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卡內基 | 上頁 下頁 |
一 |
|
§第一章 20歲以前的卡內基 1835年11月25日,被稱為鋼鐵大王的卡內基出生在蘇格蘭的鄧弗姆林。他的全名叫安德魯·卡內基。他是後來在13歲隨父母移居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亞利加尼的。 鄧弗姆林約在北緯56°線通過的位置,在世界地圖上比莫斯科還要偏北,在細長的福斯灣的最深處,是蘇格蘭的古都。這裡遍地是粗硬的岩石,上面長滿了矮松及杉木等。 少年時,卡內基時常隨著教歷史的叔叔拉文達到處參觀古跡。他對從庫爾德人的移居、到與英格蘭的敵對關係,以及同一國君治理等史了如指掌。他所具備的歷史知識已遠超過與他同齡的孩子。 他常聽叔父講故事。他對瑪麗女王在這城中被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捕獲時的故事聽得入了迷。尤其著迷騎士華萊士揭竿而起的故事,當他聽到華萊士被處極刑時,竟然淚流滿面。 卡內基可以於家中遠眺建在岩石上的愛丁堡。他6歲時,曾隨叔叔和堂弟一同前往愛丁堡,一睹躬身駕臨愛丁堡的維多利亞女王尊容。叔父自從妻子去世後,一直過著鰥居生活。他一人撫養喬治長大,卡內基與喬治情同親兄弟。 鄧弗姆林的北方盛產煤,南方一帶為農場。農場出產馬鈴薯、燕麥及少量的小麥。父親經營紡織廠,專門織絲綢及亞麻以及蘇格蘭格子布,遠銷世界各地。 卡內基出生時,住宅樓裡陳列著數台紡織機,且雇用了幾名工人。但那時正值政治與經濟轉型期,英格蘭的蘭開斯特及利物浦等新興機器紡織企業排擠家庭工廠。遭受此打擊,鄧弗姆林的紡織業日漸衰頹。 工人離開紡織工廠後,附近的年輕人紛紛拿起鎬,鍬,轉往煤礦及鐵工廠謀生。卡內基的其它親戚相繼離開鄧弗姆林移民美國。卡內基家族中的一部分成為美國移民。 卡內基的母親瑪琪以縫鞋為副業,工作場所設在家中的二樓。每當母親工作忙碌時,卡內基總在一旁幫忙穿針引線,還在吃奶的弟弟湯姆則在搖籃裡香甜甜地睡著。 每天一大早卡內基就起床。由於沒有自來水,一切用水都是在附近僅有的一口井排隊打來的。每天,卡內基都要用大木桶,來回挑幾次水,而後才吃早飯、上學,還曾因詩歌朗誦會上的優異表現而獲得獎學金,他的父親並不是一個單純的紡織業者,同時是個讀書愛好者。包括叔父在內,父親等5位好友還合辦了一個讀者會,大家時常聚在一塊朗誦、讀書。 在1848年4月舉家移居美國前,卡內基一家收到了安妮姑媽從匹茲堡寄給他們的第三封信,告訴他們,那裡的工作機會很多,大可一展宏圖。於是在剛毅的母親的堅持下,毅然賣掉了家產,特別是那些織布機,舉家乘船駛出福斯灣,直奔大西洋去。 這一年蘇格蘭就有188233人移居美國。他們分乘幾百艘船,遠涉重洋,駛向美國。鄧弗姆林比意大利的西西里還更為不景氣。 有的旅客在船上精神抖擻地唱著歌:「西方!西方!自由樂土在西方。氣勢雄渾的密蘇裡河滾滾流向加勒比海。縱然付出辛勞的代價,也在所不惜。在那裡,貧窮的人至少可以摘取地上長出來的果實……」 但當帆船一駛離蘇格蘭,大家因暈船都躺下了。 唯獨卡內基身體狀況良好,因而倍受船員們的喜愛。 卡內基幫著船員做了一些雜事,他享受到了一般旅客所沒有的特別餐點。5歲的弟弟湯姆和母親一塊住在女性的船艙,卡內基與父親住男船艙。打開甲板的艙口,順梯而下,就置身於這個客艙的黑暗之中,舉步行走得躬背彎腰,否則就碰頭。對卡內基來說,這是一次愉快的海上旅行。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