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基辛格 | 上頁 下頁
二五


  當然,他也有戰略上的考慮。他認為與中國建立三角關係超過道德情感。他還把巴基斯坦與印度的局部緊張看成是美蘇之間衝突的表現。

  基辛格親巴基斯坦的傾向在尼克松那裡得以加強。尼克松私下裡稱英迪拉·甘地夫人為母狗,基辛格注意到,她流露出的道德優越感和那種居高臨下的沉默勾起了尼克松潛在的局促不安。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訪問中國回來後,向尼克松及其高級助手呈上一份報告,說印度打算利用孟加拉危機分裂巴基斯坦,蘇聯會為印度呐喊助威。如果印度進攻,中國肯定站在巴基斯坦一邊。美國應支持巴基斯坦挫敗印度的進攻和蘇聯的干涉。

  這種分析聰明絕頂,但有一個缺陷:與實際情況不符。印度聲稱對巴基斯坦的領土沒有圖謀,並做到了言行一致。蘇聯宣稱建議雙方克制,同時也說到做到。中國根本沒有表明支持巴基斯坦,倒是巴基斯坦先對印度發起一場全面進攻。

  國務院與基辛格意見不一致,他們根據中央情報局的估計,認為印度不打算進攻巴基斯坦,蘇聯也沒要他們這樣做。當國務院在高級評估小組會議上和基辛格展開爭論時,基辛格氣得跳了起來,「總統總是說要向巴基斯坦傾斜,但我得到的每條建議都是朝相反方向傾斜。」他憤憤說道,「有時候我想我是在瘋人院裡」。這是他第一次在有記錄的場合使用「傾斜」之詞,以後這個詞很快成為這屆政府政策的口令。

  基辛格尤其為8月份印度、蘇聯簽署的友好協議而氣憤。其實協議中沒有規定雙方必須為對方承擔防禦義務。情報部門甚至認為這個協議可以約束新德裡。

  雖然兩年前已開始籌備這項協議,但印度之所以趕在8月份與蘇聯簽署協議是因為基辛格惹惱了他們。印度官員發現基辛格訪問印度是為了給他秘密中國之行做掩護,而中國又是巴基斯坦的同盟,這等於是基辛格把印度推給蘇聯。

  1971年11月,甘地夫人訪問美國時,儘管對厄克松打開中國大門表示贊同,但基辛格注意到她說話時的口氣像一個教授在表揚一個差生。

  甘地夫人對基辛格在會談中的主導地位感到吃驚。「尼克松先生會說上幾分鐘,然後問,『是不是這樣,亨利?』接著亨利滔滔不絕地講上一大套,」甘地夫人過後回憶道,「於是尼克松說完幾句,又問道:

  『亨利,你認為呢?』我是在與基辛格而不是尼克松會晤。」

  12月3日,巴基斯坦從西巴基斯坦對印度發動偷襲,任何客觀的歷史學家都會認為這一舉動和3月的武裝鎮壓一樣魯莽,因為那一帶邊境本來沒有戰爭。偷襲使印度在扮演和平受害者的同時,得以對巴基斯坦展開一場全面的報復性戰爭。

  在危機處理委員會上,基辛格再度要求國務院接受尼克松親巴基斯坦的傾斜姿態。值得注意的是,會議記錄本上全是「基辛格博士命令道」、「基辛格博士指示道」或是「基辛格博士要求道」之類的詞句,其他人則均用「建議道」。不在會議現場的總統就像一個遙遠的幽靈,偶爾被基辛格用咒語喚來作擋箭牌。

  尼克松惟一現身的兩次國家安全委員會全體會議上,中心議題全是一些無足輕重的枝節問題,似乎尼克松來開會只是為能上電視臺的鏡頭。在尼克松沒有參加的幾次會議上,基辛格和羅傑斯之間爆發了一場激烈的爭論。羅傑斯指責基辛格站在中國一邊,基辛格過後抱怨羅傑斯缺乏地緣政治均勢的頭腦。尼克松像往常一樣拒絕面見羅傑斯,致使這位國務卿以為「傾斜」政策純粹是基辛格邪惡勢力影響下的產物。

