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肯尼迪傳 | 上頁 下頁
一四


  在整個這項長時期立法努力中,貫串了調查性的探索工作。當他簽署麥克萊倫委員會報告時,一些全國性的和馬薩諸塞州的工會領袖們被激怒了。他回答說,如果他不簽字,他在參議院裡關於這個問題的威信就喪失殆盡了。但是這使他在政治上既有損失,也有收穫。電視觀眾們對肯尼迪兄弟越來越熟悉了,他們看到肯尼迪兄弟嚴厲地盤問那些不誠實的工會領袖,並教訓那些濫用誠實會員基金的騙子。同麥卡錫的作風不一樣,這個委員會給一切證人以提出事先準備好了的聲明的權利;給予提出問題進行盤問的權利和獲得證詞文本的權利,反對一人作證,完全防止自證其罪。

  1958年,約翰·肯尼迪再次競選參議員。事實上,從1952年他35歲進入參議院以來,他從未容許任何其他問題阻止他在政治上的前程,也不容許輕易取勝的預測來干擾他1958年的行動。事實上,1958年的肯尼迪無疑具有更大的優勢在比參議員職位更重要的位置上取勝,他在競選副總統提名時,已被廣大美國人認識其才華。他的青春形象刷新了美國人對政治的偏見。

  但是,在1958年,約翰·肯尼迪對再次競選仍然是非常謹慎而嚴密的。他以更為熟稔的手段運籌這次競選活動。

  肯尼迪在這個平靜的年頭裡同他在馬薩諸塞州每個角落用心培育起來的個人組織保持接觸。關於約翰·肯尼迪「為馬薩諸塞州多做一些工作」而謀求提出立法和行政行動的詳細報告遍寄到本州的各個地方。約翰·肯尼迪也越來越多地利用週末時間到州內各地去發表演說。他的大部分演講,特別是在小市鎮上發表的,都是超黨派的,而且口氣相當溫和。他還仔細培育馬薩諸塞州各種報紙對他的好感,因為這些報紙大都是共和黨的,而且在1952年幾乎全部擁護洛奇。那些記者、編輯和報刊發行人到參議員的辦公室去,總是大受歡迎的。報社經理凡是需要一個代言人,一篇社外人士撰寫的社論,或是在某一個與政府有關問題上需要人幫忙時,總發現參議員是樂於效勞的。結果,同1952年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沒有一份馬薩諸塞州的報紙在1958年反對肯尼迪再次當選為參議員。

  約翰·肯尼迪不但永遠爭取他的支持者,還經常爭取他的反對者。他總是願意忘掉分歧,寬恕詆毀他的人。並且認為在政治問題上不應提倡報復。他經常提醒共和黨人,他同索頓斯托爾合作,他支持艾森豪威爾的外交政策措施以及他的獨立投票紀錄。他經常使工商界人士知道,他努力繁榮馬薩諸塞州經濟和制止工會的不法行為。他告訴主張削減預算的人們,他對參議院「第二胡佛委員會報告」起著領導作用,並且向他們散發他父親的另一個老朋友赫伯特·胡佛的熱情洋溢的感謝信的翻印本。意裔美國人為他同弗科洛的不和而激怒,碼頭工人因為他支持聖勞倫斯航道而怨恨他,卡車司機工會和其他工會會員被他的勞工改革工作搞得不安。而黑人又因為他投票贊成陪審團審判問題修正案而對他有所疑忌——所有這些人以及其他一些人都收到他寄去的材料,強調他為他們利益所做的工作,他對他們事業的友好態度以及他對他們的領導人的支持。此外,他保證做到對一切來信立即回復,對所有來訪者都表示親切的歡迎,並儘量親自處理州裡的問題。

  肯尼迪競選做法的許多方面是獨一無二的。這些做法後來也應用到總統競選的預選中去,然後又在全國範圍內加以應用。

  在1958年,馬薩諸塞州的共和黨人找不出一個願意對抗肯尼迪的重要候選人。有些共和黨戰略家建議不反對肯尼迪,以便抑制民主黨人出動對他投票的熱潮。波士頓《先驅報》的一個專欄作家甚至建議兩黨都支持他。有人還說,共和黨人不可能戰勝他。他們不能借用一個更好的人,他們自己肯定沒有一個像他這樣的人……為什麼不一致推舉他呢?

