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華茲華斯 | 上頁 下頁 |
一三 |
|
第五章 落日熔金的輝煌晚年 我看到了夕陽西沉的瑰麗 ——華茲華斯:《序曲》 登峰造極 晚年的華茲華斯,得到了人民的尊敬與愛戴,也得到了社會的敬仰。各類榮譽紛至遝來。1838年,新創辦的杜然大學贈與詩人榮譽學位,牛津大學、劍橋大學也分別贈與詩人榮譽學位。華茲華斯的母校劍橋還將華茲華斯的半身像掛在學校中心位置,以顯自己的驕傲與榮耀。前任桂冠詩人騷塞謝世後,1843年,華茲華斯接受了政府授予的「桂冠詩人」的榮譽稱號。 華茲華斯過去曾與外界隔絕,只與小圈子裡的幾個朋友交往,過著隱居生活。如今的華茲華斯已成名流,慕名造訪者絡繹不絕,門庭若市,華茲華斯也樂此不疲。威廉四世的遺孀亞德萊皇后也曾親自蒞臨瑞德山莊,由此可見華茲華斯威震英倫,名聲顯赫于一時。晚年的華茲華斯,聲望達到了頂峰。 梅開二度 我們知道,華茲華斯在中年時期曾十分保守,對一切變革心懷恐懼,1832年革新法案的通過曾使他惶惶不可終日。然而,步入老年之後,華茲華斯並未進一步走向保守,發展成老頑固。出人意料,老年的華茲華斯,有如枯木逢春,自由的鮮花,再度開放。 詩人在耄耋之年,再一次發生轉折,重又走出保守的樊籬。他以開朗、歡迎的姿態去迎接一切新事物,以微笑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變化。詩人明顯地感到自己心境的變化,並對兩次轉折與一生的經驗頗為感慨。 他認為,人的一生中青年與老年兩個階段是一致的,唯有中年是壓抑的。這或許與人在中年負擔重,俗務纏身有關,有句俗話,叫「人到中年萬事忙」,而青年與老年相對中年的上有老下有小則顯得較為自在、輕鬆。然而,引起華茲華斯發生轉變的更為直接的原因還在於社會現實。逐漸走向正規、走向健全的社會現實,使華茲華斯改變了對工業文明的看法,去掉了擔心,打消了疑慮。1832年輝格黨上臺,革新法案的通過,隨後的社會、政治、經濟都並未如他預測的那樣發生動盪與混亂,而是在革新中走向昌盛,百業興旺。這使得盤踞在華茲華斯心頭的陰雲逐漸消散,心境豁然開朗起來。此外,老年華茲華斯心態的怡然,與他的成功也不無關係。因為華茲華斯在老年受到了政府的嘉獎,被封為「桂冠詩人」。得寵的華茲華斯對執政黨與現實社會也不會像當年那樣不滿,華茲華斯的心情自然暢快起來。總之,詩人在晚年又一次回到了青年時的觀點,立場,而與中年斷裂。 夕陽西沉 門庭若市、車水馬龍的繁華掩蓋不了詩人晚年遭受的苦難,名譽的風光代替不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在古稀之年,華茲華斯體驗了晚景的滋味。熱熱鬧鬧、紅紅火火了幾十年的浪漫主義詩壇,最後就剩下華茲華斯獨自一人,璀璨閃爍的群星一顆顆消逝,最後就剩下華茲華斯孤星獨明。濟慈、雪萊、拜倫都過早地在20年代棄世,好友司各特、柯爾律治、騷塞,甚至還包括一生與人為善的浪漫主義散文家查爾斯·蘭姆,浪漫主義批評家威廉·赫茲列特都分別在30、40年代謝世。老友的凋零,給詩人留下了一份落寞。 多羅茜的癡呆,使晚年的華茲華斯也倍感哀憐。更為不幸的是,在古稀歲月中,華茲華斯經歷了太多的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愴。大兒媳婦的病故,從小在華茲華斯家長大,曾有神童美譽,而大了卻很不如意的柯爾律治的兒子哈利特的夭折,尤其是華茲華斯最疼愛的、最放心不下的、從小體弱的嬌美女兒桃拉先他而去,給華茲華斯老年留下無限的淒苦與悲涼,他心靈的痛苦至死難平。在他臨死前的一天,妻子附在他耳邊說「你要去見桃拉了!」第二天,侄女進屋拉窗簾,華茲華斯問:「是桃拉來啦?」華茲華斯離別這個世界時是那樣的平靜與安詳,這也許正是他惦著要去見愛女的緣故吧! 1850年4月23日,80歲高齡的華茲華斯——一代詩人終於與世長辭,他長眠于湖區那綠草如茵、泉水叮咚的卡斯米爾寧靜的墓園,回歸到他終生吟詠的大自然的懷抱。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