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基辛格 | 上頁 下頁 |
四九 |
|
3.諸聖日前夕①大屠殺 ①諸聖日前夕:基督教紀念日前夕,即10月31日之夜。 1975年10月底,福特的一群老夥伴和沒有擔任公職的顧問來見他,跟他談起他的聲望在下降。他們認為內閣成員之間無休止的爭論使白宮呈現出內部無政府狀態。他們特別指出基辛格和施萊辛格老是吵個沒完,這些人的結論是如果想要結束這種狀態,必須把這兩人都解雇了。 福特不用別人慫恿就想解雇施萊辛格,並且過後說,他的惟一錯誤是沒有早點動手。「他那副孤芳自賞的樣子,那種目中無人的態度叫我很反感」,福特過後說,「我不敢肯定他會對我以誠相待。」哈德曼回憶說這種憎惡甚至在不值一提的小事中反映出來。「福特不喜歡內閣官員來見總統時忘了扣襯衫扣子,忘了系領帶」,他說。 至於基辛格,福特不僅能容忍他,並且的確喜歡他。多年以後,在1991年,當福特給基辛格頒發納爾遜·洛克菲勒公僕獎時,福特說:「我不僅非常讚賞亨利,我也喜歡他。」但是,基辛格的緩和政策正遭受來自施萊辛格的猛烈抨擊,國會也即將採取背離緩和路線的重大行動。基辛格的實用政治和不談人權的外交政策也淹沒在一片譴責聲中。福特的政治顧問們告訴他一個令人吃驚的消息:基辛格已被共和黨內的極端保守派視為一塊絆腳石,而這些人控制著共和黨的初選,福特決定降低基辛格的知名度,但保留他的外交政策的實質。 其次就是中央情報局局長比爾·科爾比。用基辛格的話說:「這該死的笨蛋每次一靠近國會山就抵禦不住坦白可怕罪惡的衝動。」福特決定儘早擺脫他。 於是,就產生了座次變動的計劃。辦公廳主任拉姆斯菲爾德接替施萊辛格國防部長的職位。助理辦公廳主任理查德·切尼升為辦公廳主任。 他後來成為喬治·布什的國防部長。喬治·布什在中國呆了一年後寫信給總統,要求回國。福特開始想要他當商業部長,後來給了他中央情報局局長的位置。 內閣改組沒有波及到副總統納爾遜·洛克菲勒,但在1976年的總統競選中,福特不再把他作為競選夥伴(副總統候選人)考慮。 基辛格仍做他的國務卿,但放棄總統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位置,由助理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倫特·斯考克羅夫特接任。 福特在10月25日打電話給基辛格和拉姆斯菲爾德,要他們過來商議改組一事。雖然拉姆斯菲爾德非常想得到高級內閣職位,但他過後宣稱他對這次調整感到吃驚。「見鬼,牛已經出欄了,靠這種辦法幫助樹立你的形象已為時太晚,等到選舉過後再說吧。」基辛格也反對這種變動,可福特主意已定。 最難辦的是擺脫施萊辛格,福特在星期天早晨叫他來橢圓形辦公室,談了幾乎一小時。施萊辛格的臉繃得愈來愈緊,福特的火氣愈來愈大。當福特提到施萊辛格有必要遞來辭呈時,國防部長搶白道:「我沒有辭職,是你解雇了我。」 基辛格像其他大多數人一樣把這次內閣改組看成拉姆斯菲爾德的陰謀。他堅信,這位原國會議員自己想成為福特的副總統人選的競選夥伴,所以逐步排擠掉洛克菲勒。再者,拉姆斯菲爾德把布什一腳踢到中央情報局,等於又消滅了一個競爭對手,因為總統要確保情報局長不介入政治。 拉姆斯菲爾德否認自己有想當副總統的野心。「我知道布什對我懷有競爭心理,但我告訴他那不是真的,福特也跟他說過。」但隨著布什後來步步高升,拉姆斯菲爾德頹然結束了他的政府官員的生涯。 拉姆斯菲爾德與基辛格和斯考克羅夫特的關係更糟糕,因為他們發現,主要是拉姆斯菲爾德在背後唆使福特免去基辛格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職位,並且他敦促福特把這個空缺給哈德曼而不是斯考克羅夫特。他這樣做實際上使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班子繼續朝國務院而不是朝國防部傾斜。 基辛格的批評者責怪基辛格而不是拉姆斯菲爾德策劃了這次改組。 基辛格在軍隊裡的「伯樂」弗瑞茲·克雷默爾就是其中一位。他跟施萊辛格一樣反對緩和,倆人常在一塊兒為基辛格的狡詐、他的悲觀的歷史觀、他的失敗主義和他願意跟蘇聯人做交易而扼腕痛惜。 克雷默爾對施萊辛格被解雇一事感到十分震怒,他決意作出一個非同尋常的姿態:拒絕跟基辛格說話。情況變得不能再糟糕,南希·基辛格不得不帶著他們的狗泰勒去拜訪克雷默爾的兒子史文,想從中斡旋,但於事無補。 施萊辛格本人倒是認為這事不能怪罪基辛格。他知道基辛格並不真正想趕走他。施萊辛格認為,不停地說對手的壞話只是基辛格的天性而已。「他跟我共事比跟拉姆斯菲爾德共事要舒服得多……」施萊辛格說。 有一陣子,因為失去了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職位,基辛格感到很喪氣,他又到處宣稱他想辭職。他召集了一群顧問和智囊型人物給他出主意,叫他害怕的是,大家一致請求他別幹了。 一個由親密朋友組成的核心小組在基辛格家和溫斯頓·洛德家開了4天會,起草了一份又一份的辭職信。為了讓福特意識到這不是另一場陰謀,基辛格將只給總統一刻鐘時間考慮。 但是,在實施這項計劃之前,基辛格決定當面跟福特討論此事。溫和地、平靜地抽著煙斗,福特請他留下。這次花了一個多小時,但福特終於使他相信局勢還沒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他又一次決定不辭職。 10月31日內閣大改組,被後人稱為「諸聖日前夕大屠殺」。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