套用的是有裂紋的牛皮,馬鞍粗製濫造,鞋墊用的是紙,衣服劣質,馬料則是糠秕和廉價穀物混合拌成」。無獨有偶,1864年7月的《哈潑斯月刊》也揭露了一樁駭人聽聞的前線怪事。該期月刊寫道,士兵們在頭一天行軍或遇上第一場暴風雨時,往往發現他們上衣、褲子、大衣和毯子的質量太差,風一吹便散成條條,雨一淋就爛成片片,變成稀泥。難怪英國的《布萊克伍德雜誌》也有感於此,發表評論說:「一場大戰中滋生出來的惡棍總要比殺死的惡棍來得多!」 一些人大發國難橫財,揮霍無度;另一些人則缺吃少穿,生活艱辛。 紐約的旅館和戲院全都顧客盈門,珠寶零售店和婦女服裝店的營業額突破了歷史上的最高記錄,買賣雙方都成了報刊追蹤探究的熱門話題,沒完沒了地向讀者傳播。而社會的另一畸形現象,則是平頭百姓的艱苦生活,令人慘不忍睹:一個在奇卡莫加陣亡的烈屬由於沒有吃的,竟在俄亥俄州哥倫布市貧民窟的一間茅屋裡活活餓死。《馬霍甯哨兵報》針對這種不正常的現象猛烈抨擊說:「在這個寄生蟲與愛國者混雜的國家,豪門富室窮奢極侈,正直貧民則忍饑挨凍。戴著假寶石招搖過市的『冒牌貨』①,活像一些腐爛的鯖花魚。看到他們那庸俗的華麗外表,真是光怪陸離,令人痛心疾首。」 ①冒牌貨本是紡織業中的一句行話,此指大發戰爭橫財又揮霍無度的奸商。內戰時期的美國同時存在著光明面和陰暗層,這一面一層時而交替出現,時而雜然紛呈。 保健委員會收到了500萬美元的私人籌款,從而為軍營裡、戰場上和醫院中的士兵提供了多方面的幫助。此外,人民捐獻的價值一千五百多萬美元的被褥、衣服、日用品和食物等,後來都被寄到了前方他們的親人手裡。 林肯在華盛頓的一次保健義賣會閉幕時即席講了話。他盛讚了那些為正義事業而出生入死的士兵們所建立的最高功勳,表揚了美國婦女在為減輕士兵及其家屬的痛苦而組織的義賣活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總統說道:「我從來沒有研究過讚美女性的藝術,但我要說的是,假如把古往今來的一切演說家和詩人讚美女性的話都用到美國婦女身上,還遠遠不足以說明她們在這場戰爭中所起的卓越作用。」 有光明,也會有陰暗。《斯普林菲爾德共和黨人報》揭露出了華盛頓所發生的一系列醜行,指出一些政府的高級官員恣意玩弄頗具姿色的貧家婦女,恰恰是利用人家生活上的困窘。其他許多報紙也都專欄披露過這些曾轟動一時的與女工有關的竊玉偷香者。這些醜聞在眾議院五六月份的報告中都得到了證實。諸如:「財政部的一個局成了誘姦的賣淫窟;國會議員們竟把他們的姘頭雇用為辦公室職員;一位道貌岸然的參議員在大街上遭到毒打,對方是一個被他姦污過的婦女;酗酒現象隨處可見;政府在簽訂合同時上當受騙。本報派駐華盛頓的一名記者經過深入觀察寫了篇報道,認為『華盛頓從來都沒有像今天這樣荒淫無恥。』」衣服和食品的價格飛漲,但工資卻原封不動,或是提得十分緩慢。 資本家和投機商靠的正是壓榨工人血汗,壓低他們工資才發財致富的。 工人階級出於自衛本能,開始使用所謂的「罷工」武器。1864年發生的罷工次數比美國歷史上的哪一年都要多。1864年3月,「芝加哥—加里納」聯合鐵路公司的工人們指責公司頭兒們沒有履行一天付3美元工資的一月協議,通往芝加哥的各條鐵路的火車司機於是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罷工。只是後來由於部分司機復工,加上從紐約和東部其他城市調來了一些司機,這次罷工只進行了兩天便橫遭破壞,不幸夭折。1864年5月,除一條鐵路外,通往芝加哥的各條鐵路線統統癱瘓。這次罷工已不是火車司機,而是一般鐵路員工。他們因為到手的工資幾乎買不到什麼東西,便聯合起來罷工,要求把每日工資1.5美元增加到1.75美元。此外,紐約和芝加哥等城市的排字工人組織了印刷工會,麵包工、皮鞋匠、鐵匠、海員、裁縫和箍桶匠等也都組織了各自的工會、共濟會和自保協會。工人們通過各自的鬥爭,特別是罷工施壓,迫使那些壓榨他們的資本家讓步,使自己的生活多多少少得到了一些改善。 對於風起雲湧的罷工浪潮,林肯極少干預,他以總統的身份只介入過兩次。一次是1863年底造船廠工人舉行大罷工,延誤了船舶的交工期。 當時聯邦第十軍軍長兼南方軍區司令昆·亞·吉爾摩將軍建議滿足罷工工人的要求,只是南大西洋封鎖特遣隊司令約·阿·伯·達爾格倫不同意,問題於是擱淺在那兒。林肯總統在當年12月21日給陸軍部長愛·麥·斯坦頓的信中曾部分談到了這次罷工。他寫道:「我信守諾言,給海軍部長(按:指吉迪恩·韋爾斯)發了信。後來他來見我,談到造船廠的罷工大大拖延了船舶的竣工期,因此他認為吉爾摩將軍的建議是完全適當的。他只希望(我也希望)吉爾摩將軍能跟達爾格倫海軍少將友好磋商並向他作些解釋」。林肯在這封信中實際上是命令他手下的兩名將領坐到一起,協商解決好這次罷工,而林肯本人和海軍部長全都同意吉爾摩將軍的建議,看來達爾格倫海軍少將是硬撐不下去的。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