  約翰·肯尼迪比對手多得了八十七萬三千余張選票,以創紀錄的三與一之比贏得了連續第五次的政治勝利。

  第四章 平步青雲(上)

  1960年9月2日,參議員約翰·肯尼迪闊步走進一個記者招待會會場。他用自信而乾脆的聲音宣讀了一份關於他參加競選總統的一張不滿一頁紙的聲明。他說:

  「今天我宣佈參加競選美國總統……在過去的三年零四個月裡,我訪問了聯邦的每一個州,並和各界的民主黨人交談過。因此,我參加競選是以這一信念為基礎的:即我能在提名和大選中獲得勝利。」

  這一年約翰·肯尼迪42歲。從來沒有一個這麼年輕的候選人當選過美國總統,甚至在本世紀內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也不曾提名過如此年輕的候選人。此外,約翰·肯尼迪是一個羅馬天主教徒,信仰天主教的教徒從未有人當選總統,而且從1928年以來,甚至從來也沒有人認真地從中考慮過人選。約翰·肯尼迪是美國參議員——參議院過去只選出過一個共和黨人的總統,而民主黨在這100年中甚至從來沒有提名一個參議員當總統候選人。

  但是1960年的約翰·肯尼迪變得非常堅強和果斷。他對總統這個職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說:「這個職位是行動的中心,是美國制度的主要動力和力量源泉。」此外,「你至少有機會對好些問題能有所作為……對這些問題,我作為一個父親或者一個公民,都會十分關心的……而且,如果你的所作所為是有益而成功的話,那麼……這本身就是一件極大的快事。」

  此外,他有一些非常自信的估計。他覺得,民主黨內最有希望的候選人也只有四五個人,但這些人的才幹絕不會在他之上。共和黨的候選人也不是不能擊敗的。約翰·肯尼迪覺得理查德·尼克松將是一位「頑強、老練、精明的對手」,但這個人志大才疏,他的演說風度和過去的歷史都不足以在選民中激發起信心來。

  約翰·肯尼迪對自己的不利條件也有相當清醒的認識。使記者們難以相信並使擁護者感到驚愕的是,他當眾列舉出自己的不利條件。他說,他知道從來沒有一個天主教徒曾經當選為美國總統,因為在美國的教徒中基督教新教徒佔有二比一以上的多數,也從來不曾有一個43歲的人曾經當選總統;而且特別因為這些原因,他的黨不大可能會選中他作提名候選人。

  不過,他同時也具備別人不曾有的優勢。約翰·肯尼迪在旅行、寫文章 、宣傳以及對勞工改革所進行的鬥爭中,人們日漸注重他的品質,反映在全國和州的民意測驗中,肯尼迪的實力不斷增強。不管是同其他的民主黨候選人還是同兩個有希望的共和黨人進行較量,他在比賽中總是獨佔鰲頭。從1957年到1959年,凡是私下和公開舉辦的民意測驗都對肯尼迪越來越有利,而使他的對手越來越洩氣。當然,這種風頭對肯尼迪不太有利,批評他的人變得更加公開,更加暢所欲言了。共和黨政府在兩晝夜的時間裡,對它以前似乎贊成的三次肯尼迪的提案突然轉為反對態度。這三項提案是:對印度的援助、同波蘭的經濟關係以及勞工改革。資深政客勸告他動手不要太早,不要逼得太緊了,這樣會使自己的精力耗盡。不止一個專欄作家說,從肯尼迪的年齡和政治上的成熟程度來看,他1960年競選總統時機還未成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