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華盛頓 | 上頁 下頁 |
二四 |
|
29日晚10點,美軍開始有計劃地撤退。以團為單位登船,橫渡3/4英里寬的海峽。真是天賜良機,部隊登船完畢,頓時風浪逐漸平息,靠長島一邊的海峽上空濃霧彌漫,敵人全然未發覺,而靠紐約那一面卻月白風清。黎明前美軍大部隊已經撤回紐約。米夫林的後衛部隊也來到碼頭,發現總司令還未撤退,站在岸上等待他們。他一定要等最後一名士兵上船後,自己才離開危險地帶。 對於一個軍事指揮官來說,不但要能攻善守,而且還要善於撤退。 能將數千人馬的大部隊,從敵人眼皮底下撤走,簡直是指揮藝術中的天才傑作。其非凡之處堪與半夜在班克山修築工事的奇跡相媲美。此次巧妙突圍成功,使華盛頓名聲大振。 3.紐約大撤退 部隊雖安全撤出,長島棄守使紐約失去天然屏障,全市區完全暴露在英軍的火力射程之下。城內居民人心惶惶,部隊狀況令人擔憂。士兵們虎口餘生,一個個情緒低落,成連成團地開小差逃跑回家。肩負守城職責的華盛頓,心情萬分焦慮。回到紐約的第二天,便以信件形式向大陸會議作了彙報:「我們的處境極其艱難。由於我軍在上月27日失利,許多士兵情緒低落,悲觀失望。他們不僅不奮力抗敵以挽回損失,反而心灰意冷,不聽調遣,急於回家。很多人已走掉了……我不得不承認對統率這支軍隊已缺乏信心。如果我們的自由不是用一支永久性的常備軍去保衛,那麼我們的自由會處於危險的境地。」 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大陸軍何去何從,是死守紐約,或是果斷地實行戰略轉移? 這時的華盛頓,率領軍隊據守在曼哈頓高地上,對長島戰役的失敗進行了深刻的反思。他洞察到面前的形勢非常嚴峻,在9月7日召開的軍事委員會上,他指出:「敵人在我們的後面佔領陣地,而用軍艦控制正面,其目的是要把我們圍困在紐約島上。切斷我們和大陸的聯繫,迫使我們同他們進行決戰,要麼無條件投降。」因此,他主張避免同英軍決戰,保存有生力量,利用北美遼闊的幅員與敵軍長期周旋。他提出了一個完整的、成熟的戰略構想:「堅持防禦戰,任何情況下都應該避免採取大規模行動。」 9月10日,大陸會議專門研究了軍事問題,作出一項英明決策:在此非常時期,軍事權力下放,授權華盛頓總司令決定是否繼續保衛紐約。 現在,華盛頓有權「一錘定音」了。他第二次召開軍事會議,力排眾議,馬上發佈命令,組織部隊從紐約大撤退,運走所有軍需物資。 這時英軍已開始縮小包圍圈,一步步向紐約城進逼。9月13日,分別裝有40門和2門大炮的兩艘軍艦沿東河而上。發射的排炮落在美軍人群中爆炸,有一顆炮彈甚至就落在距華盛頓6英尺處。 9月14日,美軍撤至「國王大橋」。此橋跨過斯皮登杜伊維河,是曼哈頓島通向大陸的惟一橋樑。這裡突然遭到英軍地面部隊的截擊,炮火猛烈,美方犧牲數十人,部隊一度出現混亂。華盛頓親自在前沿沉著指揮,穩定軍心,終於打退前方之敵,他決定放棄紐約北郊的陣地,加快撤退速度,且戰且走。 這是美國建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戰略大轉移。前途茫茫,吉凶難料,後有數萬追兵,而自己內部又士氣懊喪,軍心不穩。服役到期的士兵急於回家團聚,不願賣命作戰。開小差者日甚一日,部隊大量減員。令華盛頓感到迷惑的是,數量和質量占盡優勢的英軍沒有窮追猛打,一天又一天地留在原地休息,戰局顯得撲朔迷離,而且英軍司令官遣使送來信件,建議雙方交換一批戰俘。 