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海明威 | 上頁 下頁 |
一四 |
|
§第八節 我也是必須那樣——要麼就不活 生活的——要麼就不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海明威實實在在地過著名人生活。和百萬富翁一起釣魚、打獵、漫遊歐洲大陸,尋找過去美好的年華,參加重要的文化活動,接受各種報刊、雜誌記者的拍照和採訪。住在各式各樣的豪華飯店裡,享受年輕美貌的女人們的崇拜,頻繁地與各種風格的年輕女人調情,不斷地為新聞界製造一些花邊緋聞,為了自己和瑪麗的榮譽,向「誣衊」、「誹謗」者提出挑戰或接受挑戰,用拳鬥或手槍的決鬥來捍衛尊嚴與榮譽。此外,作為一名冒險家,經常因意外傷害和病痛進出醫院的大門。 自從1940年《喪鐘為誰而鳴》發表之後,海明威足足有十年之久沒有出版長篇小說。或許是《喪鐘為誰而鳴》的巨大成就壓迫著他,使他害怕損害了自己「文學英雄」的形象,不敢輕易提筆,或許是戰爭破壞了他的寫作計劃。不管因為什麼,海明威確實是歇下來了,沒有了新的勤奮寫作的計劃,以至於某些心懷惡意地人指責海明威沉湎於釣魚、打獵、喝酒、調情之中,在家裡拿槍的時候比拿筆的時候還多。 為了重振在文壇的雄風,海明威恢復了長篇小說的創作。然而,沉默十年之後發表的第一部作品《過河入林》(1950),卻出人意外地失敗了,這部海明威小說中最涉及個人、最有啟示性的書,實際上是《永別了,武器》的翻版,只不過是拙劣的翻版而已。 兩部小說的背景都是放在意大利;兩部小說都是辛酸地描繪海明威的戰爭經歷;兩部小說都是批評英雄氣慨的價值;兩部小說裡的士兵都逃避到浪漫的環境裡去;兩部小說裡的愛情都是作為戰爭的補償;兩部小說裡都有一個理想的女主人公,都有一個命中註定的情人。 《過河入林》出版後,遭到了評論界幾乎是毀滅性的抨擊。十年了,評論界耐心等待著海明威又一部偉大作品的問世,但海明威讓他們失望了。批評家們發現海明威在小說中「縱容自己露骨地自憐和露骨地自大」。在激烈的批評聲中,馬克斯韋爾·蓋斯馬爾在《星期六文學評論》上的文章比較中肯:這是一部不幸的小說,不論哪一個尊敬海明威的才華和成就的人來評論它都是一件不愉快的事。這不但是海明威最糟的一部小說,也是集他所有以前著作中壞的一面之大成,從而對未來投下了陰影。這本書太可怕了,事實正是如此,它自有其病態的魅力這部小說的意識形態背景是「真實風流韻事」、「超人」和「最後邊界」的混合物。 海明威從一開始他的文學事業,就對評論界沒有什麼太多的好感。在他看來,讚頌似的評論是沒有意義的,即是好的評論也令他反胃。而攻擊性的批評更使他感到受了傷害,並且怒火中燒。在勤奮地建立自己的文學王國的同時,他始終自認為是自己作品的最權威的批評家。他曾經傲慢地宣佈,「我一直認為評論家閹割了藝術」,「所有評論都是狗屁」。評論界對《過河入林》的指責。實實在在地激怒了海明威,以至於和許多朋友翻了臉。 真正使海明威在文壇上恢復光榮,恢復文學英雄形象的,是稍後不久出版的《老人與海》。在給出版社編輯華萊士·邁耶的信中,海明威自己承認:從策略上講,現在出版它可以使我擺脫批評界說我作為一個作家已經完蛋了的這種局面。它可以摧毀批評界說我除了寫自己和自己的經歷外什麼都不會寫的這種論調我對什麼都不出版這種情況已經厭倦了。別的作家還出版一些短小精悍的書,而我好像不應該寫這些,只能寫輝煌的巨著,擠入到《戰爭與和平》、《罪與罰》的行列中去,否則別人就要認為我是個懶漢。 海明威的自信是有充分理由的。《老人與海》確實把文學界對海明威的批評一掃而光,獲得了驚人的成功。這部樸素的小說完完全全摒棄了女人,描述了一個不屈不撓的老漁民(桑提亞哥)與大馬林魚之間壯麗的搏鬥,主人公高尚的生活理想和令人啼笑皆非的結局反應了人類生存的實際狀況。小說出版後,受到了熱烈的歡迎。連載它的《生活》雜誌售出了530萬份,單行本的第一版就印了5萬冊,在暢銷書單上保持了半年之久。原來痛駡《過河入林》的評論家們,回過頭來熱情地讚美《老人與海》,稱它為「海明威從未寫出過的最佳小說」,「不論在哪裡,這本書都被稱為是經典著作」。總之《老人與海》使評論界和廣大讀者相信,「海明威的藝術,當它是藝術的時候,是絕對無與倫比的,他毫無疑問是本世紀美國小說的最偉大的名匠。」1952年5月,《老人與海》獲普利策獎,這個獎還是當年授予《永別了,武器》和《喪鐘為誰而鳴》而為他所拒絕的。 《老人與海》恢復了海明威在文壇上的光榮,也使他對自己的體能、運動技巧和狩獵本領有了年青時一樣的充分自信。1953年6月24日,也就是獲普利策獎後的一個月,海明威一家乘「弗蘭德」號輪船從紐約出發,經潘普洛納、馬德裡、巴倫西亞、巴黎、馬賽,到達肯尼亞,海明威渴望在狩獵中找回威風凜凜的感覺。在途經西班牙的時候,一群又一群的崇拜者總是包圍著他,人們把他當作文學大師、名人和恩人來對待,因為他的《太陽照樣升起》、《午後之死》給西班牙帶來了無數的旅遊者,使鬥牛這項血淋淋的運動成為西班牙最吸引人的旅遊資源。 海明威的這次狩獵缺少了值得誇耀的東西。成名後開始酗酒,自高自大起來的海明威,沒有達到畫報、新聞界為他設計好的狩獵英雄形象的標準。為了逃避不光彩的打獵成績,他沉湎于返祖的嘗試。他把頭髮剃光,用長矛打獵,把自己的衣服染成馬薩伊人服裝那樣的鐵銹色,並癡迷地向一位渾身散發著「營地臭垃圾味道」的非洲黑女人求愛。這次非洲之行中最糟糕,也是最有新聞意義的事件,是海明威夫婦在1922年1月23日、24日兩天連續經歷飛機失事的災難性事件。當美聯社、《紐約每日鏡報》、《紐約先驅論壇報》和其它各大報向世界悲哀地宣佈海明威死於空難的消息時,他忍受巨大的傷痛,以堅強的意志和勇氣再一次乘飛機出現在內羅畢機場。由於連續兩次從毀滅性的空難中死裡逃生,使得奇更加具有神話般的魅力,也極大地鞏固了他堅不可摧、永遠不死的硬漢子形象。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