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林肯 | 上頁 下頁
引言


  19世紀俄國著名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有句名言:「一個人的活動,如果不是被高尚的思想所鼓舞,那它是無益的,渺小的。」

  美利堅合眾國第十六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1865)的畢生活動,正是在解放黑奴,使美國成為永遠不可分割的整體這一「高尚的思想」的鼓舞下,最終不僅正確地處理了當時嚴重的國內種族矛盾,捍衛了聯邦的統一,更重要的是使美國人民深深記住了民主主義的真諦,並為整個人類留下了一筆「愛好自由」的遺產,這位「美國之父」成了地道的「人類之友」。他生平的活動也就理所當然地不僅有益,而且是偉大的了。

  1809年2月12日,在美國肯塔基州開拓地的一間簡陋的小木屋裡,一個偉大的生命呱呱墜地,他就是52年後當選為美國第十六任總統的亞伯拉罕·林肯,一個與其祖父同名的男嬰。

  小林肯的祖父亞伯拉罕·林肯原系北美弗吉尼亞州羅金漢縣的民兵上尉,後舉家搬遷到肯塔基州,膝下兩女三子。

  小林肯的父親托馬斯·林肯排行第三,成年後常住肯塔基州的華盛頓縣,「給人當雇工,做木匠,在州屬民兵隊服役,一度擔任過坎伯蘭縣的警察」。小林肯9歲喪母,後在賢慧、勤儉的繼母的愛撫下成長。

  多年之後,「亞伯」仍念念不忘她的至真至聖的「母愛」,並高度評價她「對他的無聲感染力」。

  林肯總統自幼勤奮好學、單是為了寫好字,他就作了不懈的頑強努力。家裡「沒有錢買紙筆,他就用木炭四處塗畫,在沙地和積雪上練、勤練苦練,最終練就了一手好字。」

  為生計所迫,林肯一家人都得從事非常艱苦的勞動。這種勞苦經歷和生活磨煉,鑄就了這位偉人的鋼筋鐵骨,培養了他那超人的勇氣、毅力和自信,更賦予了他駕馭自身命運的魄力和體諒民瘼的愛心。他膂力過人,謙虛謹慎,辯才無礙,幽默風趣。他刻苦自學英語文法、數學、丈量和法律等知識,並最終取得律師資格。他善於演說,思路清晰,簡潔有力,引人入勝,有「卓越的演說家」之譽。

  從1831年起,22歲的林肯開始離家獨立,先後定居在伊利諾伊州的梅肯縣和散加芒縣的紐薩勒姆村,當過店員、郵遞員、測量員。1837年4月.林肯遷往州府斯普林菲爾德市。從1834年至1842年,他曾連任四屆伊利諾伊州議會議員。1847年至1849年,林肯出任國會眾議員。

  林肯對奴隸制一貫深惡痛絕,但其觀點卻是「先進而不激進」,他堅決反對奴隸制向北方擴展。

  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

  1858年,林肯發表了「一個分崩離析的家庭維繫不了多久」的著名演說,在全美風靡一時,聲譽由是鵲起。

  1860年11月6日,林肯當選為美國第十六任總統。1861年3月就職,一個月後,南北戰爭爆發。在四年內戰期間,林肯作為聯邦最高軍事統帥。有效地控制了戰局的發展。1863年1月1日,總統頒佈《解放黑奴宣言》,使戰爭的群眾基礎大為增強,保證了戰爭的勝利。同年11月19日,林肯在賓夕法尼亞州葛提斯堡國家公墓落成典禮上發表了著名的演說,提出了「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主義綱領,成為爾後美國的立國之本。

  1864年11月8日,林肯再次當選為總統。翌年3月4日,他面對戰局的勝利曙光和浩繁的重建工作,在宣誓連任總統的就職演說中強調指出:「我們對任何人都不懷惡意,對一切人都持寬容態度;堅持正義……

  包紮國家的傷口,關懷肩負戰爭重擔的人和他們的孤兒寡母,努力實現並維護我們相互之間和我國與各國之間的公正、持久的和平。」

  不幸的是,正當林肯著手推行他那寬大為懷的重建政策時,一名刺客的罪惡槍彈卻奪走了他的生命,埋葬了他的偉大理想。連馬克思也不無惋惜地稱這位「達到了偉大境界而仍然保持其優良品質的罕有人物」,一直到「在他成為殉難者倒下之後,全世界才發現他是一位英雄」。

  編著者
  1998年6月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