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華盛頓 | 上頁 下頁 |
八 |
|
晚上8點左右,大雨如注,困苦堡周圍漆黑一片。 法軍傳話要英方派人談判,華盛頓開始拒絕,後被迫改變初衷。經再三商議,華盛頓最後在7月3日午夜簽署「投降協定」。照華盛頓和他的軍官們據聽到的蹩腳的英文翻譯的話理解,其主要條款是:允許他們堂堂正正地離開碉堡,返回居民區,法方不加干涉。 除大炮外可以帶走一切財產和軍用物資。他們保證一年內不再企圖在法國國王陛下的土地上修築或修繕任何建築物等。 7月4日上午10點光景,華盛頓帶領殘部撤出困苦堡,頹然而歸此時此地,此情此景之下,不久前還陶醉于勝利的華盛頓上校作何感想呢?18年後,即1776年7月20日,華盛頓寫信給亞當斯·斯蒂芬的信中追憶道:「(7月)3日我不能不激動地回憶當時的逃跑經過。我祈望,庇??我們的同一上蒼能繼續大發慈悲保佑我們。」可見,這一天是他終生難忘的羞恥之日。威廉·約翰遜批評華盛頓說:「我不得不說,華盛頓在許多方面是錯誤的我懷疑他是否過於雄心勃勃地想取得全部或在其他部隊到來之前能取得的所有榮譽。」他還認為華盛頓過於輕信敵方傳來的消息,這些報告「是他碰得粉身碎骨的礁石」。 然而,難以令人置信的是,華盛頓在困苦堡的失敗在輿論宣傳上竟使華盛頓成為一名英雄。華盛頓率殘部返回威廉斯堡的第三天,弗吉尼亞的報紙報導說:「我們勇敢的人們依然活著為他們的祖國和國王效勞。」而且英國、法國各懷其目的進行了輿論戰。一時,名不見經傳的華盛頓成了聞名于大洋兩岸的新聞人物。無論在英國倫敦還是在法國巴黎,雖然他們的報紙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華盛頓上校的名字,但沒有一個人會想到,20年後就是這個名字竟使英國宮廷和國王喬治三世膽顫心驚,惶惶不可終日,令法國波旁王朝不敢輕視小看! 10月,英國殖民當局為了消除正規軍和殖民地軍隊在指揮上的矛盾,弗吉尼亞民團分散成各連隊,取消高於上尉軍銜的軍職,各連均由正規軍的上尉指揮。這種政策對殖民地人民帶有明顯的歧視性質,對於雄心勃勃的青年華盛頓更是沉重的打擊,因此他一氣之下憤然辭去軍職,離開威廉斯堡回到家鄉。 後來擔任英國抗法軍隊總司令的馬裡蘭總督夏普想請華盛頓出山協助工作。華盛頓在回信中激憤地表示:「如果你認為我能夠擔任一個既沒有軍銜又沒有薪俸的職務的話,那你就太小看我了,認為我和那種只有虛名的職務一樣一錢不值。」他告訴友人說:「我所以謝絕他的好意,是為了榮譽的緣故,並不是因為我想脫離軍界。我對軍界是非常留戀的。」 即令華盛頓不採取這一步驟,政府在這年冬天發佈的又一條例也會迫使他不得不採取這一步驟。條例「指示,英王和英王在北美的總司令所委任的全體軍官,其地位應在各行省省督所委任的全體軍官之上。 此外,北方部隊的將級和校級軍官在和英王委任的將級和校級軍官一起服役時沒有任何軍階,但皇家部隊的全體上尉及其他下級軍官,其地位應在任職較久的同級地方軍官之上。」這種條例的制定是本著一種目空一切的優越感及對各殖民地的具有高尚思想的同胞們的人格和品德的侮辱。這種公開的貶低殖民地人民的行徑大大加劇了美利堅人對英國愛戴的減弱,並且為美利堅人最後宣佈獨立鋪平了道路。 1755年春天,華盛頓想進入軍界的念頭在心中再次升起。弗吉尼亞叢林中的槍聲誘發了英法兩國的七年血戰。不列顛政府決定派出三支遠征隊到北美同法軍角逐。其中一支由60歲的少將愛德華·佈雷多克任指揮。弗吉尼亞的備戰氣氛再一次使華盛頓心潮澎湃。他的才幹以及希望重入軍界的想法立即被佈雷多克發現。3月初,華盛頓以一個志願者的身份參加了將軍的參謀部的工作,擔任了上校副官。 5月,佈雷多克開始了軍事行動。對於在北美特殊條件下進行戰鬥,佈雷多克缺乏實際的經驗,可他偏偏不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因此華盛頓在許多問題上都與他發生了爭論。華盛頓多次提出行軍要考慮北美道路困難、運輸工具匱乏的特點,可是英軍仍按「正規軍」的辦法逢山鋪路,遇水搭橋,行動速度極慢華盛頓還多次提醒將軍要注意敵人的伏擊,佈雷多克也置若罔聞。 7月9日旭日東昇的時候,佈雷多克的主力部隊開始渡莫諾加希爾河,「大家看起來仿佛都是準備去參加宴會而不是準備去戰鬥。」中午時分,主力渡河後正在休息,突然前面響起了陣陣槍聲,華盛頓擔心的事——敵人的突襲終於發生了。一支埋伏在前的法軍和印第安人向英軍發起猛烈的進攻。華盛頓根據自己的經驗急忙向將軍建議:立刻把部隊疏散到周圍的樹林中去,這當然是對付突襲的最好方法,可是墨守陳規的將軍竟然堅持在歐洲戰場上的戰術——「列隊前進」,以致隊伍在敵人的槍彈之下損失慘重。結果1000多英軍被300敵人(事後所知)打得落花流水。將軍本人身負重傷,三天后殉職。 華盛頓沉著應戰力挽狂瀾,儘管集合正規軍士兵就像企圖「阻止野獸逃跑」或「阻擋洪水」那樣困難,他還是組織隊伍且戰且退,為保存殘部,安全撤退,他在槍林彈雨中英勇殺敵,毫無懼色,四顆子彈穿過他的上衣,兩匹戰馬先後被打死。華盛頓在戰場上大膽勇敢、臨危不懼的表現很快在軍民中流傳。人們甚至傳說他已在戰場上「壯烈犧牲」。7月15日,他在給兄弟的信中說:「由於上帝全能的旨意,我得到近乎神奇的保佑我周圍的戰友也都不幸陣亡,而我竟未負傷。」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