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華盛頓 | 上頁 下頁
二七


  戰爭已經結束,然而國內卻出現了錯綜複雜的政治格局。獨立以後,美國將建成何種體制的國家成了一個新的問題。邦聯制還是聯邦制?共和制還是君主制?美國社會中不同的階級、政治集團對此都抱有不同的態度,當時的邦聯政權是一個太軟弱、太雅嫩的政體,他們無法也無權處理擺在他們面前的重大而困難的內政外交問題。邦聯政府沒有徵稅權,因此他們一無財力,二無財源,根本無法滿足即將退役的大眾官兵的要求,以致同軍隊關係漸趨緊張,甚至到了一觸即發的程度。邦聯制的這種弱點很快被君主政體的擁護者用來作為攻擊共和制度的口實。

  世界近代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一支強大有力的軍隊往往可以成為推行君主政體的工具和支柱,成為君主手中為所欲為的魔棍,而軍隊的最高統帥常常自然而然地成為一呼百應的君王。克倫威爾、拿破崙,都曾經利用手中的軍隊登上了國王的寶座。美國獨立戰爭勝利後,大陸軍名聲大振,這支軍隊漸漸成為美國政治生活中一股最有權威,最有組織的力量。而且大陸軍總司令華盛頓將軍在人民中間具有很高的威望,他被譽為「救星」,被人們奉若神明。由於軍隊與邦聯政府的矛盾日益激化,軍內反政府的情緒難以抑制,要求建立君主政體的呼聲越來越高。紐約有人已經在制定籌建軍政府的計劃,費城竟然有人公開議論要華盛頓當國王。老百姓中也流傳著:「上帝庇佑偉大的華盛頓,上帝詛咒國王(喬治三世)。」由華盛頓取代喬治三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1782年5月,尼古拉上校給華盛頓寫了一封長達七頁的信。這是一封要華盛頓當國王的勸進書。

  華盛頓憑直覺感到事關重大,不可等閒視之。於是,他立即於5月23日給尼古拉覆信,義正辭嚴地拒絕了他的要求。然而事情並未因此而結束,為了穩定部隊的情緒,華盛頓在紐堡召開了軍官會議,發表了著名的演說。他充滿激情地回顧了官兵們在戰爭中建立的功業,懇切地希望他們「珍視自己的神聖榮譽,珍視用鮮血換來的和平與自由」。演說中間,華盛頓戴上了眼鏡,他感慨地說,由於參加戰爭,「我的頭髮變白了,現在又發現視力不行了。」這是一個自然而真摯的演講,「它深深地打動了人們的心,使每一個人眼睛都濕潤了」。他對軍隊說的那些讚揚的話同樣也適用於他自己:「假如沒有這一天,世人決不能看到人性竟然能達到這樣盡善盡美的地步。」軍官們在會後紛紛激動地表示:他們將以人的心靈所能具有的最大真誠來報答他的充滿深情的表示,宣佈無論遇到什麼樣的情況,他們都不會玷污他們用鮮血和八年的忠誠服役為代價所得到的聲名和榮譽。華盛頓用自己的聲望和行動再一次平息了軍隊中的反政府風波。他一方面拒絕當國王,一方面竭力推進聯邦制的建立。

  他認為君主制只能給美國帶來極大的危險,而邦聯制也無力解決困難和治國安邦,他主張13個州團結成一個統一的國家。

  1783年10月,邦聯議會決定解散大陸軍。

  華盛頓於11月2日在洛基希不向軍隊發表告別命令,給予這支軍隊以極高的評價:「在漫長的八年中,美國軍隊經歷了幾乎一切的艱難挫折,它所表現出來的無與倫比的百折不撓的精神,不能不說是前所未有的奇跡。」12月4日,華盛頓在弗勞恩西斯旅館向軍官們最後告別。他一走進房間,看到周圍盡是過去跟他同甘共苦的老戰友,就激動得不能自己,平時的那種克制的神情完全消失了。他斟了一杯酒,表情慈祥而黯然地對他們說:「我現在懷著熱愛和感激之情向你們告別,最衷心地祝願你們今後富裕、幸福,就像過去一樣光榮、體面。」在發表告別詞以後,他滿懷激情地補充說:「我不能向你們一一告別,但是如果你們每一個人來同我握手,我將非常感激。」

  離得最近的諾克斯將軍首先上前去,華盛頓感動得流了淚,緊緊握住他的手,像兄弟一樣同他擁抱。他同樣親切地同其餘的人一一告別,一句話也沒有說。這些老戰士在分手時的熾烈的感情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他們默默地、嚴肅地跟著他們愛戴的司令官走出房間,穿過一隊輕步兵,步行到白廳渡。他上了駁船以後,轉過身來,默默無語地揮動帽子向他們告別。他們用同樣的方式向他告別,目送駁船消失在視線以外,然後仍然莊嚴地、默默無語地回到他們集合的地方。

  12月23日,華盛頓在合眾國大陸會議上,用一種莊嚴、感人的方式發表了他的辭職講話:「使我能夠辭職的偉大事件終於發生了,我現在有幸向大陸會議致以真誠的祝賀,並要求他們收回對我的信任,並允許我不再為國家服務。現在我完成了委派給我的工作,並要退出這個大舞臺了。長期以來,我一直是按照這個莊嚴的機構的命令行事的。在向這個莊嚴的機構親切地告別的時候,我在這裡交出我的任職令,並且結束公職生活的一切工作。」會後,他同前來迎接他的夫人在年輕軍官戴維·漢弗萊斯等人的陪同下騎馬回到了芒特弗農。1783年聖誕節前夜,華盛頓終於回到了心愛的家鄉,人們聚集在大門口歡迎他的到來。晚上大家燃起篝火,彈琴奏樂,芒特弗農一片歡騰。

  華盛頓的軍事生涯結束了,人們對於他在戰爭中的表現交口稱讚。美國有幸擁有一支愛國的軍隊,美國更何其有幸有華盛頓將軍這樣一位偉大的人物作為這支軍隊的領袖。肖少校對他的評價是公允的:「他在作戰時是冷靜而無畏的,他在災禍的壓力下是有耐心和毅力的,在大功告成的時候是穩健而有節制的。」

  英國詩人把解甲歸田的華盛頓比作了古羅馬英雄辛辛納圖斯,讚揚他在祖國危難之際挺身而出,馳騁沙場,征戰南北,功成身退,解甲歸田,毫無所求的高貴品質。正因為在華盛頓看來,獨立戰爭不僅是一場爭取獨立的戰爭而且也是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制的革命,正因為華盛頓清醒地預見到:一旦美國建立君主制勢必帶來危險的後果——內戰,這將使美國人民再度捲入戰爭的苦難之中,正因為華盛頓本人對於榮譽的追求高於對權力和地位的迷戀,渴求自身道德的完美甚過玩弄政治權術的熱情,在戰爭勝利之後,他才毅然地藏起了刺刀踢開了王冠。拒當國王成為他對於那些害怕他會步克倫威爾後塵的人的最有力的回擊。

  英國偉大的詩人拜倫曾寫詩頌揚他:
  偉人總是不屑巨大的報償:
  伊巴密儂達拯救了,
  他的底比斯而亡夭,
  甚至沒有留下喪葬之資;
  喬治·華盛頓得到了感謝,
  此外一無所有,
  除了解放他的祖國的,光芒萬丈的榮耀
  (很少人能得到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