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拉賓 | 上頁 下頁
三〇


  這樣一來,工黨內便出現了兩人競選的局面。佩雷斯經驗老道,他為了穩住拉賓,便邀請拉賓共進午餐,並對拉賓說:「最後的結局是我們兩人競爭總理職務,讓我們從年長的同事那裡汲取教訓吧,不管誰輸了,都應以大丈夫的氣概接受結果,並保證忠於取得勝利的人。」拉賓並沒有被他的話麻痹,也不願入選他的內閣,但同意了他的這種君子協定。但後來拉賓就心虛了,因為不是看不看得起佩雷斯的問題,也不是他願不願意參加競選的問題,而是工黨中央委員是否願意推薦他這個初出茅廬的人去當總理的問題。關鍵時刻,奇跡出現了。

  首先是財政部長薩皮爾站出來表態支持拉賓。他的表態至關重要,他有一大批忠實的支持者。他自己不當總理而舉薦拉賓,大家認為有他的道理。接著,梅厄夫人也表態支持拉賓。這樣,黨內的兩個實力派人物的力量統一了,形勢一下變得對拉賓有利起來。他們倆人舉薦拉賓,是因為工黨政府需要一個新人來主政,而拉賓符合條件。但佩雷斯的支持者也不弱,在表決前,在民眾中很有威信的埃澤爾·魏茲曼披露了拉賓在「六天戰爭」之前即1967年5月23日的表現,說拉賓是個在緊要關頭信心不足的膽小鬼,結論是不宜擔當總理重任。但是,人們不相信一個「六天戰爭」的英雄會是一個膽小鬼。

  1974年4月22日的秘密投票表決,結果很玄,拉賓僅以298票對254票的微弱多數戰勝了佩雷斯。當不成部長卻當上了總理,這便是奇跡。

  散會後,鮮花和祝賀潮水般湧來,家中的電話沒有停過,支持者紛紛表示慶賀,新聞記者把他和妻子利揚當成焦點人物擺弄到深夜。他在送別幾個最親密的朋友時坦率地承認,他能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由一名新議員急速地上升為總理確實是一件難以想像的事實,真是一個奇跡。

  在組閣和處理國家大事的時候,拉賓感到每一件都很棘手。他走起路來步履維艱,這是因為工黨處於最艱難的時期。總理的擔子是沉重的,這對他來說無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全新考驗。

  3.帶鐐銬的跳舞

  拉賓奇跡般當選總理,對他本人來說是個奇跡,對整個以色列領導層來說,則標誌著領導權已由早期東歐移民創業者轉移到了在以色列土生土長的下一代人手中。也是這種經歷和背景,早期那種近似獨裁的統治作風難以為繼了,在古裡安時代,內閣的大事基本上是他個人的意志;梅厄夫人時代,要改變她個人意志是很難的,她甚至在廚房裡決定國家大事,因此有「廚房內閣」之稱。但到了拉賓當總理,情況就不一樣了,一切大事得由黨內頭面人物集體決定,甚至聯合政府中其他小黨的意見也得尊重。因為,他們都是些有實權的資深領導人。拉賓的組閣工作,可以說是帶鐐銬的跳舞。

  帶給拉賓麻煩的首先是工黨多年的合作夥伴——全國宗教黨。他們變得保守和右傾,且對與工党聯合組閣要價太高,儘管在10月份他們加入了拉賓聯合政府,但只能使內閣政權更加脆弱。其次是拉賓自己根本無權挑選中意的部長,總是党讓誰當部長誰就可以當,拉賓只有接受的份。如拉賓讓自己的摯友阿隆當國防部長,但拉菲黨堅持要讓佩雷斯擔任此職,最後,拉賓只好讓阿隆擔任外交部長。

  經過許多的幕後交易和明火執仗的鬥爭,拉賓終於在6月3日代表工党向議會提交了內閣名單,議會批准了他的提名,他的政府才開始運轉。他為自己的政府規定了內外政策的綱領。對外:把以、阿間的政治談判繼續下去,但要掌握談判的主動權,不能讓以色列總是作為美國或阿拉伯方面倡議的響應者,自己也得有新倡議。同時還應繼續加強以、美關係,要在盡可能短的時間裡從美國那裡獲得盡可能多的槍和錢,只有擁有強大的力量才能使阿拉伯人相信談判是惟一的出路。此外要繼續加強打擊國內外的恐怖主義活動。對內:要醫治戰爭創傷及重振經濟。要加快建設速度,防止移民人數的下降。在上述目標中,拉賓認為重要的是使以色列擺脫與阿拉伯鄰國的戰爭狀態。在這方面有利的條件是以、埃軍隊脫離接觸的協定已經實施,5月底以色列又與敘利亞人簽定了同樣的協定。

  拉賓就職不到兩個星期,美國總統尼克松就來訪了。尼克松是拉賓的老朋友,在國內,他正被「水門事件」搞得焦頭爛額,但他的中東政策的成功,無疑是他值得炫耀的外交成就。他想借訪問中東之行以改變自己在美國公眾心目中的形象。因此,拉賓準備充分滿足他的這一願望,同時也與他談一下中東和談及武器供應問題。

  尼克松先訪埃及,在埃及時,他受到薩達特組織的300萬人的歡迎。6月16日,尼克松來到了耶路撒冷,歡迎的人群從機場一直排列到市中心。雖然人數不及埃及,但尼克松知道:這是以色列有史以來的最隆重的場面。因此,他一再向沿途的人們招手致意,並一再高喊:「謝謝你們!」在專車內,尼克松也掩飾不住高興地與拉賓說:「他們知道我為以色列作了些什麼!」在後來的會談中,雖然強調了和談的進程及原則,但並沒有取得什麼實際成果。因為尼克松已被「水門事件」攪亂了思緒,也無心對以色列的安全作什麼承諾了。回國後,尼克松仍然被趕下了台,成了美國有史以來第一個被彈劾的總統。對於拉賓來說,他從內心深處感到遺憾,因為尼克松畢竟是一位親以的總統,他給以色列提供的武器和經濟援助,要比以前的幾任都多得多,他也從來不以強制的手段來迫使以色列按自己畫的圈圈辦事。

  尼克松的這次訪問,對拉賓來說是有幫助的,一可以樹立他在國民中的形象,二可以讓國民看到,拉賓時期美以的安全保障紐帶是牢固的。

  4.以總理的身份訪美

  尼克松下臺了,新任美國總統福特上了台,這並沒有改變美以關係的根本格局。拉賓想借訪美之機,一來向福特表示祝賀,二來借此溝通一下雙方的觀點和感情。

  1974年7月10日拉賓以以色列總理的身份攜夫人利揚訪美,受到美國人隆重的歡迎。

  拉賓和福特也是老朋友了,那時,一個是大使,一個是眾議院少數党領袖。現在,兩人的身份都變了。在親以的態度上,福特一點不比尼克松遜色。會談是誠摯友好的,一些建議切合實際。拉賓為了進一步把武器供應渠道拓寬,一口氣提了三份武器供應清單,一份是急需的短期的,另兩份是長期的。福特和基辛格對此都沒有明確表態,拉賓的心懸著。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