  因為親巴基斯坦的傾斜政策在國會並不受歡迎,基辛格極力保守秘密。在12月7日的新聞發佈會上,基辛格矢口否認反印度傾向,但紙包不住火,從其他渠道洩露出來的消息,使基辛格的演講漏洞百出。

  在此期間,基辛格還認為應不斷給蘇聯施加壓力。最可笑的事情發生了。蘇聯農業部長弗拉基米爾·馬特斯凱維克對美國進行友好訪問,這個充滿快樂但不太敏銳的大個子有一天吃驚地收到白宮未曾預約的與總統會晤的通知。他錯誤地認為尼克松還記得1959年訪蘇期間和他吃過中飯,來到橢圓形辦公室後,連忙真誠地向尼克松表達了勃列日涅夫的友好問候。但尼克松立刻把次大陸局勢和他解釋了一遍。「如果印度入侵巴基斯坦,美國不會坐視不管。」尼克松威脅道。馬特斯凱維克老老實實地回答,這些問題不屬￿他的職責範圍。

  印巴之戰經過一個星期後,顯然印度開始取勝了。12月6日,印度提出停火,巴基斯坦立刻接受。甘地夫人沒有要巴基斯坦一寸土地,和平就實現了。

  基辛格硬說是因為美國堅持不懈地對莫斯科施加壓力後才取得這種結果,這種估計有些誇張。就在基辛格對印度炫耀武力、對蘇聯發出威脅之前,印度和蘇聯就一直聲稱他們的目的只是為孟加拉爭取獨立。

  基辛格為給莫斯科施加壓力已到了不顧一切的地步。在一次不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他竟然說如果蘇聯不改變方法,尼克松將重新考慮明年5月在莫斯科的最高級會晤。華盛頓為之譁然,好多白宮工作人員認為基辛格有越權之嫌。尼克松只是私下抱怨有可能取消最高級會晤,實際上他一直為將要進行的對莫斯科的歷史性訪問激動不已。於是,新聞秘書羅納德·齊格勒只得出來聲明,基辛格的說法是錯誤的,基辛格發往莫斯科的這個威脅沒有起到絲毫作用。

  2.窩裡鬥

  「管子工」戴維·揚調查一起向報社洩密事件時,意外地發現洩密嫌疑犯竟是參謀長聯席會議安插在基辛格班子裡的間諜。當埃爾希曼將消息告訴尼克松時,總統並不感到震驚,他只是關心如何避開基辛格的大發作,同時他還想保護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中的一個新同盟者——亞歷山大·黑格,「不要讓基辛格責備黑格。」

  埃爾希曼找上霍爾德曼去把這件事告知基辛格,倆人一想到基辛格大發雷霆的樣子就傷透腦筋。

  果不出所料,基辛格強烈要求尼克松解雇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勒。當他得知尼克松不會這麼做時,他氣急敗壞地叫道:「他不解雇穆勒!他們給他、給我安插間諜,然後背叛我們,他居然不解雇他們!」

  在黑格的鼓勵下,尼克松儘管被基辛格攪得心煩意亂,仍然堅持淡化處理這件事。尼克松這樣做是因為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勒一直願意背著萊爾德為他做事。這回尼克松專門派他的老朋友司法部長米切爾·約翰私下去見穆勒,「讓他知道我們手中有他的把柄。」

  黑格對這件事的態度一直令人不解。這些高級軍官在刺探他老闆基辛格的軍情,他不但不氣憤,反而竭力袒護軍方,指責他在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老對頭戴維·揚在拆軍方的台。

  揚對黑格的忠誠表示懷疑。關於這點,埃爾希曼也表示贊同。正是黑格堅持把那個間諜安排在秘密中國之行中的,黑格「不斷把基辛格出賣給軍方」。揚告訴埃爾希曼,因為在調查中,他發現穆勒有時把間諜偷來的部分敏感文件轉交給黑格,這說明黑格知道秘密文件已流入五角大樓。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