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科爾 | 上頁 下頁 |
一〇 |
|
科爾的才華很快得到施特恩貝格爾的賞識,1956年他被選拔為「紅色協會」的成員,「紅色協會」是科爾對該小組的美稱,實際上是由施特恩貝格爾選拔的優秀的大學生和博士生組成的研究性的小組。 進入「紅色協會」之後,具有政治天賦的科爾如魚得水,鋒芒初露,他獨特的見解常常受到施特恩貝格爾的稱讚。愛才的教授先生出於體恤之心,將這位生活困難的高才生安排到了本校的阿爾弗雷德·韋伯研究所當學術助理,月薪150馬克。此外,還為科爾聯繫了德國科學基金會的獎學金。這樣,使得赫爾穆特·科爾越發顯得鶴立雞群了。 科爾的理想是成為一名職業政治家。因此,在海德堡學習期間,他有的放矢地選修那些對從政有益的課目,並開始關心裁軍、緩和政策和德國史。關於這一點,科爾的博士導師瓦爾特·彼得·富克斯在1990年3月9日回憶說:「根據科爾的經歷,我知道他讀完博士學位後會進入政界,對此,他也毫不隱瞞。至於他在這方面會有什麼作為,我倆從未談起過……」 富克斯的推斷是不無道理的。從1954年開始,科爾就擔任了萊茵蘭—法爾茨州青年聯盟副主席的職務;1955年又被任命為基民盟萊茵蘭—法爾茨州執委會委員。 得天獨厚的政治地位並沒有滋長科爾的虛榮心和滿足感。1956年,他開始攻讀博士學位並懇請51歲的歷史學家富克斯做他的博士導師。他知道,博士學位對於一個未來的職業政治家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在富克斯接納他為博士生之後,科爾開始著手博士論文的撰寫,他的論文題目是《1945年後法爾茨的政治發展和政黨重建》。在當時還沒有這方面的資料,對此論文的撰寫更是無人問津,可是科爾卻偏偏獨樹一幟,並因此同歷史結緣。為了能找到有關的資料,從1957~1958年2月,科爾翻閱了大量的年鑒,並深入諾伊施塔特社民党區總部、基民盟區辦事處、區政府查閱卷宗、記錄和口頭報告。 從當時來講,科爾的這些努力完全是為了撰寫論文的需要,但是從中獲得的收益遠遠不是當時的科爾所想像的。兩年之後,他憑藉著這方面的根基在政壇上獨當一面,成為州議會中一顆耀眼的新星。那時的記者竟公開地把這位年青人同著名的社民黨主席赫伯特·魏納相提並論。 這時的科爾不但學會了全面地對待問題,而且知道如何從歷史的角度思考問題。他說,「我們不能回避我們的歷史」,歷史事件是實實在在的。我們不可能對原來發生的事情熟視無睹。我們應該原原本本地接受它,研究它,從中探索自己的行動準則,防止重蹈覆轍。 廣博的知識使科爾變得含蓄而有深度。在學術討論會上,他不會草率地發表論斷,而是微笑地坐在椅子上,雖然,他明白自己可以引經據典駁倒對方。 緊張的學習和艱辛的工作並沒有使科爾的政治活動受到冷淡和衝擊。在1957年聯邦議院的競選中,為了盡職盡責完成好領導選區的競選工作,他隨著張貼宣傳畫的小組東奔西走,常常工作到深夜。 1958年初,杜鵑鳥發出第一聲啼叫的時候,科爾的博士論文終於完成了。當長達160頁的論文交到史學家富克斯的手中時,這位史學家連聲叫好,稱它是「大膽之作」! 洋洋萬言中,科爾以精闢的語言,從盟國對德政策中德國的奧得—尼斯河邊界談到萊茵區問題;又從1945~1947年成立萊法州法爾茨的國家法地位談到了解散中因—薩省問題。 在論文的最後,科爾這樣寫道:「在法爾茨居住著一群生性快樂、思想開放的人,他們對社會的共同生活和美好的時代充滿熱忱,對教條的思想深懷反感……除豁達大度外,他們還具有時常表現得過於強烈的、令人難堪的自尊心。」 1958年7月28日,科爾順利地通過了博士論文答辯,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 有人說,赫爾穆特·科爾仕途平坦,毫不費力地平步青雲。這種評價對科爾來說是極不公正的,這一點至少從他在海德堡的學習和工作上就體現出來了。 從1946年加入基民盟發展到1982年10月1日的聯邦總理,在36年的宦海生涯中,如果沒有狂風驟雨的衝擊,他絕對不會成長為一位成熟的堅強的總理。世界上沒有什麼可以唾手可得,更沒有傻子會將一個國家的命運交到一個庸人的手裡。 這一切,正如泰戈爾所說的:「像一支和頑強的崖口進行搏鬥的狂奔的激流,你應該不顧一切縱身跳進你那陌生的、不可知的命運,然後,英勇地把它完全征服,不管有多少困難向你挑戰。」 第八章 三十而立的新郎 「科爾的探戈舞跳得很好,說起來,我同他的相戀就是從跳舞開始的。」漢內洛蕾坐在海因裡希·霍爾肯布林克夫人的對面,她粉頸低垂,臉上帶著一抹嬌羞的笑容。 海因裡希·霍爾肯布林克在1959年擔任青年聯盟的州主席,他和他的好友科爾一直並肩作戰,共同指揮著青年聯盟。1967年,他被科爾任命為萊法州國務秘書,後來,他成為聯邦德國的國防部長。源於這個關係,漢內洛蕾就同霍爾肯布林克夫人相處得很好。 漢內洛蕾是難民的女兒,她和她母親逃到西部的時候,除了一個手提包什麼都沒有。生活教會了她很多事情,同時也賦予她善良和惻隱之心,對於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她會義不容辭地伸出援助之手。 她的父親,祖籍法爾茨,曾在柏林供職,後來又在萊比錫的胡戈·施泰納公司任高級工程師。 漢內洛蕾的兩隻手優雅地放在裙褶中,這使她看上去顯得儀態端正、溫柔文靜。今年她已經26歲了,這個年齡的女孩子可以劃入大姑娘的行列了,但漢內洛蕾還是顯得那麼純情可愛,同時她的身上洋溢著一種成熟的青春魅力。 在沉默片刻之後,漢內洛蕾又說:「那是1949年,我與科爾在路德維希港弗裡森海姆區的葡萄園客棧的一次舞會上邂逅了。當時科爾18歲,我才15歲。那時我們還小,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愛情,我們彼此之間只是頗有好感。但是,隨著年齡一天天增大,情況就不同了。 「我們開始戀愛,但是困窘的經濟條件卻不允許我們呆在一起,除了寫信,我們幾乎找不到其他方式來表達各自的感情。 「1950年6月,我同科爾一起結束了高中課程。那時,他去了法蘭克福大學,我則到了蓋默斯海姆上大學並攻讀外語,後來我又去了巴黎。1952年,迫於手頭拮据,我不得不放棄巴黎的學業回到萊法州,在巴登苯胺及蘇打公司幹起了法文和英文翻譯。整整7年了,現在我仍然在幹著這份工作。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