9月24日,他在撤退途中給大陸會議寫了一封長信,力陳組建常備兵的理由。這封長信字跡潦草,是他總結幾個月來的戰爭得失、經驗教訓的產物。字裡行間閃爍著他的智慧和遠見。他說:「……我們部隊目前的處境似乎又面臨著一次瓦解。這場鬥爭絕非一日之功,戰爭必須有系統地進行。根據我近來的一些想法,如現在缺乏一支常備軍,則毀滅的後果終將不可避免。如果要我宣誓作證,究竟民兵從總的來看是有益還是有損,我將同意後者。」接著,他對常備軍的若干問題提出了建議:這支軍隊的士兵應在整個戰爭期間服役。為了能順利地招募到兵員,必須改善其待遇,除發給較優厚的津貼外,戰爭結束時每人可獲得100—150英畝土地,軍官的待遇應更豐厚些。鑒於形勢的危急,大陸會議終於同意華盛頓的建議,正式頒佈命令把大陸軍改為常備兵,延長服役時期,13個州根據財力人力定額提供兵員。 10月26日美軍退到新澤西的白原,28日英軍尾追而至。激戰數小時,美軍損失300人,旋主動撤離。華盛頓率眾退守北卡斯特爾,伐樹木構築工事。豪將軍的部隊追到這裡時,連天傾盆大雨,軍事行動受阻,兩軍在新澤西境內呈膠著狀態。 11月初,多股英軍集結華盛頓堡附近。華盛頓堡是美軍屯兵和儲備糧草的要塞,位於哈得遜河岸,對岸是李堡。華盛頓認為防守該處已無意義,即命令格林將軍撤離華盛頓堡,以避免人員和物資的損失。格林將軍未立即執行,拖延到11月16日,英軍突然進攻華盛頓堡,美軍英勇還擊但寡不敵眾,殺傷大量英軍和黑森軍後,節節退進堡壘。堡內士兵擁擠得無法轉身,英軍用炮火轟擊一通之後,派出一名使節送去勸降書。美軍沒有回旋餘地,無力進行抵抗,只有被迫投降。美國國旗從華盛頓堡上空降落,英軍的米字旗取而代之。被俘將士將近2千餘人,午夜時分被押送去了紐約。 這對逆境中的美軍是一重大打擊。損失兵員2千多人,其武器裝備在美軍中是較優良的,還有大批軍用物資和糧草。接著另一次更為沉重的打擊,又降落在美軍頭上。 這時候,查爾斯·李將軍的職務是大陸軍副總司令。帶領4000人在距華盛頓不遠的地方駐紮,成犄角之勢。英軍奪得華盛頓堡要塞後,豪將軍親領5000英軍逼近李將軍的部隊,另外派一支精銳直撲華盛頓總部。華盛頓根據情報,立即採取對策:率部撤退到紐華克跳出包圍圈,避免在不利的情勢下與敵決戰,同時命令李將軍火速靠攏,兩支主力儘快會合。華盛頓建議他渡過哈得遜河,注意選擇安全行軍路線避開敵軍。 奇怪的是李將軍拒不執行命令,找些莫名其妙的理由拖延搪塞,最後他說已經組織好了一次極有把握的反擊戰,定要活捉敵人的指揮官羅傑斯。不管藉口如何,華盛頓心裡早已有數。這位李將軍是因為沒當上大陸軍總司令而耿耿于懷。 此人確有軍事才能,保衛南方各州屢挫英軍,在北美軍界算得上一員戰將,可惜為人品格不高,一貫狂妄自大。他原在英國正規軍供職,就因未得提拔重用才轉而投身獨立運動。李的毛病是舉止粗魯,不能團結同僚共事;帶兵打仗雖有能耐,統帥全軍則不適宜。華盛頓就任總司令後,處處對他尊重有加,但查爾斯·李天馬行空任意獨行,處理重大事情剛愎自用,從不請示,尤其不甘屈居人下,處處抬高自己,暗中拉幫結夥大搞宗派活動,拆總司令的台,目的是製造機會取而代之。目前美軍接連敗績,處在困難時期,他把戰敗的責任全推到華盛頓身上,說他優柔寡斷,一味逃跑避戰,跟著這樣的統帥必將永遠失敗。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